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作何解释的意思 五略十广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五略十广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摩诃止观之正说,广立十科,称为十广,即:大意、释名、体相、摄法、偏圆、方便、正观、果报、起教、旨归。其第一大意中,更有五种分科,称为五略。 一 大意,内含五略,即: 1
五略十广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摩诃止观之正说,广立十科,称为十广,即:大意、释名、体相、摄法、偏圆、方便、正观、果报、起教、旨归。其第一大意中,更有五种分科,称为五略。(一)大意,内含五略,即:(1)发大心,修止观须先发菩提心,故阐明四弘誓愿,揭示十广中前六章之大意。(2)修大行,阐明四种三昧,揭示十广中第七止观之大意。(3)感大果,即修观之结果,阐明由「观行」,经「相似」而至于「分真即」之位,则感得大果报而八相作佛,揭示十广中第八果报之大意。(4)裂大网,感大果之后,趣于化他,宣说五时八教,故为阐明破邪见大网之大用,揭示十广中第九起教之大意。(5)归大处,化他之事既毕,即归于三德祕藏之大涅槃,故揭示十广中第十旨归之大意。(二)释名,解释止观之名。(三)体相,说明止与观并非别体,乃同一法性之寂照二用。(四)摄法,阐明止观二法中摄入恒沙无量之万法。(五)偏圆,阐明尔前四时三教之止观皆偏,唯今教之止观独为圆妙。(六)方便,为修观前之加行方便,即广明二十五方便。(七)正观,阐明正修止观之相,揭示十境一一可修十乘观法之旨,但此章未竟,智顗归寂,故本书中缺果报以下之三章。〔摩诃止观卷一上、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二、卷一之三〕 p1151
很赞哦! (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