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有趣的历史书 有啥好看的历史书推荐吗我不用普及了我想读点深

火烧 2022-11-06 08:04:22 1069
有啥好看的历史书推荐吗我不用普及了我想读点深 好书有很多,看你想看哪方面的内容了……像《国史大纲》《万历十五年》《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历史三调》《乡土中国》《王氏之死》《剑桥中国史》系列……这些

有啥好看的历史书推荐吗我不用普及了我想读点深  

好书有很多,看你想看哪方面的内容了……像《国史大纲》《万历十五年》《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历史三调》《乡土中国》《王氏之死》《剑桥中国史》系列……这些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

那你还是读读你家那本国史大纲吧,钱穆的书很有深度的。

我并没有见过港台版的国史大纲,不知道内容是不是一样。

但是内地很难买到台湾出版的著作……

坦白说读历史有很多种读法,正如同人有不同的活法,用治学的心态苛责入门者,列出的书目不吓走人才见鬼,而被推荐者如果真是孜孜以求希望学到点东西,推荐大秦帝国什么的只能暴露自己蠢吧。

OK,本文适用于那些对历史了解并不多,并不系统,但是愿意学习掌握喜爱朝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典章制度,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严肃书籍阅读的人,换句话说,这回答是给那些并非三分钟热血的严肃读者看的。

而非给有志学术研究者(跪求奆奆轻喷)和读了大秦帝国后自诩爱好历史的人们(腰里别个死耗子就当自己好猎手啦?)参考的。

入门时候的兴趣,唯一可以接受的死法是自己慢慢淡漠,绝对不可以因为错误的接入点而让本可以金风玉露一相逢的事情变成从此萧郎是路人。

以上

春秋战国入门必读,乃是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好处在于通俗系统而有趣味,可以让你对整体有个大概的印象,对人名混个眼熟,然后立刻跟进太史公的《史记》,这段历史选择相对较少,这两本啃完,依然想进阶,战国策欢迎你。

此处不推左传,因为左传文本阅读难度在战国策之上几个level,可以做资深阅读看待

东周列国志和史记的本子太多,压根不需要推,战国策则不然

友情推荐范祥雍先生四卷本战国策笺证

战国策笺证(全四册) (豆瓣)

以上,春秋战国,入门书:东周列国志,史记

强化书:战国策

另外有关的好书:国语

童书业《春秋史》春秋史 (豆瓣)

如果你爱历史还爱哲学,熊逸欢迎你春秋大义 (豆瓣)

杨伯峻四卷本《春秋左传注》春秋左传注(全四册) (豆瓣)

吕思勉《先秦史》

此处不得不提另外一本入门好书,长河飞舟的《上古风烟-历史是造物主写的小说》

我一直对这个世界充满信心,是因为我坚信高手在民间,这个作者涉猎之渊博,视角之有深度都是首屈一指的,之所以没推荐,是因为涉及的时代太远古了,此书读完必定受益良多,但是对历史入门的帮助主要在历史观点和视角的培养而非对上古史的认知方面。

秦汉史,自秦统一到三国

秦汉史一段经典之作非常之多,但是说到入门,还真必须老老实实地回归基本史料,入门必读:史记,汉书,后汉书

这部分没什么取巧的,后人著作虽多,但主要是制度史,史事入门并无更好选择。

以秦汉史为书名分别著述的有吕公思勉,钱穆,田余庆和翦伯赞等人,吕思勉《秦汉史》水准接近不朽,不过对初学者仍然略嫌艰深,而且部分问题吕公的强势论证易于使人先入为主,钱穆先生对史事方面的著作除却伟大的国史大纲之外其余都嫌漫不经心,比如《孔子传》,《黄帝》等,他的秦汉史明显弱于吕公。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钱穆秦汉史一脉相承钱氏史学--侧重思想层面而轻史实--的特点,秦一部分还好,西汉部分文景轻轻略过,直接汉武全盛,浓墨重彩写了半本书,然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一笔带过,直接就是新汉,这点实在让人hold不住,但是,始皇诛韩非之缘由,焚书之目的,晁错捐粟输边之失,任侠与商贾同源说,文景时朝廷与诸侯王国招徕人才标准之区别以及后世武帝时之区别,淮南刘安无反意之辩,汉初治国思想由黄老入外儒内法之缘由,公孙弘成事之因,汉儒灾变与禅让思想等等等等,都给我指路明灯的感觉,不是不好,是没有吕思勉那么不朽的好!

田余庆先生版我只匆匆翻阅过大概,感觉比较类似一大套丛书中典型的虚应故事。

翦伯赞先生版文化方面写的很好,但是略淡略单薄。

其余各书都偏专门化,可以待你自己读史入门之后按图索骥而去,自然而然便知

以上,秦汉史,入门必读:史记,汉书,后汉书,本子太多,犯不着推荐,能啃繁体竖排就中华书局绿皮本,不能就啃中华书局硬壳简体横排本

强化阅读:吕思勉《秦汉史》秦汉史 (豆瓣)

张荫麟《中国史纲》(本书名字碉堡可惜写到东汉张公已然作古)

注意,此处提都不提非常有名的剑桥中国史十一本,是因为这套书绝对,绝对,绝对不适合入门者使用,此套书我读到民国为止,深感中西方史学着眼点不同,粗略的说,剑桥中国史轻事实而重意义。

这套书里有关史实部分或一笔带过或语焉不详,有关思想或意义部分却被浓墨重彩的描述,很多时候对史实的描述只不过是“一个将军杀死了部落的酋长,因此引发了长达....blabla”这样的描述,对有基础的人自然是得心应手,入门者读完不啻鸭子听雷。

另外一套绝对,绝对,绝对不适合入门者使用的书就是柏杨的72卷本《白话资治通鉴》,这套书轻松无比,柏杨有挑逗性的侵略性语言风格易于被喜爱,但是,这套书的主观色彩是历史著作中仅见,如果你没有强悍心神和清醒大脑,必然被带着走,刚入门就先入为主,后面怎么样也就那回事了。

三国:三国时期入门的选择真是太多了口牙!

入门必读当然是三国志!记住一定要买配裴松之注的版本,我坚信资治通鉴没了胡三省魅力丝毫无损,陈寿少了裴松之就像是菜里没加盐啦。

三国演义我就不提了,有没读过三国的中国人吗?

入门其次必读,乃是吕思勉先生三国史话,收录在《吕著史地通俗读物四种》吕著史地通俗读物四种 (豆瓣)之中,其轻快可读,深度可观都是数一数二的。

易中天和于丹常年被当做反面靶子批驳,实际上二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品三国还是非常不错的入门读物

张作耀先生的《刘备传》,《孙权传》,《曹操传》我也非常欣赏,说事不厌其烦,很是透彻全面,这三本书的意义严重被低估,实际上我认为他们才是最好的入门读物,为啥,三国志史料全面分析不多,吕易二人书籍质量上乘而不连贯,品三国实际上还是不足够系统!我与张先生唯一水火不容的一点在于!

我是魏武粉,他怎么会喜欢大耳朵驴!

以上,三国,入门必读:三国志,本子太多不废话了

张作耀三传,本子太少不废话了

吕思勉,三国史话(上古吕著史地通俗读物四种最为实惠,买不到的话 跟

大师学国学系列亦佳)

入门可读:易中天《品三国》

陈迩冬《闲话三分》闲话三分 (豆瓣)

魏晋南北朝,我最爱之朝代,光辉璀璨到不可直视!

也就从魏晋开始,必读书目中二十四史开始淡出,直到欧阳修新五代史才重新回归,为何?晋书质量只能说一般,我推荐的必读书,就是吕思勉先生最佳一本《两晋南北朝史》

这本书我说我正在读五周目,制度部分的二周目,你们爱信不信

有关战事,制度等各个部分,此书完胜晋书,而南史北史都有秽史的恶名,为避免先入为主,不能先读他们。

虽然此书依然阅读难度不适合入门者,但是是那种越读越香的好书,一旦习惯吕公语言风格,读此书之快感无与伦比,实际上有关历史的书籍或多或少都有些阅读难度,只是因为秦汉时期前四史在,所以吕公的著作才会被显得较弱而已,两晋南北朝时期,绝对无书可以和吕公此书抗衡。

至于文气,《世说新语》自然必读,完全不需要解释,如果你比较弱,请读杨勇先生版世说新语校笺 (豆瓣)

如果你文言文功底极深,请读余嘉锡先生版世说新语笺疏(全三册) (豆瓣)

以上,魏晋南北朝,入门必读: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世说新语

强化可读: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 : 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

《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

......太多了,估计你把上边的全读了你自己都知道该接着读什么了

唐宋时期我读的比较少,只读过资治通鉴,吕思勉《隋唐五代史》,《新旧五代史》和一些宋人笔记等,不想强行硬撑,误己误人

明代,必读书,孟心史先生《明史笔记》

实际上《明朝那些事儿》把人引进门也做的很到位,首先它并非毫无技术含量,其次它文字轻快优美而有内涵,其受人攻讦,一方面是因为学术通俗化这点讨人嫌,一方面是因为遇到有争议的问题的时候随便选择了他认为对的,而没有注明,最欠的是,他有点心灵鸡汤。

姑且存疑吧

明末清初,三本书足以囊括,顾诚《南明史》,《明末农民战争史》,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

强化的话,孟森先生每本书都可以读,顾诚先生其他书都可以读

以上,明代,入门必读书:孟森《明史笔记》

顾诚《南明史》

《明末农民战争史》

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

入门可读: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清朝乃至当代,对我一个满人来说回忆就是眼泪,我什么都不想说

最后,无论你爱不爱,都要读一读的是《资治通鉴》!!!通史类的著作,好的也就那么几本呀

钱穆《国史大纲》

《中国历史精神》

吕思勉《白话本国史》

即可

网友叶锐洪对[史书推荐]细读中国历史,有哪些历史书推荐?给出的答复:

本科的时候学的是历史,所以这个问题被问过挺多次的。

一开始为了显示逼格,我都是一上来就推荐人家直接读史料或者陈寅恪和唐长儒等先生的大部头的。

后来发现其实自己都hold不住这些书。

如果事先没有足够的了解,一下子入局太深,反而会事倍功半。

所以我主张你先去看一些好学人写的好入门书:

北大出版社近来出了一套丛书: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

作者都是相当杰出的学者,我个人看了两三本,感觉还是相当靠谱的。

像《波峰与波谷》一本,是阎步克先生写的,应该绝对有保证的。

对了,这些入门书基本上是以时间分段的,我个人也主张你按时间读下来,这样对史事沿革有了大概认识才好进一步深究。

具体按时间说下来,我觉得最好如此:

先是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张先生写到汉代(中华书局的版本还有他论宋史的几篇文章),后来英年早逝,没能写下去了。

从汉开始接续,可以看一下刚才那套丛书里头相应的几本:《波峰与波谷》、《经世与玄思》、《恢宏与古朴》。

如此我们就迅速过了南北朝了。

从隋唐到五代部分,我个人还没发现过较为靠谱的入门书,你可以尝试一下读那个系列里头的吧,或者是《剑桥中国隋唐史》,不过这几本我都没读过,不知道写得如何。

宋朝部分你可以读《黎东方讲史之宋朝》这一部,这本书其实是虞云国先生写的,个人感觉其实相当靠谱。

元史的话,也比较难找,因为元史的研究状况本身也比较滞后。

周良霄和顾菊英的《元史》据说不错,我自己没读过。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还是相当不错的,不过部头有点大,而且有点冗杂,讲具体史事的不够多,所以你可以先看一下相关的年谱和重要的史事之后再看这本。

至于明朝部分,虽然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我不应该这么说...不过我感觉当年明月的那套书其实可以采用。

因为虽然当年明月的很多观点是相当不靠谱的,其实就是把历史写成小说了,不过这也是他的好处,易读。

当然如果你自觉文言文功底还不错的话,自然还是读孟森的《明史讲义》为佳。

其实个人感觉《明朝那些事儿》就是把孟先生的《明史讲义》里头翔实的史事用很多比较傻和二的语言以及作者比较天真的正邪二元论重新叙述而已。

另外可以读《剑桥中国明代史》,不过也是怕这两本大部头不够“入门”。

清朝部分我想不到比较好的,尤其是清前期的历史。

再次,如果你啃得动民初的文言文的话,自然应该读孟森的《清史讲义》。

另外,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也会提到清朝前段的历史,讲得也相当明晰,虽然在具体史事的处理上跟不上学术前沿,但是作为入门了解是相当不错的。

近代部分入门书则有许多。

对于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赞誉很多。

但这本书基本上反映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学界的水平,在史事考据上其实有不少问题,而到了四九年之后的部分,也已经不是徐先生的能力所及,只不过是勉力完成而已。

但是,作为入门书还是不错的。

近代史因为“引人注目”的关系,其实入门书有许多,好的入门书也有不少。

你去豆瓣上搜搜那些九分以上的,基本上都靠谱。

比如蒋廷黻的另一本《中国近代史》也相当不错,虽然有人会指责这本书观点陈旧,但其实本世纪的政治史研究基本上都是接续他和陈恭禄先生的研究,正如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一样:即便你不赞成他,你也必须反对他,而不能绕过他。

其重要地位如此。

另外还有一个也许带有我个人偏见的忠告:马勇啊张鸣啊雷颐啊他们的书,最好别读。

怎么说呢,他们在历史学界的身份和地位,有点类似于郎咸平之于经济学界的地位。

不同的是郎教授在其专业领域如企业重组这些方面至少曾经是权威,而马勇等人在近代史的任何领域都未曾有过学术意义上的贡献。

具体可以参考一篇书评:“完全可以想象”成的晚清史当然,也推荐你阅读学人写的通史著作,如钱穆的《国史大纲》,吕思勉的《中国通史》等,如果能够hold得住的话。

要通俗性的话,个人推荐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以及高阳的小说。

这两位先生虽是写小说,但比许多“专家”都要严谨许多,不怕被误导。

网友万莹对[史书推荐]细读中国历史,有哪些历史书推荐?给出的答复:

如果你不是真有兴趣的话,通鉴这种书其实没几个人能看的下去。

所以,如果说只是想对历史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要求史料史观比较靠谱又不那么难看的话,我觉得以下几本书是可以翻翻的:

古代史通史方面,钱穆《国史大纲》是可以翻一翻的。

此外,如果你想快点看完,可以翻一翻张传玺《中国古代史》。

近现代史的话,以下几本书可以翻一翻:

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陈旭麓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本书很有名,虽然书中内容在现在看来没多大意思,但在当时还是很有影响的,算是史学研究开始回归学术的一本标志性著作)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大陆版有删节》

茅海建 《天朝的崩溃》

柯文 《历史三调》(写的很好看,而且可以重新认识一下义和团运动)

唐德刚 《晚清七十年》(初看的话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这本书不那么好找)。

先说这么多,其它的我再想想。

网友Feng Yang对[史书推荐]细读中国历史,有哪些历史书推荐?给出的答复:

不太赞同排名第一的答案,下面我谈一点我的看法。

参考我在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关于中国古代历史方面的书? - 书籍推荐的答案

从浅往深来说吧:

日本讲谈社出了一套《中国的历史》,共十本,算是很靠谱很轻松的了,广西师大出版社出了汉语版。

再高级一点的就是《剑桥中国史》,但大陆版翻译的确很渣,网上有台湾版,还行。

再深入一点的话:

钱穆《国史大纲》、张荫麟《中国史纲》、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吕思勉:《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可惜先生还没写《辽宋夏金元史》和《明清史》就挂了)

许倬云《西周史》、童书业《春秋史》、杨宽《战国史》、钱穆《秦汉史》、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五代史》、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讲义》、邓广铭《隋唐五代史讲义》和《辽宋夏金史讲义》、孟森《明史讲义》和《清史讲义》

近代史的话推荐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和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

当然,这些不用全读,选你有兴趣的就行,都是史学大家们在他们擅长的领域的知名且面向初学者的著作,各有优缺点吧,但都很经典,选些读就行。

以上都是(断代)通史型的著作,看看这些你就会知道要想再深入下去该看什么了,就不多说了。

史学典籍最好也读一些,《春秋左传》、《史记》、《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都不错。

但现代的历史学早就超越古代的正史了,不管从资料、历史研究方法,还是历史观等等全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光看古书是不够的,必须和今人的新著作结合起来才行。

如果不做专门的研究的话,其他典籍除非你有兴趣,都可以不读。

网友Zhang Fuguang对[史书推荐]细读中国历史,有哪些历史书推荐?给出的答复:

如果您的文言文能够通读,时间比较充裕,我建议您还是直接读史料。

历史小说基本是逗你玩呢。

其实第一手史料读起来并没有那么复杂,反而屏蔽了某些现代作者主观想法的干扰。

秦朝看完了,汉朝的历史您可以读一下《史记》里的世家和列传,太史公的笔法非常精彩。

如果对皇帝感兴趣可以读一下本纪。

武帝之后的汉史可以读《汉书》或者《汉纪》。

《三国志》必读,不解释。

仔细看裴松之做的注。

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说实话,对于一部分业余读者吸引力不大,姑且跳过。

唐史要看欧阳修编的《新唐书》,体会一下大家风范嘛。

当然也没必要全都读,挑着自己感兴趣的人看一看即可。

《通鉴》绝对是好书!!!唯一的缺点是实在太多本……

宋元明史体量太庞大,不搞专门史研究的真心没必要读。

清史就是一锅粥……泪奔~

综上而言,二十四史也未必定要全看。

如果暂时搞不到二十四史,可以看看“二吴”的《纲鉴易知录》《古文观止》。

《纲鉴易知录》从三皇到明末,涵盖比较广泛,体量比起二十四史小多了,才8册。

《古文观止》皆是千古传诵之文,作为了解历史的一个侧面很好,用来练练文言文阅读也不错。

很负责任的说,网络上的东西,无论是史料的运用还是笔锋,真心不够看。

相信我,你看过史家原著之后再看网络文章,如同吃过好桃又啃烂杏。

网友李慕白对[史书推荐]细读中国历史,有哪些历史书推荐?给出的答复:

有趣的历史书 有啥好看的历史书推荐吗我不用普及了我想读点深

楼上那些一上来就是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的纯属扯淡,其实从题主的问题就可以看出来,他只是由一本小说生发出对历史的兴趣,想在戏说之外多多了解真实,又不是要立志去做研究。

你一下就拿那些大砖头生怕不能将人有多远赶多远吗,难道他之前就没听说过二十四史和通鉴?你怎么不让他顺便也看看明清实录呢?

吐槽完毕,答如下:

1. 要想从大略上对历史的脉络有个了解(且是你中学课堂之外的),可以从一本书开始:黄仁宇的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豆瓣),以人物为索引,又薄又精巧,观点富启发,既是从大历史观出发又关注重要的细节,这才是好的入门书。

并且你绝不会因为看不完、难理解,而丧失了原本的兴趣!这才是对初入门者来说最重要的!

2. 要是你有一个或几个特别感兴趣的历史朝代就更好了,哪怕你的兴趣只是由于那个朝代某个人物著名的八卦来的,没关系,马亲王都说了:读史关键有八卦之心啊!

举个例子,比如我个人对唐朝和明清感兴趣,且我比较喜欢读海外汉学(特别涉及人物评价的时候更客观,传统史学家经常将儒家的道德凌驾一切之上来臧否人物是非功过,这点是我很反感的),于是我会《剑桥隋唐史》开始,这个时候当我对里面某个事件、某种制度感兴趣了,我会依据下面的注释和参考文献按图索骥来找到下一本读物,这样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同时,重要的价值高的文献往往会不断地在书中被引用,被提及,所以此类书也将是我下一步的必读,比如陈先生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3. 从著名的作者入手,这样质量高。

比如有的人可能对民国那些大师感兴趣,就从他们的代表作开始读。

比如我对海外汉学的那一帮大牛们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就会读孔飞力的《叫魂》(对清朝制度史感兴趣的强烈推荐,孔飞力著作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黄仁宇作品系列)、史景迁的《曹寅与康熙》(书籍搜索: 史景迁),最后这本就是我用2中的方法,在《叫魂》中的注释发现的。

网友蒙面大侠对[史书推荐]细读中国历史,有哪些历史书推荐?给出的答复: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网友王敏对[史书推荐]细读中国历史,有哪些历史书推荐?给出的答复:

通史可以看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吕思勉的断代史很不错,如《秦汉史》、《隋唐五代史》,还有钱穆的《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

通史:

《白话本国史》吕思勉。

严耕望说过:“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信哉斯言。

而吕先生当为这四位中著史最系统的,他写过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

《国史大纲》钱穆

《中国史纲》张荫麟(只写到东汉光武帝)

许冠三说:“二十世纪中国新史学的开山大匠,是两个广东人,一为新会梁启超,一为东莞张荫麟”。

张荫麟的史学成就一直极受推崇,但他的全部著作,却只是这一本《中国史纲》。

凭借这样一部当时的历史教材,而能被公认为史学大家,这本书就显得很特别了。

张荫麟一直受到其师辈们如梁启超、陈寅恪、钱穆等的器重和期许,钱钟书称其“子学综以博,出入玄与史”,陈寅恪则赞“其人记诵博洽而思想有条理”。

可惜37岁英年早逝,这本《中国史纲》也未能完成,仅仅出了“第一部”,时间上到东汉建立为止,后来的唐宋元明清诸代盛世都还没来得及触及。

“使天假之年,纵其所至,则其融哲史两方面,而特辟一境地,恢前业而开方来,非荫麟其谁属乎”。

嗟呼,叹呼。

上古: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春秋史》童书业,本书是顾颉刚三十年代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授春秋史嘱童书业代写的讲义基础上,由童书业重新修订于一九四六年交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

《秦汉史》吕思勉

《先秦史》吕思勉

《秦汉史》钱穆(到东汉光武帝)

中古: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隋唐史》岑仲勉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

《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 吕思勉

近古:

《宋辽金元史》吕思勉。

(计划中要写的,因年老多病,仅存扎记,未能写出。

嗟呼叹呼)

《明史讲义》孟森。

“卅年披尽前朝史,天假成书意尚殷”。

《清代通史》萧一山。

《清史讲义》孟森。

《清史大纲》萧一山。

近代:

《中国近代史》徐中约 (1600~1998)

徐中约是美国历史教授,原书以英文写成,书名为The Rise Of Modem China,曾获美国共和奖.内容考究严谨,从康乾开始讲述到近代,每章后均附有长长一篇参考书目,记述观点出处.颇具研究价值. 内容起自明末,迄于二十一世纪初,缕述中国近四百年历史之演变。

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一六○○年至一九二三年,包括清帝国从建立、兴盛以至灭亡;西方宗教、帝国主义及商业活动冲击中国;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及列强瓜分中国;维新变法、立宪运动、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

下册则始自一九一一年而终于一九八年,包括gcdzg成立、国共分裂及内战、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文化大革命、中英关系及四人帮事件;中国八十年代改革、四个现代化、香港回归及中国迈向二十一世纪等。

本书由徐中约的英文著作翻译而成,香港中文大学出版。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李剑农 (1840~1926)

费正清评:“中国近代政治史最清晰的唯一全面的评述”。

林伯格评:“李剑农的政治史对于中国问题专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书……该书在阐明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革命和立宪运动,以及类似问题方面,值得一读。”

《近代中国史纲》郭廷以 (1840~1949)

郭廷以曾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长。

《中国近代史大纲》 蒋廷黻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马士 (1834-1911)

马士晚清时在中国海关担任官员30多年,曾任赫德的助理。

网友鱼非鱼对[史书推荐]细读中国历史,有哪些历史书推荐?给出的答复:

不推荐读二十四史,材料太艰深,没有古汉语的素养读起来太痛苦,得不断的看注解。

而且二十四史的史料有的也并不一定真实,对史料的选择也比较落后,有些东西太琐碎太个人,但同时关于社会的论述又太有限。

当然,过了一遍中国史,再想去深入研究中国史的话,二十四史是肯定要读的。

作为细读来讲,也不推荐《中国大历史》和《国史大纲》这样的书。

这种书最好是对史料已经有基本的把握,再去看这些对具体历史问题的宏观讨论会比较有意义。

这些书本身没什么史料的。

像《剑桥中国史》这样的,就更是需要有一定的积累再去读了。

其实我觉得找找大学用的当代人编纂的通史教材和断代史教材看看就不错。

网友李辉对[史书推荐]细读中国历史,有哪些历史书推荐?给出的答复:

当然要先读《史记》,不管二十四史,还是通鉴,超越史记的都只有文笔,和字数,一直没有超越的是司马迁的风骨,!!千万别读白话全译版!!其实《史记》以中国合格高中生的水平读起来根本没有问题,不懂的地方蒙蒙猜猜,到后面全懂了,而且,史记字数不多。

读完再说其他的吧。

有钱,买套中华书局的三家注,没钱,网上随便一搜,有很好的电子版。

网友alan.pu对[史书推荐]细读中国历史,有哪些历史书推荐?给出的答复:

上面的都推荐史料,哪有几个人有兴趣,我来推荐轻松的,坚决不推荐正统史料,那读着没意思,看着就想睡觉,大学把图书馆都泡遍了,也没把24史读全,什么通鉴之类的高B格书籍,我现在回忆起来就记得,每天皇上跟大臣耍嘴皮了,看的不厌其烦。

上古到春秋战国时期推荐《青铜时代的战争》系列,诙谐幽默。

看完大概这段历史的事情也就差不多了,有啥名人,有啥变态的也基本厘清了。

战国时期,你看过《大秦帝国》了我就不讲了。

另推荐《流血的仕途》讲李斯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