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不什么为什么成语 成语: 一毫不拔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一毫不拔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一毫不拔 成语简解 编号: 2623成语: 一毫不拔注音: | ㄏㄠˊ ㄅㄨˋ ㄅㄚˊ汉语拼音: yī háo ù á参考词语: 一毛不拔释义:
成语: 一毫不拔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一毫不拔 成语简解 编号: 2623成语: 一毫不拔注音: | ㄏㄠˊ ㄅㄨˋ ㄅㄚˊ汉语拼音: yī háo bù bá参考词语: 一毛不拔释义: 义参「一毛不拔」。见「一毛不拔」条。Emoji符号: 1️⃣️拔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一毫不拔”对应Emoji表情符号“1️⃣️”,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1️⃣️、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1️⃣️"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一毛不拔」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春秋战国时期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许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学说主张,以期能对治理国政有所帮助。而战国时候,杨朱的贵己学说和墨子的兼爱学说恰巧形成强烈的对比,在《孟子》书中就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了两人思想的差别。孟子说:「杨子主张为我,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打算,即使是拔出一根毫毛那样微小的东西而对天下有利,也不肯做。然而墨子的兼爱主张,却是一种平等之爱,纵使是磨秃了头顶,走破了脚后跟,只要是有利于天下的事,他便会奋不顾身的去做。」后来「一毛不拔」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演变而出,比喻自私自利,不肯贡献出些微的力量。今亦用于形容人非常吝啬。典源: 此处所列为「一毛不拔」之典源,提供参考。《孟子.尽心上》孟子曰:「杨子1>取为我2>,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3>兼爱4>,摩顶放踵5>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注解〕 (1)杨子:杨朱,生卒年不详,字子居,战国时卫人。其学说主张「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与墨子的兼爱思想正好相反。 (2)为我:即贵己学说,一种个人主义的学说,为战国时杨朱所主张。 (3)墨子:墨翟(西元前501∼前416),战国时鲁人。著有《墨子》一书,提倡兼爱、非攻、节用等学说。主张消弭战争,宣扬和平,自成一家之言。为墨家思想的代表。 (4)兼爱:战国时墨翟所倡导的学说。主张平等之爱,无亲疏厚薄的不同。 (5)摩顶放踵:比喻舍身救世,不辞劳苦。摩,通「磨」,磨损。踵,音ㄓㄨㄥˇ,脚后跟。见「摩顶放踵」。书证: 01.宋.洪适《盘洲文集.卷二○.钱宗俊承信郎制》:「富者啬财,一豪(毫)不拔。」 成语接龙“拔”字开头的成语
拔新领异拔萃出类拔群出类拔刃张弩拔群出萃拔类超群拔萃出群“一”字结尾的成语
参差不一良莠不一“一”字开头的成语
一毛不拔一丘之貉一败涂地一暴十寒一鼓作气一鸣惊人一窍不通一日千里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一视同仁一筹莫展一网打尽一丝不苟一挥而就一意孤行一见如故一尘不染一知半解一落千丈“拔”字结尾的成语
一毛不拔弩张剑拔一毫不拔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一毫不拔”分成的单字详解:
一, 毫, 不, 拔。

很赞哦! (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