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赞美人品行高雅的诗句 德高望重
德高望重 【成语名字】德高望重 gt 【汉语拼音】dé gāo wà g zhò g gt 【成语解释】 gt 形容人品德高尚,极有声望。语本《晋书.卷六四.简文三子列传.会稽文孝王道子》。 gt 【

德高望重
【成语名字】德高望重>【汉语拼音】dé gāo wàng zhòng>【成语解释】> 形容人品德高尚,极有声望。语本《晋书.卷六四.简文三子列传.会稽文孝王道子》。>【成语典故】> 《晋书.卷六四.简文三子列传.会稽文孝王道子》> 元显无良师友,正言弗闻,谄誉日至,或以为一时英杰,或谓为风流名士,由是自谓无敌天下,故骄侈日增。帝又以元显有翼亮之功,加其所生母刘氏为会稽王夫人,金章紫绶。会洛阳覆没,道子以山陵幽辱,上疏送章绶,请归藩,不许。及太皇太后崩,诏道子乘舆入殿。元显因讽礼官下议,称己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于是公卿皆拜。于时军旅荐兴,国用虚竭,自司徒已下,日廪七升,而元显聚敛不已,富过帝室。>【成语注解】> 1、元显:即司马元显,生卒年不详。晋司马道子之子。> 2、讽:暗示。> 3、礼官:职官名。职司礼仪的官员。> 4、 下议:交给下面讨论。> 5、录:登录、任用。> 6、 百揆:总理国政之行政领导。>【成语出处】> 1、宋.司马光〈辞入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神宗皇帝想见其人,故特制此礼,乃自古所无。”> 2、明.归有光〈上总制书〉:“伏惟君侯德高望重,谋深虑渊。”> 3、《说唐演义.第三九回》:“却说太原唐公李渊德高望重,手下兵多将勇,见炀帝游幸未归,天下大乱,就益发修理甲兵,渐有问鼎中原之志。”> 4、《续孽海花.第四○回》:“龚师傅德高望重,既有主张,自然力量不小。”>【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形容人品德高尚,极有声望。褒义。> 使用类别 用在“品德高尚”的表述上。>【德高望重造句】 > 1、他在政界德高望重,一言九鼎,很受大家的爱戴。> 2、李教授学识渊博,在校园里是个德高望重的老师。> 3、董事长德高望重,公司上下同仁对他无不恭敬有加。> 4、他德高望重,这次若由他出面交涉,想必能达成协议。> 5、德高望重的总工程师在退休之后,公司仍继续聘他担任顾问。> 6、刘教授对学术界贡献良多,极受国际推崇,是位德高望重的学者。> 辨识>【近义词】功高望重,年高德劭,齿德俱尊>【反义词】德浅行薄,德薄能鲜,德薄望轻> 辨似:> 形音辨误 > 同 “德高望重”及“年高德劭”都有品德高尚的意思。> 异 “德高望重”侧重于道德高尚外,并极有声望;“年高德劭”则侧重于年纪大而道德高尚。> 德高望重 年高德劭 辨似造句> 张老先生德高望重,理当上坐。> 刘教授对学术界贡献良多,极受国际推崇,是位年高德劭的学者。>【参考词语】:德隆望重>【汉语拼音】:dé lóng wàng zhòng>【成语解释】:犹“德高望重”。见“德高望重”条。> 1、《晋书.卷六四.简文三子传.会稽文孝王道子列传》:“元显因讽礼官下议,称己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参考词语】:德深望重>【汉语拼音】:dé shēn wàng zhòng>【成语解释】:犹“德高望重”。见“德高望重”条。> 1、南朝宋.明帝〈下庐江王祎诏〉:“而公常怀不平,表于事迹,公若德深望重,宜膺大统。” >【参考词语】:重望硕德>【汉语拼音】:zhòng wàng shuò dé>【成语解释】:犹“德高望重”。见“德高望重”条。>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太宗端拱二年》:“今宰相普三入中书,再出藩镇,重望硕德,元老大臣,人所具瞻,事无不历。” >【参考词语】:德隆望尊>【汉语拼音】:dé lóng wàng zūn>【成语解释】:犹“德高望重”。见“德高望重”条。> 1、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参考词语】:德尊望重>【汉语拼音】:dé zūn wàng zhòng>【成语解释】:犹“德高望重”。见“德高望重”条。> 1、《东周列国志.第五七回》:“吾主以令尹德尊望重,故令某等献上良马,以备驱驰之用。”>【德高望重的】> “德高望重”原作“德隆望重”。自从东晋大臣谢安病死后,晋孝武帝便将大权交给他的弟弟会稽文孝王司马道子,由司马道子与其子司马元显把持朝政。司马元显是司马道子的长子,因家世显赫,周围的人对司马元显极尽奉承巴结之能事,让司马元显自以为是一代英杰,无人可比。孝武帝也因他有辅政之功,加上他的生母刘氏是会稽王夫人,所以让他享有高官厚禄,使司马元显更是目中无人。太皇太后驾崩时,孝武帝召司马道子入宫,司马元显认为自己“德隆望重”(德行高,声望隆),所以命令百官要向他跪拜。群臣慑于司马元显的淫威,也只好跪拜。后来“德高望重”这句成语就从原文“德隆望重”演变而出,用来指品德高尚,极有声望。 很赞哦! (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