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秣兵历马词语释义为 成語: 兵厲馬秣是什么意思?
成語: 兵厲馬秣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3784成語: 兵厲馬秣注音: ㄅ|ㄥ ㄌ|ˋ ㄇㄚˇ ㄇㄛˋ漢語拼音: ī g lì mǎ mò參考詞語: 厲兵秣馬釋義:義參「厲兵秣馬」。見「厲兵秣
成語: 兵厲馬秣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3784成語: 兵厲馬秣注音: ㄅ|ㄥ ㄌ|ˋ ㄇㄚˇ ㄇㄛˋ漢語拼音: bīng lì mǎ mò參考詞語: 厲兵秣馬釋義:義參「厲兵秣馬」。見「厲兵秣馬」條。Emoji符號: 厲秣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兵厲馬秣”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厲兵秣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厲兵,磨利兵器。秣馬,餵馬。「厲兵秣馬」指完成作戰的準備。《左傳》記載:魯僖公三十二年,駐防鄭國都的秦將杞子,派人報告秦王他們已掌管鄭國都的北門,是攻打鄭國的好機會。三十三年春天,秦王決定派兵攻打鄭國。鄭國商人弦高在前往周都城經商途中遇到秦軍,知道秦軍意圖後,他一方面用四張獸皮和十二頭牛慰勞賞賜秦軍,一方面則是派人趕緊回報鄭穆公這件事。鄭穆公獲報後,派人去招待秦國駐軍休息、居住的房舍察看,結果見到他們已經捆物裝車、磨利兵器、餵好馬匹,完成作戰的準備。於是鄭穆公將計就計派皇武子去送行,讓秦軍知道鄭國已有防備,免去一場戰爭。後來「厲兵秣馬」被用來指完成作戰準備。亦用來比喻完成事前準備工作。另外在《左傳.成公十六年》中,可見「秣馬利兵」一詞,也作比喻完成作戰準備的意思。典源: 此處所列為「厲兵秣馬」之典源,提供參考。《左傳.僖公三十三年》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孫滿尚幼,觀之,言於王曰:「秦師輕而無禮,必敗。輕則寡謀,無禮則脫。入險而脫,又不能謀,能無敗乎?」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遇之,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曰:「寡君聞吾子將步師1>出於敝邑,敢犒從者。不腆2>敝邑,為從者之淹3>,居則具一日之積4>,行則備一夕之衛。」且使遽5>告于鄭。鄭穆公使視客館6>,則束載7>、厲兵8>、秣馬9>矣。〔注解〕(1)步師:行軍。(2)腆:音ㄊ|ㄢˇ,豐厚。(3)淹:滯留、停留。(4)積:蓄存、儲藏糧食。(5)遽:驛車。(6)鄭穆公使視客館:此句據阮元《校勘記》補。鄭穆公,西元前649∼前606,春秋時鄭國國君。客館,招待賓客休息、居住的房舍。(7)束載:捆物裝車。為作戰之準備。(8)厲兵:磨利兵器。為作戰之準備。(9)秣馬:餵馬。為作戰之準備。書證:01.金.王若虛〈送王士衡赴舉序〉:「吾子講學甚力,涵養且久,則兵既厲而馬既秣矣,然而猶有病焉。」 成語接龍
“秣”字開頭的成語
秣馬厲兵秣馬利兵“兵”字結尾的成語
草木皆兵紙上談兵賠了夫人又折兵秣馬厲兵黷武窮兵秣馬利兵紙上兵紙上譚兵陪了夫人又折兵穀馬礪兵“兵”字開頭的成語
兵不血刃兵連禍結兵荒馬亂兵不厭詐兵不厭權兵連眾結兵厲馬秣兵火連天兵無血刃兵慌馬亂“秣”字結尾的成語
兵厲馬秣 參考鏈接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兵厲馬秣”分成的單字詳解:
兵, 厲, 馬, 秣。
很赞哦!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