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五戒 佛教中的居士具什件?
佛教中的居士具什件?
在《阿含》卷三三第九二七等的定,在家居士,具足五件,五法具足,那就是:
(一)信具足
信心第一要,如不建立深切的信心,一切的,都是不必的。佛教,首先要有正的信仰,信仰的中心是佛法,佛法能使我苦得,所以要信仰。佛法是由佛的。佛法是由僧集()、流、住持、弘的,所以也要信仰。合起,便是信仰“佛、法、僧”,之三。信仰的入,便是皈依三,皈依三,是整的身心,件地汩在三的光恩德之中,皈依三之後,便能三的之下,得到人生大道的指――正、正思惟、正、正、正命、正精、正念、正定――八正道。
(二)戒具足
主要是指五戒――不生(不物,而非即是吃素)、不偷、不邪淫(不夫之外的性交媾)、不妄、不酒。五戒本是三皈弟子的必修德目,皈依三受持五戒,本不看作段的意,如果皈依了三而不受持五戒,好比只向校登注,而不真去上求,那只是善根而得不到的利益。五戒十善是人天道中的人天,如果不能受持五戒,那就人天道中的人天果位都保不住,能解生死?
如果向往出家生活,而又境之所不,那也不妨於五戒之外,可以另於每月的六日(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及月底最後日),受持以一日一夜期限的八戒,所八戒,是指:
1、不生。
2、不偷。
3、不淫。
4、不妄。
5、不酒。
6、不著香花,不香油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
7、不坐高大床。
8、不非食(俗持午,日中之後,只水,不得食-一戒的容,拙著《律制生活》一中的〈佛教的食制〉)
有八戒的容,拙著《戒律要》第四篇〈了生死的〉。
如果修菩道的居士,另外可以加受菩戒,不是《阿含》中的定,但在大乘佛教的居士,有受持菩戒的必要,因受戒一事,相似於宣誓,且比宣誓的意更,比宣誓的效用更宏大。戒的力量乃是抗性的防腐。
菩戒的主要容,《戒律要》第七篇〈三世佛的〉。
(三)施具足
施的容,是以尊敬心供施父母、、三;以悲心布施孤苦、病;以公益施促成社大的福利。
(四)具足
持戒、布施,是重於福德的培,若要求得佛法的正知正,期如理奉行佛法的,那就必法入手。
看也是法之一,但是,博大精深,近善知,“往塔寺,心法”的化授,仍是必。也是居士寺院的最大目的。

(五)慧具足
是於真谛的或悟,也是法的精而得的一。佛陀代,每俗人一次法,便有很多人,由法而谛,得初果,那就是慧具足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