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写出与加点字意思相反的词 成語: 不加點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3-02-05 13:20:01 1043
成語: 不加點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4584成語: 不加點注音: ㄅㄨˋ ㄐ|ㄚ ㄉ|ㄢˇ漢語拼音: ù jiā diǎ 參考詞語: 文不加點釋義:義參「文不加點」。見「文不加點」條。Emo

成語: 不加點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4584成語: 不加點注音: ㄅㄨˋ ㄐ|ㄚ ㄉ|ㄢˇ漢語拼音: bù jiā diǎn參考詞語: 文不加點釋義:義參「文不加點」。見「文不加點」條。Emoji符號: ‍️▪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不加點”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写出与加点字意思相反的词 成語: 不加點是什么意思?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文不加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古人書寫時,如遇錯字,就在寫錯的地方塗一點墨,表示刪去。所以「文不加點」就表示文章一揮而就,不加以塗改,用來形容文人的才思敏捷,可以下筆成章,如東漢的禰衡寫〈鸚鵡賦〉時就「文不加點」。禰衡恃才傲物,不為曹操所容,因此曹操將他送到黃祖那邊。有一次黃祖的兒子黃射大宴賓客,有人獻上鸚鵡,黃射請禰衡即席為這隻珍禽作一篇賦。禰衡答應了,他並在賦中形容自己寫這篇賦時,下筆如飛,沒有任何的錯字和修改,很快地便將〈鸚鵡賦〉完成了。後來「文不加點」這句成語被用來形容文思敏捷、下筆成章,通篇無所塗改。後來「文不加點」就用來形容人的才思敏捷,援筆立成,不需塗改。典源: 此處所列為「文不加點」之典源,提供參考。#漢.禰衡〈鸚鵡賦〉(據《文選.卷一三.賦.鳥獸上》引)1>時黃祖太子射賓客大會,有獻鸚鵡者,舉酒於衡前曰:「禰處士,今日無用娛賓,竊以此鳥自遠而至,明慧聰善,羽族之可貴,願先生為之賦,使四坐咸共榮觀,不亦可乎?」衡2>因為賦3>,筆不停綴4>,文不加點5>。〔注解〕(1)典故或見於張衡《文士傳》、《南史.卷三九.劉孺列傳》。(2)衡:禰衡,字正平,東漢平原人,生卒年不詳。有辯才,善屬文,氣剛傲,嘗罵曹操,後為黃祖所殺。(3)賦:吟詠、寫作。(4)綴:組合字句篇章。(4)點:古人寫文章,如果字寫錯了,就在字旁用筆加一黑點,表示不要。所以點是點除,即刪改的意思。〔參考資料〕■漢.張衡《文士傳》(據《初學記.卷一七.聰敏》引)吳郡張純,少有令名,嘗謁鎮南將軍朱據,據令賦一物然後坐。純應聲便成,文不加點。■《南史.卷三九.劉孺列傳》孺少好文章,性又敏速,嘗在御坐為〈李賦〉,受詔便成,文不加點。梁武帝甚稱賞之。後侍宴壽光殿,詔群臣賦詩。時孺與張率並醉,未及成。帝取孺手板題戲之曰:「張率東南美,劉孺洛陽才,攬筆便應就,何事久遲回。」其見親愛如此。書證:01.唐.李商隱〈撰彭陽公志文畢有感〉詩:「敢伐不加點,猶當無愧辭。」 成語接龍

“點”字開頭的成語

點龍睛

“不”字開頭的成語

不學無術不共戴天不倫不類不恥下問不可救藥不脛而走不求甚解不速之客不寒而慄不毛之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足掛齒不識時務不翼而飛不修邊幅不屈不撓不勝枚舉不知所措不見經傳不可一世

“點”字結尾的成語

文不加點文無加點不加點 參考鏈接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不加點”分成的單字詳解:

不, 加, 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