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瑞同盟 三次英日同盟的历史影响 如何评价三次英日同盟评价
三次英日同盟的历史影响 如何评价三次英日同盟评价
20世纪,英国和日本先后结成三次的互助同盟,史称英日同盟。这三次英日同盟分别在1902年1月30日、1905年以及1911年签订的,它们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三次英日同盟呢?
影响
第一次

第一次英日同盟的成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列强在东北亚的争夺开始走向集团化。它改变了远东国际格局和列强在东北亚的力量对比,对东亚的国际格局的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加强了英日两国在东亚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助长了日本向大陆扩张的嚣张气焰。第二,英日同盟也促成了俄法两国在远东的合作。俄法两国出于在欧洲大陆上扼制德国的需要,早在1893就签订了《俄法协约》。《英日同盟》的签订对俄国在远东的活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对抗英日同盟,摆脱外交困境,俄国立即采取措施,进一步与俄国的老朋友法国接近,把法国拉到了自己的战线上。经过一番磋商,双方于1902年3月16日发表联合声明:“如其他列强的侵略行为或中国国内再度发生动乱,并对俄法两国政府的利益构成威胁时,他们将就保卫此等利益的手段进行磋商。”这意味着俄法同盟已从欧洲扩大到了东亚,其目的显然是为了对抗英日同盟。此后他们便在东亚展开了争夺,主要表现为日俄两国间的斗争。
第一次英日结盟后,日本的实力急剧上升,与俄国的矛盾和争夺也更加激烈,两国互不相让,最终以兵戈相见。谈判桌上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能通过战场上的拼杀来解决。这激化了1904年的爆发。
第二次
英日两国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于1905年与日本提前缔结了第二次英日同盟条约,满足了双方各自的需要。英国断绝了俄国在远东和中亚扩张的念头,最为紧迫的印度防务问题得到了解决。日本也获得了在朝鲜和中国的更大的侵略权益,防俄复仇的目的也达到了,同时它还加强了日本对俄谈判的实力和地位,为日俄谈判做好了外交准备。英日于1905年8月签订《第二次英日同盟条约》后,日俄也迅速走上了和谈之路。
通过第二次英日同盟,日本使英国承认了它在朝鲜的特殊利益。进而通过《朴茨茅斯和约》使俄国的势力完全退出朝鲜,这样朝鲜实际上己为日本独占。这对日本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日本吞并朝鲜的野心由来己久,因而也就加快了其吞并朝鲜的步伐,并最终在1910年吞并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