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鬼谷子30招处世绝学免费观看 鬼谷子社交方法論:一式六招,教你如何識人、得人、用人?

火烧 2022-09-10 05:21:34 1026
鬼谷子社交方法論:一式六招,教你如何識人、得人、用人? 對很多人來說,社交可能是最大的軟肋。遭到別人的打壓、排擠,或是被所謂的「朋友」忽悠,卻不知這一切是怎樣發生的,有這種煩惱的大有人在。一個有才華有
鬼谷子30招处世绝学免费观看 鬼谷子社交方法論:一式六招,教你如何識人、得人、用人?

鬼谷子社交方法論:一式六招,教你如何識人、得人、用人?  

對很多人來說,社交可能是最大的軟肋。
遭到別人的打壓、排擠,或是被所謂的「朋友」忽悠,卻不知這一切是怎樣發生的,有這種煩惱的大有人在。
一個有才華有能力的人,如果敗在社交上,確實非常可惜。
這時我們需要的,是「縱橫鼻祖」鬼谷子的智慧。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何謂社交的成敗?
鬼谷子在《謀篇》中一針見血地指出:「事貴制人,而不貴見制於人」
所謂「制人」,就是掌握社交的主動權。
那麼如何才能「制人」呢?《飛箝》篇中,鬼谷子專門討論了這一話題。
所謂「飛箝」,說白了,就是抓住人性的弱點,制人而不受制於人,從而遊刃有餘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飛箝篇」第一段是全篇的綱要,有助我們掌握飛箝術的精髓,可分三層意思來解讀:
原文:凡度權量能,所以征遠來近。
大意是說,揣度一個人的重要程度,考量其才能大小,以此吸引人才,並決定與其關係的遠近。這是「飛箝術」的目標。
原文:立勢而制事,必先察同異,別是非之語,見內外之辭,知有無之數,決安危之計,定親疏之事。
大意是說,一個人要想與人合作成事,必須先懂得識人、得人、用人,分以下六個步驟進行:
首先看彼此的目標是否相同,其次看對方贊同什麼、反對什麼。這便是道與術,或者說價值觀和策略的問題。總之,道不同,不相為謀。
這兩個問題解決後,接下來第三步,你要學會分辨對方言語中的表面意思和深層涵義,以深入了解對方的心理。
第四步,分析彼此的優勢和劣勢,尋求合作基礎,或尋找互補的可能性。
以此為基礎展開第五步,即決斷事關安危的大計。
最後一步,確定今後交往中和對方的親疏關係,以達到「事貴制人,而不貴見制於人」的目的。
原文:然後乃權量之,其有隱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
大意是說,當你在上述六個方面有了基本判斷,還要在實踐中加以印證、衡量,對既有的判斷加以調整,這樣才能知道你需要什麼樣的人,也知道怎麼拉攏和使用他。
為什麼說鬼谷子的「飛箝術」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呢?
舉個例子:三國時代大家都不陌生,這個長達百年的亂世因何而起呢?
最直接的原因是一個人的愚蠢,這個人就是大將軍何進!
當時,「十常侍」為首的宦官集團把持朝政,身為外戚的何進決心剷除宦官,於是捨近求遠,招來了西涼軍閥董卓作為盟友。
結果呢,宦官是剷除了,何進也死了,董卓控制了局勢,荼毒天下,生靈塗炭。
通過這一典型的「引狼入室」事件,我們觀照鬼谷子提出的「察同異、別是非」等原則,就會發現,何進在引來董卓前,根本沒有做任何「度權量能」的工作,董卓的為人、手段他不了解,雙方力量對比他也不了解,董卓的野心他更是不了解,就輕易地與之「決安危之計」,大錯就此鑄成。
可以說,這是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社交」失敗的案例。
以史為鑒,我們如能靈活運用鬼谷子的「察同異、別是非、見內外、知有無、決安危、定親疏」這一式六招,對人做出精準而客觀的判斷,就不難在社交中立於不敗之地。
對此您怎麼看,歡迎評論、轉發?
延伸閱讀:《易經》:你的未來是貧是富,就看能不能守住這兩個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