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无根之木是什么命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成语名字】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gt 【汉语拼音】wú yuá zhī huǐ,wú ě zhī mù gt 【近义词】: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gt 【反义词】:根深蒂固 gt 【成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成语名字】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汉语拼音】wú yuán zhī shuǐ,wú běn zhī mù>【近义词】:海市蜃楼、虚无缥缈>【反义词】:根深蒂固>【成语出处】> 1、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九年》:“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2、md《实践论》:“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 3、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今终日营营,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有采摘汲引之劳,,而莹涸劳枯无常。”> 4、清-李沂《秋星阁诗话》:“然非多读古人之诗,即多作亦无用,譬无源之水,立见其涸矣。”>【成语解释】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造句】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只停留在思想上,不加实践,那只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的】> md《实践论》:第一个,在前面已经说过的,这里再重复说一说,就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从认识过程的秩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很赞哦!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