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赵氏孤儿案全部事情 真实历史的“赵氏孤儿”案:叔叔侄媳私通引发灭门

火烧 2021-04-26 21:35:54 1073
真实历史的“赵氏孤儿”案:叔叔侄媳私通引发灭门 狐言论史三六:常言道"饮食男女,人之大伦。"诸如某某离婚,某某出轨之事,往往能博得大众最多的关注热点。甚至多少喧嚣大事无不因此而起。今天狐狸小编要说的,

真实历史的“赵氏孤儿”案:叔叔侄媳私通引发灭门  

狐言论史三六:常言道"饮食男女,人之大伦。"诸如某某离婚,某某出轨之事,往往能博得大众最多的关注热点。甚至多少喧嚣大事无不因此而起。

赵氏孤儿案全部事情 真实历史的“赵氏孤儿”案:叔叔侄媳私通引发灭门

今天狐狸小编要说的,便是历史上一桩著名血案,正是由一对关系亲近的男女缔结为悖逆人伦的私情而起。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记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即赵氏孤儿。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等义士义救遗孤的事迹,流传千年,感人肺腑。近年来又相继被著名导演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因此广为今时观众所知。

只是在比《史记》成书更早的权威春秋历史著作《左传》中,对此事的描述却大相径庭,甚至是非善恶,俱都颠倒。至于事件起因,竟是一桩叔父和侄媳私通的桃色事件所引发。

晋国国君攻灭赵氏的下宫之难,历史上又被称为庄姬之乱、孟姬之乱。

晋国正卿(即首相)赵盾执政多年,大权在握,打压公室,赵氏独大,晋国国君和其他卿大夫都因此潜藏不满。

晋成公之女孟姬(《史记》误记为成公之姊,据《十三经注疏》考证),嫁给赵盾之子赵朔,生子赵武。后来赵朔早死,谥号为庄,因此孟姬又称赵庄姬。

赵盾有三个弟弟赵同、赵括、赵婴齐;庄姬与他们三人,是叔父和侄媳关系。赵盾和赵朔父子死后,赵家大权、土地、财富,大都落到赵同、赵括之手。

庄姬和赵武母子在赵家成了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只有年龄相仿的小叔叔赵婴齐对她颇为关心。这么一来二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叔父和侄媳两人便天造地设,情投意合了。

《左传·成公四年》【冬,十一月,郑公孙申帅师疆许田,许人败诸展陂,郑伯伐许,取锄任泠敦之田。晋赵婴通于赵庄姬。】

另一方面,庄姬毕竟是一国公主,背后有实力尚存的晋国公室为她撑腰。赵婴齐与她相好,正意味着他这一支系和赵盾、赵朔一系,乃至于以及背后晋国国君的结盟。若等赵武长大后,他们这一派当然会对掌握赵家大权的赵同、赵括一脉构成严重威胁。

嗅觉敏感的赵同赵括兄弟洞悉这点后,当然不肯相让,经过一番激烈的家中权柄争夺战,他们大获全胜,便以堂堂正正的杜绝家丑为名,将赵婴齐驱逐到别国。

情人走了,眼见儿子将来前途也没了指望。庄姬因此怀恨在心,便索性掀桌子拼个同归于尽了,竟在她兄弟晋景公姬A面前进言,称赵同、赵括将要作乱谋反。

而时任晋国正卿的栾氏家主栾书,早就忌惮赵氏势力庞大,一直打算对他们动手,得此良机当然不肯放过,便与S氏家主S一起进言,说动晋景公下决心铲除赵氏。

晋景公先下令迁都新田,离开赵氏经营多年、实力盘根错节的绛都,可叹赵同、赵括在关乎本族存亡的公事上,却全没了争夺家产时的洞察力,对此用意竟茫然无知。

然后国君下令,召集其他各大卿族一起出兵,将赵同、赵括全族斩尽杀绝,是为下宫之难。

庄姬之子赵武,因为是景公的亲外甥,又是首告庄姬的儿子,年纪幼小,当然没有被牵连,被景公收养于宫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