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有多少个贫困县 中国历史上被困末路英雄
中国历史上被困末路英雄
1.中国古代历史历史上为国牺牲的英雄
梁红玉
梁红玉(1102—1135),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
张巡
安史之乱中,张巡以数千人的兵力坚守睢阳城,与13万叛军前后进行了大小400余战,杀死敌将 300人,士兵12万人。当时战斗进行得非常残酷,张巡督战时“大呼辄齿裂血面,嚼齿皆碎”,及“被围久,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睢阳血战是安史之乱时期最惨烈的战役。最后城破,张巡与麾下部将36人一起殉节,留下了唐王朝最悲壮的一幕.
祖逖刘琨
可以视为整个东晋到南北朝时期,立志北伐,恢复中原的代表人物,在他们两个人的身上,本身就有着太多的传奇故事,如闻鸡起舞,中流击楫。又如一曲胡笳,散尽匈奴军。当祖逖在长江上立下誓言,不能扫平中原胡虏,誓不再渡此江时,恐怕已经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在收复了中原大片土地后,却传来了好友刘琨被害惨死,加之东晋王朝的猜忌,终于祖逖悲愤攻心,终于撒手而逝,不过他确实兑现了他的誓言,没有扫平中原,再也没有回去江南。
陆秀夫
亡有亡国与亡天下之分,崖山一战,亡的却是天下。崖山海战,作为宋朝朝与元朝的最后一次战役,这场战争直接关系到南宋流亡朝廷的存亡,乃至于华夏民族的存亡,另人扼腕的是,实力上的巨大悬殊,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亡了天下。以宋末三杰为代表的南宋民族英雄们,却在这一战中,发出了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吼声,这一仗虽然宋军惨败,但是十万宋朝军民,却在目睹了陆秀夫抱着年幼的小皇帝蹈海殉国后,齐齐的跳入大海,《宋史》记载崖山之战七日后,十余万具尸体浮海。张世杰希望奉杨太后的名义再找宋朝赵氏后人为主,再图后举;但杨太后在听闻宋帝昺的死讯在后亦赴海自杀,张世杰将其葬在海边。不久张世杰在大风雨下溺死于平章山下,传说张世杰在风雨中问天求卜,若天亡大宋,则让船沉于此海,结果,果然在风雨交加中,船沉,人死,国灭,天下亡。
还有
春秋战国:屈原为国为民而投江自杀
荆轲为国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南宋:身背精忠报国四字的岳飞大败金兵,不幸死于莫须有的罪名
临死不屈的文天祥面对蒙古大兵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明:力保大明王朝的史可法,最后被围扬州宁死不降
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宝岛台湾的郑成功

威震倭寇的戚继光
夏完淳誓死抗清
清: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
2.中国历史上的哪些不屈不挠的英雄
荆轲:战国后期卫国人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留下给人留下了悲壮的《易水歌》。给后世留下了荆轲刺秦这个美丽而悲壮的故事。
冉闵:十六国时期人冉魏政权建立者,以勇猛著称。350年称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352年冉闵突围不遂,为前燕皇帝慕容?y所擒,斩于遏陉山,后被追谥为武悼天王。冉闵颁布了杀胡令,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胡人在黄河以北增长的势头,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1-3],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后背四道金牌召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著有《过零丁洋》,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不为所动,只求一死,最后面朝南方,慷慨就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明朝中后期倭寇在沿海一带横行,最后被戚家军彻底消灭,试想如果近代多几个像戚继光这样的英雄,或许抗战不需14年。
3.中国历史上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两名英雄人物
1、孙铭武(1889年9月—1932年1月19日),辽宁抚顺人,1916年参加讨袁革命军。
1919年改编为东北军陆军第十六师,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 1924年充任昌黎县警察局长,直隶(今河北)临、抚、昌、卢、迁五县警备司令部上校参谋长兼地方保甲团团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铭武积极动员乡民亲友举旗抗日,打击日本侵略者。1932年1月,成立辽东血盟救国军,迅速发展到一千多人,公推孙铭武同志为总司令,同年,孙铭武同志被汉奸于芷山杀害。
2、周建屏(1892年—1938年),原名宗尧,字兴唐、兴堂,曾用名子炎,抚州金溪人,生于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司令员,赣东北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始人之一。
由于艰苦的战争环境和频繁的转战、作战,1938年6月13日,周建屏在河北省平山县小觉镇旧伤复发不治去世。遗体安葬在他战斗过的平山小觉镇。
1939年,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把平山县小觉镇改名为建屏镇,1945年10月,又以小觉镇为中心建立建屏县(建屏县于1958年与平山县合并),建屏县成为当时石家庄市第一个用烈士姓名命名的县。 3、王根英(1907年—1939年3月8日),原名庶心,上海人,八路军第129师供给部财经干部学校政治指导员。
1925年在“五卅”运动中加入gcdzg。中共五大后,王根英与陈赓在上海负责中央特科的情报工作。
在秘密战线上,王根英全力协助陈赓的工作,为党中央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营救了大批被捕同志。 1939年3月8日,学校驻地遭日军突袭。
突围时,王根英发觉一个装有党内文件和公款的挎包没有带出来,毅然冲回村中去取,路上与日军遭遇,壮烈牺牲,年仅32岁。 4、牟光仪(1900~1939),潍县(今坊子区)清池镇西清池村人。
中共潍县早期党组织领导人之一,中共胶东区党委职工部部长。 2014年9月,牟光仪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5、叶辅平(1902—1939),民国12年(1923)创建周田农会,自任会长。民国14年(1925)11月任叶挺独立团军需主任。
民国15年(1926)5月,参加叶挺独立团北伐先遣队。民国16年(1927)3月,升任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军需主任。
5月,筹集粮食3万余斤和大批军用物资供应中央独立师,为平定夏斗寅叛乱,保卫武汉作出了贡献。 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军需处主任。
起义失败后避居香港、澳门。民国17年(1928)春回淡水,6月加入gcdzg。
民国19年(1930)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七师第十九团军需主任,第一五七师会计科长。民国26年(1937)任新四军军部上校军需处处长。
多次往香港发动侨胞,港澳同胞捐资捐款支援祖国抗战。民国28年(1939)8月在运军需物品途中因车祸牺牲。
2014年9月1日,叶辅平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英雄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