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有恃无恐是褒义还是贬义 成語: 有恃無恐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1-08-24 19:41:55 1037
成語: 有恃無恐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編號: 591成語: 有恃無恐注音: |ㄡˇ ㄕˋ ㄨˊ ㄎㄨㄥˇ漢語拼音: yǒu hì wú kǒ g參考詞語: 有恃不恐近義:仗
有恃无恐是褒义还是贬义 成語: 有恃無恐是什么意思?

成語: 有恃無恐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編號: 591成語: 有恃無恐注音: |ㄡˇ ㄕˋ ㄨˊ ㄎㄨㄥˇ漢語拼音: yǒu shì wú kǒng參考詞語: 有恃不恐近義:仗勢欺人, 狗仗人勢, 狐假虎威釋義:形容有依靠而無所顧忌。語本《左傳.僖公二十六年》。Emoji符號: 恃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有恃無恐”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左傳》記載了魯僖公二十六年夏天,齊孝公親自率兵攻打魯國北部邊境。魯僖公得到消息後,立刻指派展喜帶著酒食、財物前去慰勞齊國軍隊。才見面,齊孝公就問:「你們魯國人害怕嗎?」展喜回答:「小人會害怕,君子則不會。」齊侯說:「你們國家府庫空虛,野地裡連青草也看不到,憑什麼不害怕?」展喜解釋說:「依仗先王之命。昔日我先祖周公和齊國先祖姜太公輔佐成王時,曾立下『世世子孫,無相害也。』的盟誓,並且保存在盟府裡。齊桓公在世時也盡力在協調解決諸侯間的問題,遵守盟約精神。您即位時,諸侯們都相信您也會遵守先王的盟約,由於我們相信您會信守互助不相攻的盟約,所以一點也不害怕。」齊孝公聽了以後便撤兵回國。後來「有恃無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有依靠而無所顧忌。典源: 《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夏,齊孝公伐我北鄙。衛人伐齊,洮之盟故也。公使展喜犒師,使受命于展禽。齊侯未入竟,展喜從之,曰:「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於敝邑,使下臣犒執事。」齊侯曰:「魯人恐乎?」對曰:「小人恐矣,君子則否。」齊侯曰:「室如懸罄1>,野無青草,何恃2>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載在盟府,大師職之。桓公是以糾合諸侯而謀其不協,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昭舊職也。及君即位,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豈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廢職,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齊侯乃還。〔注解〕(1)懸罄:家中已經沒有貯存的糧食了,比喻家境貧窮。懸,懸掛,貯存。罄,音ㄑ|ㄥˋ,窮盡。(2)恃:依賴、依仗。書證:01.宋.魏了翁〈陛辭奏定國論別人才回天怒圖民怨〉:「持之以堅,斷之以果,毋為人言所怵,嗜欲所移,則臣秉鉞於外,庶乎有恃無恐。」02.明.高攀龍〈保安寺建養老堂疏引〉:「昔者,聖王老老長長幼幼之化行,舉天下之民,自生迄死,皆有恃而無恐。」03.明.馮夢龍《增廣智囊.卷上.明智部.釣魚山》:「必也興屯田,葺廬舍,使民見可趨之利,而又置訓練之將,嚴互援之條,使武備飭而有恃無恐,民誰不欣然而趨之。」04.《官場現形記.第一七回》:「單太爺道:『現在縣裡有了憑據,所以他們有恃無恐。』」用法説明:【語義說明】形容有依靠而無所顧忌。【使用類別】用在「毫無畏忌」的表述上。【例  句】<01>有恃無恐地說:「有辦法你去告我呀!」<02>別以為家裡有錢,有恃無恐,就可以不事生產。<03>他那狐假虎威,有恃無恐的樣子,讓人看了就生氣!<04>還不是靠著他爹的勢力,否則他敢如此有恃無恐地胡作非為嗎?<05>不管他出什麼招數,我們都已有妥善的因應辦法,所以有恃無恐<06>他環顧四周,幾乎都是支持他的人,讓他覺得有恃無恐,說話聲音越來越大。辨識: 請參考『辨識591.html』 成語接龍

“恐”字開頭的成語

恐後爭先

“有”字結尾的成語

無中生有絕無僅有一無所有子虛烏有渾無所有將無作有幾無僅有了無所有

“有”字開頭的成語

有備無患有聲有色有恃無恐有志竟成有口皆碑有條不紊有始無終有教無類有名無實有目共睹有條有理有目共見有色有聲有觸即發有恃不恐有目咸睹有名亡實有眼共見

“恐”字結尾的成語

有恃無恐有恃不恐 參考鏈接

參考《國語辭典》中的成語:有恃無恐。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有恃無恐。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有恃無恐”分成的單字詳解:

有, 恃, 無, 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