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鸡鸣狗盗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千里无鸡鸣成语故事_成语“千里无鸡鸣”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火烧 2022-07-02 04:58:48 1069
千里无鸡鸣成语故事_成语“千里无鸡鸣”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出处】曹操《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东汉末年,大军阀、陇西豪强地主武装集团的头子董卓篡夺了汉王朝的军

千里无鸡鸣成语故事_成语“千里无鸡鸣”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出处】曹操《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东汉末年,大军阀、陇西豪强地主武装集团的头子董卓篡夺了汉王朝的军政大权。关东各军阀,推举北方豪强地方的首脑袁绍为盟主,“联合”起来讨伐董卓。曹操为了统一全国,也参加了当时的讨董联军。联军虽然组织起来了,但各地军阀各怀异心,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根本无心讨董。此后各军阀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互相残杀,连年混战,使广大人民惨遭浩劫,死尸遍野。曹操见此情景,便写了一首反映这种现实的诗《蒿里行》。诗曰: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诗意是:茫茫大地,白骨成堆;千里焦土,荒无人烟;百姓惨死,百不余一;思念起来,令人悲伤。

这首诗较真实地反映了军阀连年混战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后人用“千里无鸡鸣”来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鸡鸣狗盗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千里无鸡鸣成语故事_成语“千里无鸡鸣”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