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开国元帅贺龙之死:追悼会上ze为什连续七鞠躬?
【今日关注】开国元帅贺龙之死:追悼会上ze为什连续七鞠躬?
49年前的今天,1969年6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被bl、qj反革命集团迫害致死,终年73岁。
贺龙
贺龙(1896-1969),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原名贺文常, 字云卿。 湖南桑植人。 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
贺龙De大事记
·1896年3月22日 贺龙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户贫苦农民家庭
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户贫苦农民家庭。
·1928年2月29日 贺龙元帅到达湘西桑植县洪家关筹备武装起义
1928年2月29日,湘西北特委的贺龙、周逸群率贺锦斋、卢冬生和张海焘等人到达湘西桑植县洪家关。特委到达桑植后,便着手发动群众,组织革命武装,为武装起义作准备。
·1955年9月27日 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被授予元帅军衔
1955年9月27日,在中南海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及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勋章典礼,dz等10人被授予元帅军衔,刘伯承、bl因有病未出席授衔、授勋典礼。
·1969年6月9日 共和国元帅贺龙被bl、qj反革命集团迫害致死
1969年6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被bl、qj反革命集团迫害致死,终年73岁。
·1974年9月29日 中共中央为贺龙恢复名誉
1974年9月29日,中共中央为贺龙恢复名誉。经ze提议、md批准,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为贺龙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指出:bl要整贺龙蓄意已久,早在1966年就向中央提出,贺龙历史上曾向国民党反动派“请求收编”和“阴谋篡军反党”等问题,要进行审查。
·1975年6月9日 贺龙元帅骨灰安放仪式举行
1975年6月9日,贺龙元帅的骨灰安放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ze不顾病痛和医生的再三劝阻,前往参加。在安放仪式上,ze老泪纵横地深深向贺龙遗像鞠躬7次。
·1982年10月16日 中央发出《关于为贺龙同志彻底平反的决定》
1982年10月16日,中央发出《关于为贺龙同志彻底平反的决定》,高度评价贺龙同志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同时撤销了原中发(1974)25号文件及中发(1968)71号文件。.
贺龙De故事
开国元帅贺龙之死:追悼会上ze为什连续七鞠躬?
抗战之后官职越做越小
贺龙,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
1927年7月共产党决定组织南昌暴动。7月28日,ze会见贺龙,当时,还没有加入中共的贺龙向ze表示:“共产党叫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于是贺龙担任起义军总指挥,与ze、dz、叶挺、刘伯承共同领导起义活动。贺龙一参加革命,就成为军队中的最高指挥官。
在红军时期,贺龙结果几起几落,仍然是军队中三大主力部队之一,红二方面军的总指挥。到了抗日战争事情,八路军成立三个师,新四军一个军,贺龙是120师师长,成为四大主力部队的总指挥之一。
然而,1939年的一场战斗以后,贺龙在军队中的地位一降再降,已经不能独立成为一个方面军的总指挥了。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120师与其他两个师相比,无论战斗业绩,根据地面积还是部队的扩充发展数量,都不如八路军的其他两个师。

齐会战斗是1939年贺龙在部队中亲自指挥的最后一场战斗。
这一年的四月下旬,日军第二十七师团第3xm中文网队吉田大队八百多人,携带山炮两门,机枪四挺,掷弹筒四具,还有几十辆装满弹药的大车,进行游击性扫荡,寻找八路军主力作战。
贺龙得到情报后认为,这一带八路军集中了七个团的兵力,六千多兵力,而日军只有一个大队,又是孤军深入,能够吃得下来!他下决心打一场歼灭战。
然而,经过三昼夜连续作战,虽然歼灭七百余日军,却让吉田带着一百多名日军从层层包围圈中脱逃回去。而八路军伤亡近二千人,贺龙本人也在战斗中由于日本人使用毒气弹而负伤。
1942年贺龙被中央调回延安,担任一个闲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宣告贺龙军旅生涯的逐步结束。
三年解放战争中,一个曾被蒋介石出十万大洋买其头颅的军事统帅,却悄无声息,战场上已经看不见贺龙的身影了。贺龙在这几年中,主要是做前方战场上急需的粮食、弹药、被服、金钱的筹集工作,当起了军队的后勤供应部长。
bl 贺龙
贺龙和bl
建国后,贺龙任西南军区司令员。1952年起担任国家体委主任。1954年后,任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直到文革前,真正由贺龙主管的工作是国家体委主任这个职务。
1955年,由于贺龙在南昌起义和红军中的历史地位,贺龙被授予元帅军衔。
在十大元帅中,南昌起义中只是排长的bl,却无可争议地也被授予元帅军衔,成为在相同战争岁月中官职上升最快的一名军人。
两个人在战争岁月中的一起一落,难免也会在心里留下一些影响。作为南昌起义总指挥的贺龙,对于bl这个小子辈是从来没有尊重过的。命运又让两个人娶的老婆有一点历史的渊源,成为两个人矛盾发生和斗争的起源。
延安时期,bl娶叶群为妻,贺龙娶薛明为妻。
叶群来延安之前,曾在国民党控制的南京一家电台当播音员,参加过CC派举办的演讲比赛,凭着巧舌利嘴获得了第一名。与此同时,她还与一个叫“战斗”的CC系外围组织有来往。薛明了解叶群这一段历史。
1943年延安整风期间,bl去重庆参加国共谈判,贺龙也离开了延安。薛明重提往事,要求叶群真实地向组织上交代这一段历史。叶群感觉很委屈,又吵又闹,认为是薛明有意陷害她。薛明为了证实自己揭发的事情是真的,硬是把叶群拉到了当时中共中央组织部的王鹤寿部长面前,当面要叶群承认。
这场风波给bl和贺龙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难免在他们本来就不和谐的关系上产生影响。贺龙有一次还亲口对bl说:“你老婆有问题,是薛明揭发的。揭发得好。你要提高警惕。我老婆有问题,你老婆也可以揭发嘛。”
bl当时的地位还根本不能和贺龙相比,只能以他特有的缄默,微笑而过,没有表态。
此后不久,在中央高级干部整风时,贺龙直接向bl发难,他向md反映在1937年国共二次合作时bl对蒋介石抱有幻想,立场不稳。bl曾公开表示,“与蒋谈判时,要多说些好话”。没有在延安参加整风的bl后来也知道了此事。
所有这一切,bl都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记在心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当bl成为权力中心的第二把手时,他首先要收拾的就是从来不把自己看在眼里的贺龙。
从1966年开始,bl通过不同的场合和渠道,骂贺龙是“大土匪”、“大军阀”、“定时炸弹””,“贺龙到处插手,总参、海军、空军、政治学院都插了手”等等。
在bl的指使下,吴法宪、李作鹏亲自写了揭发贺龙的材料。为了加重份量,bl、叶群还诱使中央军委办公厅一干部写诬告信。信的内容虽然零碎,但在那个年代里,这信的字字句句都浸透了毒汁。
md与贺龙
贺龙和md
md本来对贺龙一直有好感。md在延安与qj的婚姻,其他在中央的领导人不支持,不反对;只有两个人支持,除康生以外,就是贺龙的支持,贺龙说:“堂堂一个大主席,讨个女人有什么了不起,谁再议论我枪毙了他!”。
另一件是md在与王明争夺党内领导权的斗争中,贺龙虽只是一介武夫,却坚决站在毛这一边,说:md的方向就是我们党的方向,王明懂什么? 他要骑在主席头上,我就一枪撂倒他。贺龙的这番话当时轰动了整个延安。
9月14日,中南海游泳池。md挥臂畅游。池边椅子上坐着贺龙,在他面前茶几上堆着一叠检举信。
“你不要紧张,我对你是了解的。”md宽慰贺龙,“我对你还是过去讲的三条:忠于党,忠于人民,对敌人斗争狠,能联系群众。”
“那我去找吴法宪谈一下吧?”贺龙请示说。
“有什么好谈的?”md不以为然地说,“你不能找他们,不能承认上面的事情。我当你的‘保皇派’。”
9月19日,耳听中南海外“打倒贺龙”的口号声愈来愈高,md也知道了是bl在亲自收拾贺龙,为了让自己的这位接班人有一点成就感,又急需bl对文革的支持,便改变了初衷,建议贺龙去拜访bl,“征求有关同志的意见”。
在会客室,深不可测的bl话中有话,他对贺龙说:“你的问题可大可小。今后要注意一个问题:支持谁,反对谁。”
从来没有把bl看在眼里的贺龙绝对不可能向bl屈服。贺龙口气很硬地说:“谁反对md,我就反对谁!”会谈的气氛相当不好。
这一酷似双关语的回答,这对自己毫无尊重的态度,使bl下定决心要置贺龙于死地。
二月兵变
bl觉得贺龙太可怕了,自己不能手软。于是他把贺龙与所谓“二月兵变”联系起来,以便借“红卫兵”之手除掉贺龙。
何谓“二月兵变”?原来,1966年初,北京军区为辅导民兵进行军事训练,特地组建了一个卫戍团。因为一时找不到营房,便派人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联系借房事宜。北京大学团委的一名干部怀疑此事另有意图,便贴出了一张《触目惊心的二月兵变》的大字报。
大字报一经贴出,内容便不胫而走,哄传开来,越传越真,越传越玄。bl火上浇油,向中央“文革小组”披露了“贺龙私自调动部队搞二月兵变,在北京郊区修了碉堡”的消息。于是乎,子虚乌有的“二月兵变”从bl口中一出,便成了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了。
“贺龙有问题,你们要造他的反!要把贺龙端出来!”在bl、qj等人的煽动下,盲目的群众冲动起来,他们抄了贺龙的家,贴了贺龙的大字报,到处披露贺龙的“罪状”。无论贺龙转移到哪里,哪里就会有“揪斗”的人流。bl不失时机地把贺龙的行踪全部透露给不明真相的“红卫兵小将”们。最后,竟连ze也都保护不了贺龙。
贺龙和ze
ze在贺龙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应该说是他一生在历次政治斗争中最为苦涩、无奈和内疚的。
邓颖超晚年回忆,ze在众多国务院副总理中与贺龙、陈毅的感情比较深一些。这点从薛明、陈昊苏等人的回忆中也能得到验证,ze与贺龙夫妇多次轻松的开玩笑般的交谈,也可看出他们之间关系的密切。
md在没有明确表态打倒贺龙之前,ze对于贺龙是保护的比较好的,1966年12 月26日,ze对贺龙说:“你身体不好,在家中,造反派天天找你,你得不到很好休息。组织决定你暂时搬到新六所去住。家中的事情由我来管。”
这时贺龙的处境还还不是十分危险,因为两天以后,也就是12月28日,贺龙参加了生平最后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md让贺龙座到自己前面来听取会议的报告,可见,贺龙此刻还没有完全“失宠”。
1967年1月9日,bl公开发出指示说贺龙“到处搞夺权”,是个“刀客”。而就在这一天里,ze还出了让贺龙留住西花厅的决定。薛明回忆说:“1月11日凌晨,又安排我们两人住在他家西华厅的前厅。床是我们到后临时搭的。”
贺龙在ze处住了十天左右,ze很忙,每天都是天快亮时才能回家,没有时间与贺龙谈话。但贺龙住在他的家里,他承担着巨大压力。1967年1月19日下午4时,ze与李富春一起来找贺龙正式谈话,ze说:
“本来这次谈话还有qj同志,但她临时说有事不来了。”ze告诉贺龙:bl说你在背后散布他历史上有问题,说你在总参、海军、空军、装甲兵、通信兵到处伸手,不宣传md思想,md百年之后他不放心。还有,关于洪湖肃反扩大化问题,你、夏曦、关向应都有责任。你要好好想一想。
贺龙几次按捺不住,站起来想说话,但没有等他说话,ze紧接着说:“你不要再说了。md不是保你嘛。我也是保你的。给你找个地方,先去休息一下,等秋天我去接你回来。”ze还勉励贺龙说:“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贺龙听了ze的话,伤心地说:“我没想到把我看成这样的人。”
ze当时向贺龙做了三点许诺,一个是缺少什么东西可以向他要;一个是“家里的事,我顶着。你就别管了。”还有一个就是ze会在秋天里接贺龙回来。
以上三点,ze第一点做到了一半,贺龙被专案组接管以后,ze就不再和贺龙联系了。第二点,ze基本做到了,贺黎明、贺晓明对此都做过回忆,正是在ze的关照下,他们才得以和父母一度联系上。第三点则没有做到,到了秋天的时候,贺龙问题升级,ze已经无法可想。
1968年10月,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期间,md对bl、ze说:“贺龙我不保了,不保了,他的秘书、司机都交待了,保不了,总理你还保不保呢?”ze说:“我也不保了。”八个月以后,贺龙含冤病故。
ze保护干部的标准首先是md、bl不准备打倒的,而只是要烧一烧的。现在看来,似乎保护干部都是轻飘飘的事,其实不然,靠边站的干部如果没有人给予支持、传递消息,md是不会知道你在什么角落里面的。因此,ze在文革中做了很多因势利导的工作,对保护干部,起了重要作用。
含冤离世
1967年1月,贺龙被秘密迁居到北京近郊的一片山区。
半年过后,1967年夏天,贺龙的居处又为bl所控制。9月,贺龙被列为专案进行审查。在经历了bl政治上、精神上、生活上的迫害之后,1969年6月9日,贺龙含冤离开了人世,终年73岁。在整容时,护士怎么也合不上贺龙那双怒睁的双目。
贺龙生命的最后时光是住在301医院,临去逝前,贺龙听到猪叫声,他对薛明说:“好想吃一口猪耳朵”,这位老人革命一辈子,最后的心愿是这样简单,却被那些看守拒绝了。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贺龙看着bl和贺龙的照片,有些凄凉地说:“现在已经不是这个人(指bl)的问题,而是这个人(md)的问题了。只要md说一句‘贺龙没有问题’,事情就完结了。我相信,md总有一天会说这个话的。”……
md检讨 ze七鞠躬
bl垮台后,md非常痛惜贺龙的去逝,一再作自我批评。
1973年2月底,md在中南海游泳池对张春桥说:“我看贺龙没有问题,策反的人,贺把他杀了。”“我有缺点,听一面之辞。”但是,张春桥既不向中共中央政治局传达,也没有着手为贺龙平反。
12月21日,全国八大军区司令员调动时,md在军委常委扩大会上说:“我看贺龙搞错了,我要负责呢。”“当时我对他讲,你呢,不同。你是一个方面军的旗帜,要保护你。总理也保护他呢。”“要翻案呢,不然少了贺龙不好呢。”“都是bl搞的,我听了bl一面之辞,所以我犯了错误。”
1974年9月4日,md在一次谈话中催问说:“贺龙恢复名誉搞好了没有?不要核对材料了。”
在md的一再催促下,中共中央于9月29日发出了为贺龙恢复名誉的通知。宣布:“中央决定,对贺龙同志予以平反,恢复名誉。”
1975年6月9日,即贺龙逝世六周年的时候,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贺龙同志骨灰安放仪式”。
ze总理抱病出席。ze在追悼会上悲痛到无法控制,嚎啕大哭,休息室外的人都能很清楚地听到他们的哭声。
对于贺龙追悼会上的ze,薛明这样叙述:“事先,我不知道总理会亲自来参加。突然,休息室门外,传来了总理的声音,他大声叫我:‘薛明,薛明啊!’门被推开了,周总理走进来,我连忙迎上去,扑在总理的怀里。总理抚着我的肩膀,声音颤抖地说:‘薛明,我没有保住他啊!’说完,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我望着总理那被疾病折磨得消瘦的脸颊,感动得只说了一声:‘总理。感谢你对我们全家的关怀……’就什么也说不出来了。这时,晓明走进来,说:‘周伯伯,你要保重身体呀!’总理缓缓地说道:‘我的时间也不长了!’顿时,整个休息室里的人都失声痛哭。在追悼会上,ze悲从中来,向贺龙遗像一连鞠躬七次。
♦ bl因为什么要整贺龙?因为两个女人而结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