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问刘伯温:朱元璋登基前,会杀掉哪个人?刘伯温说了3个字

李善长问刘伯温:朱元璋登基前,会杀掉哪个人?刘伯温说了3个字
若能得到贵人相助,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成功也会来得更加容易,故有“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的说法。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的过程中,除了手下那些文臣武将,还要感谢对他有恩的贵人,其中包括他一生最信任的马皇后。
加入郭子兴的起义军,只是朱元璋打天下的第一步,他机智勇敢、擅长人际关系,能力和名声与日俱增,从最初不起眼的兵卒,很快当上不大不小的将领。如果按照这种趋势,朱元璋官职继续提升肯定没问题,不过想要接替郭子兴的位置几乎不可能。
后来,朱元璋娶了马氏为妻,而马氏又是郭子兴的养女,一直被视作亲生女儿,朱元璋就成了郭子兴的乘龙快婿。随着朱元璋战功越来越多,老丈人表面看起来很开心,实际上却愈加不安,担心女婿朱元璋功高震主,盖过自己的风头。
郭子兴有三个儿子,身为父亲的他,肯定想在死后让儿子接管手上的这支军队,朱元璋再怎么有能力,毕竟只是外人。于是,郭子兴为了消除威胁,三番五次地找理由打压朱元璋,甚至将他关入大牢,幸亏妻子马氏出手相救,才让他屡次转危为安。
经过这几次事件,朱元璋认清了一个事实,若继续留在郭子兴身边,早晚会出问题,必须想办法离开。于是,他告诉老丈人,要到外面招募士兵,郭子兴早有此意,立马同意他的请求,并且很大气地说:“军中将士你随便挑,不要跟我客气。”
朱元璋岂能看不透郭的心思,他婉言拒绝了老丈人的好意,只带着二十多人离开,其中有刚招募的小兵徐达,可见朱元璋的识人眼光有多厉害。将才不在多而在精,朱元璋靠着丰富的经验,一路上招兵买马,很快组建属于自己的两万多人的队伍。
公元1355年,郭子兴一命呜呼,儿子郭天叙和老婆的弟弟张天佑,分别为都元帅和右副元帅,稳坐第一第二把交椅,朱元璋只是左副元帅。但是,朱元璋的才能和手上的人才,远在郭天叙和张天佑之上,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他基本将以前郭子兴的兵马纳入麾下,进而有了争夺天下的实力。
此后十余年中,朱元璋高歌猛进,摆平所有竞争对手,并打算在应天称帝,相关事宜交给李善长和刘伯温准备。有一天,李善长跟刘伯温聊天,感叹道:“大帅(朱元璋)近日忧心忡忡,好像有啥解不开的心结。”刘伯温莞尔一笑,说大帅打算除掉一个人。
李善长非常纳闷,不明白刘伯温的意思,随口问道:“大帅(朱元璋)登基前,会杀掉哪个人?”刘伯温观察四周无人,小声地说了3个字:小明王!当时小明王韩林儿虽然不掌权,却是朱元璋名义上的上司,如果不把他除掉,称帝则名不正言不顺。几日后,朱元璋派人迎接小明王到应天,结果乘坐的船只遇难,小明王死于江中,验证了刘伯温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