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立法体制名词解释 所立法不成过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所立法不成过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因明用语。所立法不成,梵语 ādhya-dharma-a iddha。因明三十三过中,同喻(由正面来说明之例证)五过之一。于因明对论中所引用实例与宗(命题)之宾词不同

所立法不成过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因明用语。所立法不成,梵语 sādhya-dharma-asiddha。因明三十三过中,同喻(由正面来说明之例证)五过之一。于因明对论中所引用实例与宗(命题)之宾词不同品类所招致之过失。盖于因明法则中,对于能立法之因(理由)而言,所立宗之法(后陈,宾词),乃双方就「宗支」之看法进行对诤之关键,而宗支之确立与否,有赖于因支与喻支(譬喻)之证成,就喻支而言,同喻之功能乃在由正面来积极结合宗支与因支,故所举证之实例,其语意之范畴应同于宗之宾词;若引用一同喻,其语意范畴虽合于能立之因,然不合于所立之宗法,则同喻之功能不成立,即犯所立法不成过。 很赞哦! (103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