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诸葛墓出土 株洲東漢墓共出土26件陪葬品 墓主可能為女性

火烧 2022-06-26 08:24:38 1061
株洲東漢墓共出土26件陪葬品 墓主可能為女性 12月20日下午,株洲,考古人員在東漢古墓進行最後的清理和打包工作。圖/瀟湘晨報記者鄧昊 紅網株洲12月22日訊(滾動新聞記者 王雅娜 謝鵬 通訊員 肖勁

株洲東漢墓共出土26件陪葬品 墓主可能為女性  

诸葛墓出土 株洲東漢墓共出土26件陪葬品 墓主可能為女性
12月20日下午,株洲,考古人員在東漢古墓進行最後的清理和打包工作。圖/瀟湘晨報記者鄧昊 紅網株洲12月22日訊(滾動新聞記者 王雅娜 謝鵬 通訊員 肖勁)「一共挖出26件陪葬品。」株洲市文物局副局長陳曉華介紹,這些文物會全部打包帶回博物館,經過修復、整理以及研究之後進行原址保護,預計在兩個月之內完成原址保護工作。 上個月月底,株洲市石峰區田心街道一工地內挖出了一座古墓。12月20日下午,考古人員在現場進行最後的清理和打包工作,古墓現場清理工作告一段落。 記者趕到了古墓挖掘的現場。工作人員正在用藍色的塑膠布將墓葬內的物品細致地打包,然後裝到大紙盒內。同時,工作人員繪制了物品被發掘出來時的所在位置圖,並在墓葬相應位置上做好了標記,隨後,所有挖掘出來的物品被統一運走。這意味著墓葬挖掘工作初戰告捷。 這個「凸」字形墓葬分為墓道、甬道、前室、後室四個部分,陳曉華介紹,根據其大小可以判斷這是東漢時期一名地主的墓葬,26件陪葬品分為陶器、鐵器兩大類,其中陶器22件。此前,株洲市文物局考古科科長王峰介紹,這座墓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 12月19日,考古隊員挖出了一對陶制紡輪,表面無花紋。「墓主是女性的可能性比較大。」陳曉華說,這也反映出當時男耕女織的社會背景。目前考古出土最早的紡輪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迄今已有8000年。 目前株洲市博物館已和南車集團初步達成一致,將依托這座東漢墓,設立一道文化長廊,建設關於人類交通工具演變的浮雕等供人們參觀。 [幾大懸疑] 1.墓葬為何沒發現貴重物品 在人們普遍的印象中,地主的經濟條件都不錯,可是墓葬中為何沒有發現任何貴重物品呢「我挖掘了那麼多古墓,還很少看到用貴重物品陪葬的。」陳曉華說,通常陪葬品都是日常生活用品。至於為何不用貴重物品陪葬,也有可能是還沒有達到那樣的經濟實力。 2.陪葬品懸空放置 「一開始差點誤判了墓底的深度。」回顧這段時間的挖掘工作,陳曉華說,一般情況下,陪葬品是擺在地上的,但經過幾天的挖掘發現陶罐和墓底之間還有一段距離,且陶罐是側放著,看上去好似懸空放置。結束挖掘工作之後,大夥兒發現,甬道與地面之間有20公分的距離。 陳曉華推測,這有可能是中間填了泥土,然後再放置陪葬品,看上去就像「懸空」了。「也有可能一開始是擺放在地上,後來倒了,墓外的泥土又慢慢滲入,就呈現出這個樣子。」 3.單人墓還是雙人墓 經過考古隊員半個多月的挖掘,這個甬道高2.3米的墓葬終於呈現在世人面前。盡管如此,陳曉華介紹,現在還無法判斷這個墓葬是單人墓還是雙人墓,「不能單純地根據墓葬大小判斷,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從石器時代至今,株洲文明延續的印記 20萬年前攸水西岸發現捕獵階段人類所用石器 2013年12月,株洲市文物局對攸縣網嶺鎮東周—漢晉時期墓群進行調查時,意外發現了一個舊石器出土點,現場發掘出三件距今約20萬年的石器。石器的出土點位於網嶺鎮西塘村攸水西岸的三級階地,與河床的相對高度約為15米。據介紹,20萬年前人類還處於采集捕獵階段,依山傍水是當時人類聚居的首要條件之一。 戰國茶陵東周戰國古城 2014年底,株洲市茶陵出土東周戰國古城遺址。該遺址是株洲市目前最高規格的先秦楚墓,可能為湖南迄今最大的越人墓及湘東地區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先秦古城遺址。市文物局局長席道合介紹,這是株洲文物系統迄今為止在本地境內進行的規模最大的一次考古發掘工程。這些墓葬的陸續面世,將展露株洲市在青銅器時代的面貌。 東漢一座磚室墓器物保存完整 2004年7月,株洲市文物管理處在石峰區龍頭鋪鎮農壇寺賈家沖組發現一座磚室墓。該墓出土隨葬品共17件,其中鐵支架1件,鐵釜1件,銅鐎壺1件,器蓋2件,陶缽3件,陶罐8件。墓葬未經擾亂,器物保存完整,墓葬的形制和墓中出土的陶罐、陶缽、銅鐎壺、器蓋、鐵支架及鐵釜的器形,與市內醴陵、攸縣、茶陵已發掘出土的東漢中期墓葬隨葬器物相同。 濱江南路旁挖出11座古墓 2005年3月,株洲市某工地工人在天元區濱江南路藍盾景園小區內,挖掘出11座古墓,11座古墓散落在3萬平米的範圍內,其中兩座古墓為東漢時期的,另外9座為明清時期。這是在株洲河西發現的年代最為久遠的古墓,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也表明2000年前,在株洲市區湘江西岸的這片土地上就已經有人生活,這對研究株洲及湖南歷史有重要意義。 宋代水庫附近出土棺釘、錢幣 2011年5月,株洲市文物局在天元區群豐鎮旗雲村毛灣組十八龍坡水庫附近發掘了一座宋代古墓,出土了6枚棺釘、7枚錢幣、一個塔式魂瓶、一個多角壇等10多件文物。株洲市文物局考古隊副隊長黃陽秋介紹,塔式魂瓶和多角壇組合作為陪葬品,這是當時典型的南方地區喪葬方式,也是株洲出土的宋代物品中體型最大的陶器。本文來源:網易新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