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图片 鳌拜的危害有多大?不去除他清朝很可能会直接灭亡
鳌拜的危害有多大?不去除他清朝很可能会直接灭亡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很高的一位皇帝,而在他一生的功业中,被人们所提到的第一件功业就是铲除鳌拜。
到了康熙六年,随着首辅索尼的去世,鳌拜开始独揽大权。他首先发起所谓"换地",强迫两白旗将其圈占的优质耕地换给两黄旗,再圈占直隶地区汉人百姓的土地补偿给两白旗。
这等于直接破坏了顺治帝早已立下的圈地禁令,此例一开,满洲贵族们纷纷摩拳擦掌,准备进行新一轮的圈地。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三人冒死上书,坚决抵制鳌拜的圈地行为。
结果被鳌拜矫旨全部处死,强行进行了换地和圈地,直隶大批百姓流离失所,无以为生。接着,鳌拜又盯上了明朝废藩的土地。在明末大乱中,明朝大批藩王被消灭,他们拥有的土地就成了无主之地。这些土地除了一部分被满洲集团圈占,还有很大一部分落到了农民之手。
多年来,他们一直耕种这些土地,并照章向清廷纳税,实际上已经成了这些土地的主人。
但是,鳌拜为了充实国库,竟要求农民按照市场价格向朝廷缴纳"买地钱",否则就要收回土地。
这一弊政涉及的百姓利益极大,为此,康熙帝坚决进行了抵制,然而,鳌拜却我行我素,企图强行推行这个政策。
一时之间,各地人心惶惶,大批百姓又面临着失去土地和家园、流落他乡的命运。
年轻的康熙帝认识到,鳌拜的所作所为,已经不仅仅构成了对皇权的威胁。更重要的是,他的做法简直是对顺治帝正确政策的全面反攻倒算。如果继续这样搞下去,年轻的清王朝将很难实现长治久安,汉人对清王朝的不满将不断加深,终有一天会燃起冲天大火。到那时,大清王朝必将覆灭无疑。
于是,康熙帝果断发动政变,一举铲除了鳌拜及其党羽。随后,康熙帝迅速进行了一系列拨乱反正的措施。为汤若望和钦天监团队平反、为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平反、再次下旨全面严禁圈地。将鳌拜当政时已圈占之土地全部归还百姓、放宽逃人法。

实施"更名田"制度,承认农民已耕种之明朝废藩土地归农民所有、提高汉官地位、对江南士绅重新恢复宽容和优待的政策……
这一系列深得人心的措施,迅速扭转了辅臣专政时期的局面,汉人的各个阶层对清王朝的认可度都大大提高。
康熙帝的这次拨乱反正很快就看到了直接的效果——就在短短四年之后,吴三桂在云南举起叛旗,三藩之乱拉开序幕。在这次生死较量中,绝大部分的汉人百姓、士绅和官员都选择站在清王朝这一边。
而大大孤立了三藩叛军的力量,为康熙帝平定叛乱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清王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终于稳步步入了康乾盛世的时代。现在我们应该明白,康熙铲除鳌拜的意义有多么重大了吧?
鳌拜(16)土地(2)圈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