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成语急功近利是什么意思 成语: 力半功倍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火烧 2021-07-04 05:39:58 1047
成语: 力半功倍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力半功倍 成语简解 编号: 3375成语: 力半功倍注音: ㄌ|ˋ ㄅㄢˋ ㄍㄨㄥ ㄅㄟˋ汉语拼音: lì à gō g èi参考词语: 事半功倍

成语: 力半功倍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力半功倍 成语简解 编号: 3375成语: 力半功倍注音: ㄌ|ˋ ㄅㄢˋ ㄍㄨㄥ ㄅㄟˋ汉语拼音: lì bàn gōng bèi参考词语: 事半功倍释义: 义参「事半功倍」。见「事半功倍」条。Emoji符号: ⏩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力半功倍”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事半功倍」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战国齐人公孙丑是孟子弟子,他曾经问孟子:「如果夫子掌握齐国大权,可以建立和管仲、晏婴那样的功业吗?」孟子不愿意被拿来和管仲相比,认为帮助齐国统一天下是件很容易的事。比起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现今的齐国不但国土广大,而且人民众多,加上以王道来治理天下的圣明君主很久没有出现,以致人民长久处在暴政之中,他们心中渴望施行仁政的程度和「肚子饿的人只求吃饱,口渴的人只求解渴」一样。所以齐国若在此时施行仁政,将正应验孔子说的:「德行流传的速度,比驿马传达命令还快。」而人民心里喜悦的程度,会就像脱离两脚被绑住倒挂的困境一样。这和古时候的人相比,只要花费一半的心力,就能达到加倍的功效。后来「事半功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工作效率高。典源: 此处所列为「事半功倍」之典源,提供参考。《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1>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2>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注解〕 (1)万乘之国: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指大国。乘,音ㄕㄥˋ,古代计算车辆的单位,四马一车名乘。 (2)倒悬:缚人两足倒挂,比喻极为困苦。书证: 01.南朝梁.释僧祐〈释迦序〉:「今钞集众经,述而不作,庶脱寻访,力半功倍。」 成语接龙

“力”字结尾的成语

成语急功近利是什么意思 成语: 力半功倍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群策群力不遗余力自食其力无能为力同心戮力齐心戮力枉费心力不能为力不留余力莫能为力同心僇力殚精毕力绰绰有余力

“力”字开头的成语

力不从心力透纸背力争上游力不从愿力不副心力均势敌力争上流力省功倍力半功倍力不逮心力与愿违力不及心力敌势均

“倍”字结尾的成语

事半功倍力省功倍力半功倍费半功倍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力半功倍”分成的单字详解:

力, 半, 功, 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