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样学样的成语 成语: 德隆望重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成语: 德隆望重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成语: 德隆望重 成语简解编号: 2177
成语: 德隆望重
注音: ㄉㄜˊ ㄌㄨㄥˊ ㄨㄤˋ ㄓㄨㄥˋ
汉语拼音: dé lóng wàng zhòng
参考词语: 德高望重
释义: 义参「德高望重」。见「德高望重」条。
Emoji符号: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德隆望重”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德高望重」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德高望重」原作「德隆望重」。自从东晋大臣谢安病死后,晋孝武帝便将大权交给他的弟弟会稽文孝王司马道子,由司马道子与其子司马元显把持朝政。司马元显是司马道子的长子,因家世显赫,周围的人对司马元显极尽奉承巴结之能事,让司马元显自以为是一代英杰,无人可比。孝武帝也因他有辅政之功,加上他的生母刘氏是会稽王夫人,所以让他享有高官厚禄,使司马元显更是目中无人。太皇太后驾崩时,孝武帝召司马道子入宫,司马元显认为自己「德隆望重」(德行高,声望隆),所以命令百官要向他跪拜。群臣慑于司马元显的淫威,也只好跪拜。后来「德高望重」这句成语就从原文「德隆望重」演变而出,用来指品德高尚,极有声望。
典源: 此处所列为「德高望重」之典源,提供参考。《晋书.卷六四.简文三子列传.会稽文孝王道子》元显无良师友,正言弗闻,谄誉日至,或以为一时英杰,或谓为风流名士,由是自谓无敌天下,故骄侈日增。帝又以元显有翼亮之功,加其所生母刘氏为会稽王夫人,金章紫绶。会洛阳覆没,道子以山陵幽辱,上疏送章绶,请归藩,不许。及太皇太后崩,诏道子乘舆入殿。元显1>因讽2>礼官3>下议4>,称己德隆望重,既录5>百揆6>,内外群僚皆应尽敬。于是公卿皆拜。于时军旅荐兴,国用虚竭,自司徒已下,日廪七升,而元显聚敛不已,富过帝室。 〔注解〕 (1)元显:即司马元显,生卒年不详。晋司马道子之子。 (2)讽:暗示。 (3)礼官:职官名。职司礼仪的官员。 (4)下议:交给下面讨论。 (5)录:登录、任用。 (6)百揆:总理国政之行政长官。
书证: 01.《晋书.卷六四.简文三子传.会稽文孝王道子列传》:「元显因讽礼官下议,称己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源)
成语接龙“重”字开头的成语
重整旗鼓
重见天日
重睹天日
重望硕德
“德”字结尾的成语
歌功颂德
三从四德
孤恩负德
报怨以德
戮力同德

歌颂功德
重望硕德
称功颂德
铭功颂德
“德”字开头的成语
德高望重
德隆望重
德尊望重
德隆望尊
德劭年高
德以报怨
德深望重
德邵年高
“重”字结尾的成语
忍辱负重
举足轻重
老成持重
德高望重
德隆望重
德尊望重
道远任重
就轻避重
择轻避重
德深望重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德隆望重。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德隆望重”分成的单字详解:
德, 隆, 望, 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