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吴三桂后人 原本富庶的江南因吴三桂而一片荒凉!

火烧 2021-11-11 17:26:13 1083
原本富庶的江南因吴三桂而一片荒凉! 明朝灭亡了。李自成即皇帝位,国号大顺,年号永昌。此时整个淮河以北的明朝官吏都很快投降了,同时投降的还又东北的辽东总兵吴三桂。当一切安稳下来时,李自成接过崇祯的烂摊子
吴三桂后人 原本富庶的江南因吴三桂而一片荒凉!

原本富庶的江南因吴三桂而一片荒凉!  

明朝灭亡了。李自成即皇帝位,国号大顺,年号永昌。此时整个淮河以北的明朝官吏都很快投降了,同时投降的还又东北的辽东总兵吴三桂。当一切安稳下来时,李自成接过崇祯的烂摊子开始收拾。治理百姓,实行他起兵初所宣扬的“三年免征,一民不杀”。北京没有钱也没有足够的粮食,屯兵百万究竟不现实。一面将军队撤回陕西和山西,一面肃贪。如此发展顺利的话将可能又是一个翻版的朱元璋,开辟一朝不同现在的盛世。

但现实总是很残酷,在整体缺粮缺饷的北方严重影响新政权军队的部署和战斗力,更重要也影响着投降明军的心情。在肃贪的过程中进一步刺激下,本来已经投降的吴三桂又造反了。李自成亲率大军进行讨伐,一举击败吴三桂的关宁铁骑。被打败的吴三桂于是向自己的敌人满清借兵,于是满洲八旗在摄政王多尔衮的率领下与关宁铁骑一起一战打败了李自成。估计李自成败得比较彻底,回到北京之后就带着细软迅速撤离,放弃了已投降的河北地区,将兵力部署到山西一带进行防御。此时满清八旗和关宁铁骑迅速对大顺军展开追杀。山西和河南成为战场,双方又开始反复厮杀。

在北方一片混战中,南方也争斗的热火朝天。武将个个飞扬跋扈,互不相服。一言不合,就打的热火朝天。南京留守史可法由于党争缘故得不到重用,也指挥不动各地的骄兵悍将,就在自己的职位上尽力的调节其中的矛盾。总兵高杰因争斗被诱杀,导致整个淮南的防线彻底崩溃了。南京暴露在满清的骑兵下,此时驻军武昌的左良玉又称奉太子诏率军清君侧,在南京附近和刘良辰打了一仗,基本上两败俱伤。江防尽失,江南一片慌乱。与此同时,李自成与满清阿济格的八旗兵在潼关附近打了一场生死大战。最终李自成失败了。随后李自成失踪了,于是几十万大顺军群龙无首一路溃败。

自吴三桂向满清请救兵后,李自成两战皆败,满清于是将进攻的重心转移到江南,消息刚传来。南明君臣望风而逃,原来那勾心斗角的人纷纷投投降。清兵从容的进入南京,不到三天基本占领了周围地区。遇到最顽强的抵抗是在扬州,史可法与三千人守城士兵全部阵亡。由于反抗太激烈,扬州被屠城了。各路乱兵一路烧杀抢掠,繁华的江南一片狼藉。满清多铎的八旗兵和孔有德新编的汉八旗一直追到钱塘江边,由于兵力不够暂停追击。浙江的杭州等地的官吏也是望风而逃,到此江南繁华之地基本沦陷。到处一片破砖烂瓦,尸横遍野。原来以清流自命的东林党也迅速分化,像钱谦益等迅速降清。也有很多展现出气节,抗清到底,像夏完淳,郑成功。还有好多隐居治学,像黄宗羲,顾炎武等。

在满清统治基本趋于稳定时,满清朝廷发了一道剃发命令。而且本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原则严厉执行,朝廷还派来人监督。于是基本平复的江南又掀起了腥风血雨,绍兴首次发难。民众自发组织,胁迫富户出钱筹饷。各地纷纷效仿,后来也有已向清朝投降的官兵加入。

这次反抗声势浩大,人们凑拥鲁王朱以海为监国。但由于东林党的介入有发生派系斗争,官兵和起义的民众互相有敌意,因此还是被击败。败仗打的多了,人就没有斗志了,人人望风而逃。同时,监国朱以海也从台州坐船逃到海里上去了。

在保护发型同时也是保护文化上,江南各地展开了殊死抗争。绍兴,嘉定等地反抗最为激烈,被反复的屠城。自鲁王政权覆灭以后,江南很多繁华的城市变成一堆废墟。原来人口鼎盛的地方,变得人烟稀少。常年乱兵,加上满清喜欢动不动就屠城,让江南一片荒凉。从此江南再无实力,安安静静,冷冷清清。

3xm中文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