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老马识途 老成持重

火烧 2023-02-05 06:42:34 1041
老成持重 【成语名字】老成持重 gt 【汉语拼音】lǎo ché g chí zhò g gt 【成语解释】 gt “老成”,老练成熟。语出《诗经.大雅.荡》。“持重”,沉着稳重。语出《史记.卷一○八

老成持重  

老马识途 老成持重
【成语名字】老成持重>【汉语拼音】lǎo chéng chí zhòng>【成语解释】> “老成”,老练成熟。语出《诗经.大雅.荡》。“持重”,沉着稳重。语出《史记.卷一○八.韩长孺列传》。“老成持重”形容人成熟老练,处事沉着稳重。>【成语典故】> 1、“老成”:《诗经.大雅.荡》>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成语注解】> 1、 老成人:德高望重的长者。> 2、典刑:旧法、模范。> 3、“持重”:《史记.卷一0八.韩长孺列传》>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阳。尝受《韩子》、杂家说于驺田生所。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扞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成语注解】> 1、 典故或见于《汉书.卷七三.韦贤传》。> 2、吴:指吴王刘濞(公元前215~154),西汉沛县人,高祖兄刘仲之子,汉立后封吴王。景帝为太子时误杀其子,遂有怨怼,称疾不朝。后景帝立,采晁错之议削藩,刘濞遂与楚、赵等诸侯国反,后为周亚夫平定,败走东越,为东越人所杀。> 3、楚:指楚王刘戊(?~公元前154),西汉沛县人,楚夷王刘郢子。景帝初,与吴王刘濞谋反,起兵攻梁。后为周亚夫平定,兵败自杀。> 4、孝王:梁孝王刘武(?~公元前139),文帝第四子,景帝同母弟,封代王,后徙为淮阳王、梁王。窦太后爱之,赏赐不胜道,富可敌国。景帝废栗太子,窦太后欲以孝王为嗣,袁盎等臣反之。孝王心有怨怼,遣人刺杀袁盎等未果。窦太后向景帝说情,始免其罪。后景帝益疏远之,归国病逝,谥孝王。> 5、安国:韩安国(?~公元前127),字长孺,西汉成安人。事梁孝王为中大夫,景帝时吴、楚反,败吴兵。武帝时官至御史大夫、卫尉。后匈奴入侵,安国以材官将军屯渔阳,兵败,呕血而死。> 6、张羽:西汉人,生卒年不详,梁孝王刘武之将。七国之乱,与韩安国拒吴军于东界,羽力战,吴军不得过梁。> 7、扞:保卫。同“捍”。> 8、以故:因此。> 《汉书.卷七三.韦贤传》> 玄成为相七年,守正持重不及父贤,而文采过之。建昭三年薨,谥曰共侯。初,贤以昭帝时徙平陵,玄成别徙杜陵,病且死,因使者自白曰:“不胜父子恩,愿乞骸骨,归葬父墓。”上许焉。>【成语出处】> 1、唐.常衮〈授郭晞左散骑常侍制〉:“以少年之才雄,有老成之持重。”> 2、宋.高斯得〈跋赵遹所受徽宗皇帝御笔〉:“使当时受任之臣,皆如遹之老成持重,不徇奸臣,中天之祸,岂至此哉!”> 3、《宋史.卷三三五.师中列传》:“师中老成持重,为时名将,诸军自是气夺。”> 4、《明史.卷一四八.杨荣列传》:“安南之弃,诸大臣多谓不可,独荣与士奇力言不宜以荒服疲中国。其老成持重类如此。”> 5、《隋唐演义.第六○回》:“线娘手下那些训练的女兵,原是个个有对头的,当其失国之时,但四散逃去,今闻公主回来,又都来归附。线娘择其老成持重的收之,余尽遣去。”>【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形容人成熟老练,处事沉着稳重。> 使用类别    用在“成熟稳重”的表述上。>【老成持重造句】   > 1、经理是个老成持重的人,做事有条有理,从容不迫。> 2、他年纪虽轻,做起事来却显得老成持重,让人刮目相看。> 3、随着人生历练的增加,他的处事态度也越发显得老成持重了。> 4、小王跟老李的个性截然不同,一个举止轻浮,一个老成持重。> 5、他一向老成持重,你可以放心把事情交给他去办,准不会出错。> 6、你年纪也不小了,做事怎么还是莽莽撞撞的,一点也不老成持重?> 7、老成持重的人一旦遇到突发的事故,总能从容面对而不惊慌失措。> 8、我的朋友里头,就属他最老成持重,因此有疑难,我就移樽就教。>【近义词】老成练达,老于世故>【反义词】少不更事>【参考词语】:持重老成>【汉语拼音】:chí zhòng lǎo chéng>【成语解释】:犹“老成持重”。见“老成持重”条。> 1、明.李开先〈再贺贺洪滨奖异序〉:“贺公本以持重老成之体,忠诚勤慎之德,恢弘统辨之才,廉洁刚方之守。”>【老成持重的】> “老成持重”系由“老成”及“持重”二语组合而成。“老成”是出自《诗经.大雅.荡》,这首诗是周代末年的诗人,哀叹周厉王昏庸无道、目无法纪,忧心周王朝恐将灭亡。全诗借托周代初期的贤君周文王斥责殷商的暴君无道,荒废政事,不问民间疾苦,用以讽刺劝戒周厉王,同时强调要以商代灭亡的历史为借镜,希望君王能及时醒悟。文中强调:非上天对待殷商不善,而是商君舍弃祖先的良法旧制不用;现在虽然没有经验丰富的大臣可以仰赖,但还有祖先留下来的规章典范可以遵行。如果再不听忠臣的建议,国家恐将走向灭亡的命运。诗经里就是用“老成人”来指德高望重、足以依靠的长者。“持重”则是出自《史记.卷一○八.韩长孺列传》,根据记载,汉景帝时打算要削弱藩国的势力,引起各藩王的不满,吴王刘濞因而联合楚王、赵王、胶东王等七个藩王叛变,史称“七国之乱”。当时吴王刘濞的军队开拔至梁孝王的藩国边界,梁孝王派手下的两员大将韩安国和张羽抵御吴军,两人通力合作,张羽奋勇作战,韩安国则谋策布划,沉着应对,稳定军心。使得吴军一直无法越过梁国,向京城前进。最后朝廷派出军队,由太尉周亚夫领军,平定了这场乱事。《史记》里记载,由于张羽的力战,韩安国的“持重”,才使得乱事无法扩大,得以迅速平定。后来这两个【成语典故】被合用成“老成持重”,用来形容人成熟老练,处事沉着稳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