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和载沣是什么关系 载沣为什么不管溥仪,末代皇帝溥仪一直想复辟,而他的亲爹载沣为什
载沣为什么不管溥仪,末代皇帝溥仪一直想复辟,而他的亲爹载沣为什
末代皇帝溥仪一直想复辟,而他的亲爹载沣为什么却坚决
1909年,年仅三岁溥仪,登上了皇位成了清朝的皇帝。他的父亲载沣也做了监国摄政王。掌握实权,然而好景不长,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清廷无力镇压,溥仪被迫退位,成了最后一位皇帝,虽然退位了,但民国政府给予极大优待,不仅保留皇帝名号,还每年给满清皇族一大笔钱当作生活费。

退位后的溥仪,依旧过着皇帝的生活,不过仅限于紫禁城。虽然衣食无忧,不过习惯万人之上的他,怎么甘心只在这座紫禁城中称王。他在自己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说,他没有一天不想复辟,他每天都在为复辟做准备。
溥仪一心想想复辟,但他的父亲却坚决反对。按理来讲如果溥仪复辟成功,他就成了皇帝的亲爹太上皇了。到那时候他要什么有什么,复辟对他来讲相当诱人,可他为什么反对呢?
主要有2个原因,一 载沣之前出使西方多国考察,认识到专制制度已不符合时代潮流,必将被取代。如果开历史倒车,绝对没什么好下场。再者说了民国给予满清皇室最高礼遇,溥仪尊号不变,并以对待外国君主的礼仪对待溥仪。每年还给400万两银子,万一失败了,可能性命都保不住,没必要去冒险。
二 帮溥仪复辟的要么是跳梁小丑,要么就是在利用溥仪 ,例如张勋就是跳梁小丑,大字不识一个,区区5000人 ,就敢闹复辟,这不是作死吗。日本人帮溥仪复辟,完全就是在利用溥仪,打算借他的手,把东北分裂出去,这一点载沣心里很清楚,而溥仪就被皇帝梦冲昏头脑,做了十几年的傀儡。
为什么慈禧太后让簿仪当皇帝不让载沣当
因为同、光两皇帝的晚辈,即“溥”字辈的的确不少,呼声很高的首推小恭王溥伟。溥伟是恭亲王奕的孙子,奕为大清、为慈禧是立下汗马功劳的,用他的孙子继承皇位也不为过,况且溥伟当时已经是成年人。问题在于,溥伟原为恭王二子载滢的儿子,当恭王长子载澄死时,由于无子,将溥伟过继给载澄为子,而载澄因为引导同治冶游,对同治的早夭负有责任,而甚为慈禧太后所痛恶,所以,他是不可能继承皇位的。
溥仪是道光皇帝的曾孙、第一代醇贤亲王奕譞的孙子、第二代醇亲王载沣的长子,而载沣的嫡母(不是生母),即醇贤亲王奕譞的原配福晋恰好是慈禧太后的妹妹,也即溥仪的正牌奶奶是慈禧太后的妹妹。溥仪的嫡母兼生母,是慈禧太后最信任的大臣荣禄的女儿,而荣禄女儿和载沣的婚姻还是慈禧太后指定的。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是大行皇帝光绪的亲弟弟(同父不同母)。所以,无论是血亲远近还是身份尊贵的程度,溥仪都是当之无愧的。这且不说,如其说慈禧太后看重的是溥仪,不如说看中的是载沣。由于辈分的原因,载沣肯定是不能当皇上的。但是无论是血统的远近、能力的考察、人脉关系的考量,慈禧太后都是属意载沣的。慈禧亲手指定的皇位继承人——宣统帝溥仪是养女的儿子。这表明慈禧在挑选同叶赫那拉氏有关系的人做皇帝。 值得一提的是,决定由溥仪来继承皇位时,光绪皇帝还没有死。光绪皇帝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满意。因为溥仪是自己的亲侄子,溥仪的父亲是自己的亲弟弟,综上所述,这些因素,才是慈禧太后选择溥仪作为大清皇帝的主要原因,这里不可否认,有亲疏的考虑。 但是,无论谁做皇帝,都挽救不了清朝灭亡的趋势,并不是仅凭一个人所能决定的。当时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朝早已病入膏肓了,唯有推翻它,当时中国才有出路。载沣对当时溥仪当汉奸是什么态度?溥仪回国后和载沣相聚了吗?
日本人曾经劝降过载沣,并没有成功,而在得知儿子成了伪满洲国的皇帝时,载沣更是大骂溥仪为汉奸。
溥仪于1945年日本战败,溥仪企图逃到日本,被苏联红军捕获,后被军事法庭判为战犯,在苏联被监禁5年 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受到了约十年的“革命教育”与“思想改造”。 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lq的特赦令说:“该犯关押已经满十年。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从此,溥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载沣死于1951年2月。此时溥仪正在劳动改造。慈禧为什么不立载沣而立溥仪当皇帝?
在慈禧太后掌权的末期,载沣作为满族上层权贵,当时也不过是十几二十岁的年纪,但是在从小就在尔虞我诈的形势下生活,在当时各色势力胶着下,不可能不明白审时度势的道理。
我们可以从每次的帝国更替中看出,每次到了帝国末期,高层的干劲和斗志都会因为各个势力的雄起反抗逐步被瓦解,导致权力来源受到的质疑也越来越大,载沣相比于以前的时代,已经失去了封帝的可能性。并且与地方掌握新军等军事力量的实力派相比,载沣的经历比较空白,也没有立过什么大功,虽然出访西方或曾见过一些世面,但基本上在朝野是毫无威望可言。
而且摄政王载沣是溥仪的父亲,仅仅三岁的儿子当了皇帝,不仅能摆脱载沣的尴尬地位,而且作为父亲,身为摄政王的载沣只会得到更多的尊重,并且权力真正的掌控者也是他自己,所以他当不当皇帝根本就没有意思。再加上以当时的内外形势,载沣可以做到大权独揽,却做不到称帝自立,如果称帝自立,西方列强也不会允许他自己真正掌权,反而会成为列强的傀儡,而他现在躲在幕后可以巧妙避开掌控。
最关键的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清政府的统治已经不再像之前那么稳固了,北洋新军明面上是清廷的实际上是袁世凯的,载沣如果自立打破平衡,袁世凯带着各省各地实权派杀入北京,那样的话,他连摄政王都做不成。
载沣要给溥仪下跪吗
那要看什么场合,平常倒是不用,但是正式场合,比如朝堂之上那就是必须的,溥仪登基时,载沣就是规规矩矩三拜九叩行君臣大礼的,这个历史上有明确记载。
溥仪和载沣在清朝灭亡之后关系如何?
载沣在溥仪登基之后是摄政大臣,但是在奕劻和袁世凯的排挤下,势力渐渐萎缩。后来清室交权,到伪满洲国前,他都是溥仪的监护人这样一个角色,对溥仪接触到的人都有所选择。但到伪满洲国后,溥仪已成年,对世事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他还有一番复国的抱负。此时,载沣便退居不管世事了。其实,溥仪也有很强的权利欲,因为他看到了一个王朝的衰退。在民国是的紫荆城里,当他看到本是自己的国家却不能拥有时,他就有复国的抱负,后来他加入伪满洲国也是这个原因,他想利用日本复国。
参考资料: 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
为什么史学上对于载沣和溥仪父子在一起的记录特别少?
溥仪后来去伪满洲国 载沣没跟着去
两人在一起时间本来就不长载沣对当时溥仪当汉奸是什么态度?溥仪回国后和载沣相聚了吗?
日本人曾经劝降过载沣,并没有成功,而在得知儿子成了伪满洲国的皇帝时,载沣更是大骂溥仪为汉奸。
溥仪于1945年日本战败,溥仪企图逃到日本,被苏联红军捕获,后被军事法庭判为战犯,在苏联被监禁5年 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受到了约十年的“革命教育”与“思想改造”。 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lq的特赦令说:“该犯关押已经满十年。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从此,溥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载沣死于1951年2月。此时溥仪正在劳动改造。 皇帝(411)末代(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