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上秦国张仪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的张仪为连横一生奔波,最终为秦打下强大基础

火烧 2022-12-28 15:42:50 1067
历史上的张仪为连横一生奔波,最终为秦打下强大基础 历史上的张仪,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随之《芈月传》的播出,张仪也被人所熟知,但是历史上的张仪却不像电视上那样潇洒,而是为了连横而四处奔波,最终为秦国打下

历史上的张仪为连横一生奔波,最终为秦打下强大基础  

历史上的张仪,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随之《芈月传》的播出,张仪也被人所熟知,但是历史上的张仪却不像电视上那样潇洒,而是为了连横而四处奔波,最终为秦国打下了强大的基础。

张仪(约公元前310年),战国时期魏国人。传说他与苏秦同为鬼谷子的高足,而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曾任秦相,封武信君,后来长期为秦国效命,从事游说离间诸侯的活动。他极力倡导连横之事,努力瓦解齐楚同盟,为秦国最终实现各个击破立下大功。

但是,张仪这段时间的辛苦和付出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后来他在秦国受到许多迫害,甚至连生命也受到了严重威胁,只好狼狈地逃回魏国。回到故土后,他依靠在他乡所赢得的巨大声名幸运地受到魏王重用,被任命为相。张仪自此没有再离开魏国,直至死在任上。

张仪

苏秦颠覆了齐国,张仪则成就了秦国。二人同在历史上留下了大名。太史公司马迁称他们为权变之士乃至倾危之士,为他们分别做了很长篇幅的传记。

历史上的张仪曾经在鬼谷子门下学习过纵横之术,他出色的口才和策士之术本是得自鬼谷子。

历史上的张仪自以为学业有成,便前往楚国谋取功名,并在楚国令尹(相当于相)昭阳的门下做成门客。这一天,昭阳在家中大宴宾客,得意之时,便拿出和氏璧,想给宾客们开开眼。可是,传来传去的,这宝贝竟然不翼而飞了。因张仪新来,大家便同时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他。昭阳也感觉张仪形迹可疑,于是将张仪抓起来一阵毒打。他竟被打得奄奄一息,含恨告别了楚国。张仪被人抬回家中后,在妻子的悉心照料下,终于从昏睡中苏醒过来。没想到他挣扎着醒来后的第一句话竟然是: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妻子又惊又喜,连忙回答说:在。不在的话,你哪能开口说话呢?张仪轻声地说:那就不怕。我营生的资本没有丢!

历史上的张仪这段遭遇与热播的年度大戏《芈月传》中情节有些出入,电视剧中是张仪被芈月搭救,醒来后对芈月及葵姑说出舌头是否还在与不在的话!

历史上秦国张仪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的张仪为连横一生奔波,最终为秦打下强大基础

公元前333年到公元前328年左右,张仪听说秦国重用客卿,大量地吸纳人才,便赶到秦国寻找机会,没想到果然就此迎来转机。

据《吕氏春秋》,他这次入秦是得到了东周君的资助。这一次在秦惠王面前,他出众的口舌之能得以尽情施展,过人的才学终于受到重视。此后,他又凭借着在平义渠内乱、攻取魏河西之地等事件中的功劳,获得再次提升,直至被惠王任用为相,过了一阵得意潇洒的日子。此后他又受秦惠王派遣,前往诸侯国从事离间活动。由此开始,他得以再次施展他出众的用间谋略,借出使为名,行用间之实,在列国政坛掀起一番大波浪,也由此赚得大名。

合纵连横

张仪自以为对魏国的情况了解得多一些——他毕竟是在这里出生和长大的,便将他行间的第一站选定在这里。正如世间诸多的不幸一样,此时的张仪竟要靠出卖自己的祖国来追求和实现个人的价值!正是在这个他理应为之效命的地方,张仪开始了他的间谍生涯。纵然他在故土没受重用,漂泊他乡,颇多坎坷,但他的这些所作所为,仍是令人唏嘘不已。

历史上的张仪再次回到魏国的时间是公元前322年。他是以秦王使者的身份来到魏国的。在魏王面前,他再次展示了巧言利舌,最终说动魏王,并且获得极大信任,直至被任用为相。当然,如果考虑到他是以秦使臣身份回到魏国,则此次任命可能是魏国迁就于秦国的面子,或者是魏国基于一种特殊的外交利益而任命张仪为相的。而张仪的这个相位,很可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相位,一定不会被委以实权。

很明显,魏王知道张仪是从秦国过来的,也很可能是带着秦王的某种特殊使命。也正是这个缘故,张仪必须花一定心思才能说服魏王,在为秦王谋得实利的同时,还能把魏王哄高兴,从而换取秦王更大的信任,为仕途挣得更多本钱。故此,张仪的这次成功出使,一半是依靠着自身努力,更多的则是依靠强秦这一后台。

据《战国策·魏策二》,魏惠王曾经听从公孙衍之议,一度准备禅让王位于张仪。但这很可能是策士们的说辞而已。因为禅让正是那时候的风尚,故此魏王的这次禅让,可能只是虚晃一枪,是为了博得尊贤之名,并非真的是要主动让贤,真将国君的宝座让给张仪。所以,当魏王敲锣打鼓地要举行禅让时,张仪也很清楚这只是魏王的沽名钓誉而已,故此也明确地表示拒绝。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