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汉初三杰与刘邦的关系 漢初三傑之一-韓信
漢初三傑之一-韓信 漢初三傑之一--韓信韓信,秦末,參加反秦鬥爭,投奔項梁、項羽,後轉投劉邦,經蕭何保舉為將,為漢高祖獻上了“向東定三秦”的戰略。作為統帥,先滅魏國、破代國。和張耳領後滅趙國,再用降將
漢初三傑之一-韓信
漢初三傑之一--韓信
韓信,秦末,參加反秦鬥爭,投奔項梁、項羽,後轉投劉邦,經蕭何保舉為將,為漢高祖獻上了“向東定三秦”的戰略。作為統帥,先滅魏國、破代國。和張耳領後滅趙國,再用降將李左車計策脅迫燕國,名聞海內,威震天下。同時,協迫漢高祖立張耳為趙王。公元前204年,漢高祖剛剛戰敗,東渡黃河,趁機收回韓信、趙耳兵權。後引兵滅齊,邀功稱齊王,權利達到頂峰。協助漢高祖,垓下決戰,消滅項羽。漢高祖行至定陶時,趁機第二次收回韓信兵權,封其為楚王。公元前201年,漢高祖用陳平計,智取韓信,帶回洛陽,改封他為淮陰侯。公元前197年,漢高祖出征,平定陳豨叛亂時,被呂後、蕭何用計殺死,誅三族。

評:韓信用兵,虛虛實實,出奇無窮,應了孫子兵法:以正用兵,以奇製勝。但韓信用兵是天縱之才,政治上卻是一個蠢才。漢高祖授其為大將後,君臣名份已定,不應該再生二心,但滅趙後,脅迫高祖立張耳為趙王。滅齊後,脅近高祖立其為齊王,和高祖並列為王。楚、漢相爭時,蒯通獻策“三足鼎立”,韓信念高祖的恩情,不肯背漢,婦人之仁。封楚王時,陳平施一小計,不費一兵一卒,智捉韓信。身逢亂世,立大功、大業者最忌搖擺不定,言行不一。應了那句話:夫乘時以徼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報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君子之心望於人,不亦難哉!(意譯:趁機獲利的人,是小人物;獎勵有功的人,報答有德的人,是身居上位的人。以小人物的行徑,卻想成為身居上位的人,很難啊!)
很赞哦! (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