古代怀才不遇的人 列举出历史上三个怀才不遇最后才被重用的人的事例
列举出历史上三个怀才不遇最后才被重用的人的事例
庞统
早年便以“凤雏”与诸葛亮(伏龙)齐名于荆州。
当时徐庶曾对刘备评价他的经典言语是:“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也!”曾与东吴陆绩、顾劭等臧否人物,自谓曰“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庞统传》)。
赤壁大战后,庞统来投靠孙权。
但是,由于庞统太小看周瑜,而孙权平生最喜欢周瑜,所以孙权发誓不用他。
鲁肃就推荐他去刘皇叔,庞统听取了建议,就来投靠刘备。
但未得重用,不得以领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
其后经诸葛亮、鲁肃极力推荐,刘备方才再度召见庞统,与之谈论军国大事,大为器重,于是拜庞统为治中从事,不久又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韩信
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留在部队,默默无闻。
项梁败死后,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
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
刘邦入蜀后,韩信离楚归汉,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
后来韩信坐法当斩,同案的十三人都已处斩,就要轮到韩信了,韩信举目仰视,看到了滕公夏侯婴,说:“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史记·淮阴侯列传》)夏侯婴觉得此人话语不同凡响,看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交谈,很欣赏他,于是进言汉王。
汉王让封韩信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没有发现他与众不同的地方。
韩信多次同萧何交谈,萧何也十分赏识他。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从长安到达南郑,就有数十位将领逃亡。
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多次在刘邦面前举荐过自己而汉王不用,也逃走了。
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去追赶韩信。
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后来萧何向刘邦推荐韩信,韩信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为刘邦打败了项羽。

吴承恩
明朝人,他的曾祖和祖父都做过官,到他父亲那一代却以卖花线花边为生。
吴承恩小时候就有文名,是他们家乡的天才儿童,「性敏多慧,博极群书」,名震一时,这样的才子可惜考运不佳,到四十五岁才考个岁贡生,六十岁才做一个小小的县丞。
不久,「耻折腰,遂拂袖而归」。
他活到八十几岁才死,西游记大概是他拂袖而归以后的作品。
他一生写作极多,但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却只有西游记 和射阳 先生存稿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