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好逸恶劳人之本性 好逸恶劳
好逸恶劳 【成语名字】好逸恶劳 gt 【汉语拼音】hào yì wù láo gt 【成语解释】 gt 贪图安逸而不愿劳动。语本《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 gt 【成语典故】 gt 《吕氏春秋.仲夏

好逸恶劳
【成语名字】好逸恶劳>【汉语拼音】hào yì wù láo>【成语解释】> 贪图安逸而不愿劳动。语本《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成语典故】> 《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 人之情欲寿而恶夭,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欲逸而恶劳。四欲得,四恶除,则心适矣。四欲之得也,在于胜理。胜理以治身则生全,以生全则寿长矣。胜理以治国则法立,法立则天下服矣。故适心之务在于胜理。>【成语注解】> 1、恶:讨厌、憎恨。>【成语出处】> 1、《后汉书.卷八二.方术列传下.郭玉》:“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2、《周书.卷二三.苏绰列传》:“若有游手怠惰,早归晚出,好逸恶劳,不勤事业者,则正长牒名郡县,守令随事加罚,罪一劝百。”> 3、宋.陈敷《农书.卷上.稽功之宜篇第十》:“好逸恶劳者,常人之情,偷惰苟简者,小人之病,殊不知勤劳乃逸乐之基也。”> 4、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三.乌宝传》:“宝好逸恶劳,爱俭素,疾华侈。”> 5、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贪图安逸而不愿劳动。贬义。> 使用类别 用在“慵懒散漫”的表述上。>【好逸恶劳造句】 > 1、他从小娇生惯养,因此变得好逸恶劳。> 2、再这样好逸恶劳下去,只会毁了你的一生。> 3、只要你肯改掉好逸恶劳的习性,将来定会成功。> 4、他因为赚了一些钱,就变得好逸恶劳,贪图享受。> 5、赌博的投机获利行为,终将使得民众变得好逸恶劳。> 6、这群好逸恶劳的流氓,只会勒索别人,不肯努力工作。> 7、像他这样好逸恶劳的个性,难怪到了四十岁还一事无成。> 8、由于父母从小就溺爱他,让他养成了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9、子孙好逸恶劳,不愿勤勉做事,以致好的家道不能传承。> 10、许多人四肢健全却好逸恶劳、不事生产,造成社会极大的负担。>【近义词】:好吃懒做,玩岁愒日>【反义词】:吃苦耐劳>【参考词语】:欲逸恶劳>【汉语拼音】:yù yì wù láo>【成语解释】:犹“好逸恶劳”。见“好逸恶劳”条。> 1、《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人之情欲寿而恶夭,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欲逸而恶劳。四欲得,四恶除,则心适矣。”(源) >【参考词语】:恶劳乐佚>【汉语拼音】:wù láo lè yì>【成语解释】:犹“好逸恶劳”。见“好逸恶劳”条。> 1、《韩非子.心度》:“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 >【参考词语】:厌劳喜逸>【汉语拼音】:yàn láo xǐ yì>【成语解释】:犹“好逸恶劳”。见“好逸恶劳”条。> 1、《宋史.卷二八七.赵安仁列传》:“臣又计彼虽嗜好不同,然去危就安,厌劳喜逸,亦人情之所同也。”>【好逸恶劳的】> “好逸恶劳”【成语典故】作“欲逸恶劳”。《吕氏春秋》是战国时代秦相吕不韦与门下食客的集体著作。综合九流百家,畅论天地人物,多主儒术,而参以道家、墨家之言,取材博赅,颇有功于古代史料的保存。卷五〈仲夏纪〉是说明音乐的功效、历史及其重要性。共有五篇,其中〈适音〉篇说明音乐效能,在使人心平和,使欲望得到适当的发展,与治身治国的道理相通。文中认为:人有四种欲望,四种厌恶:希望长寿而憎恶夭折;希望平安而憎恶危险;想要荣华而憎恶耻辱;贪图安逸而憎恶劳动。如果能让四种欲望实现,四种厌恶消失,那么生活必然能称心如意,也就能长寿了。后来“好逸恶劳”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贪图安逸而不愿劳动。出现“好逸恶劳”的【成语出处】如《后汉书.卷八二.方术列传下.郭玉》:“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很赞哦!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