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成语故事大全 缘木求鱼
缘木求鱼 【成语名字】缘木求鱼 gt 【汉语拼音】yuá mù qiú yú gt 【成语解释】 gt 爬到树上去抓鱼。比喻用错方法,徒劳无功。语出《孟子.梁惠王上》。 gt 【成语典故】 gt 《孟

缘木求鱼
【成语名字】缘木求鱼>【汉语拼音】yuán mù qiú yú>【成语解释】> 爬到树上去抓鱼。比喻用错方法,徒劳无功。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成语典故】> 《孟子.梁惠王上》>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成语注解】> 1、 辟:同“辟”,开拓。> 2、 朝秦、楚:秦和楚为当时之强国,能使之臣服,自能称霸。朝,使之来朝。> 3、 莅:光临、来到。此处有君临、统治之意。> 4、 四夷: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总称。> 5、 若:如此。> 6、 所为:指兴兵结怨之事。>【成语出处】> 1、《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源)> 2、《后汉书.卷一一.刘玄刘盆子列传.刘玄》:“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 3、《三国志.卷二五.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高堂隆》:“以若所为,求若所致,犹缘木求鱼,煎水作冰,其不可得,明矣。”> 4、《宋书.卷七二.文九王列传.建平宣简王宏》:“至于边城举燧,羽驿交驰,而望其擐甲推锋,立功阃外,譬缘木求鱼,不可得矣。”> 5、唐.僧贯休〈行路难〉诗五首之一:“负心为炉复为火,缘木求鱼应且止。君不见烧金炼石古帝王,鬼火荧荧白杨里。”> 6、明.朱权《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进若缘木求鱼。”> 7、《封神演义.第三三回》:“若想善出此关,大王乃缘木求鱼,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 8、《聊斋志异.卷六.狼三则》:“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 9、《镜花缘.第七回》:“今处士既未立功,又未立言,而又无善可立;一无根基,忽要求仙,岂非『缘木求鱼』,枉自费力么?”>【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用错方法,徒劳无功。> 使用类别 用在“方法失当”的表述上。>【缘木求鱼造句】 > 1、不努力却想发财,无异是缘木求鱼!> 2、不多读书写作,要想成为作家,无异于缘木求鱼。> 3、向他这种吝啬鬼募款,无异缘木求鱼,徒劳无功。> 4、要减肥就要多运动,只靠药物,无疑是缘木求鱼。> 5、你想事业成功,却只靠烧香拜佛,这和缘木求鱼有何区别?> 6、想要公司好,却不用心管理,岂不是如缘木求鱼般达不到目的。> 辨识>【近义词】:水中捞月,竹篮打水,炊沙作饭,煎水作冰>【参考词语】:缘木希鱼>【汉语拼音】:yuán mù xī yú>【成语解释】:犹“缘木求鱼”。见“缘木求鱼”条。> 1、《后汉书.卷六一.左周黄列传.周举》:“陛下所行,但务其华,不寻其实,犹缘木希鱼,却行求前。” >【参考词语】:求鱼缘木>【汉语拼音】:qiú yú yuán mù>【成语解释】:犹“缘木求鱼”。见“缘木求鱼”条。> 1、明.郑若庸《玉玦记.第三出》:“终朝糊口无恒计,求鱼缘木竟何济。”>【缘木求鱼的】> 战国时的齐宣王,因为仰慕春秋时齐桓公与晋文公的霸业,很想效法他们,便向孟子请教有关他们的事迹。孟子说他没听说过,但可以为齐宣王讲述如何以仁德统治天下。孟子认为,要以仁德统治天下,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去照顾、爱护百姓。可以先从尊敬自己的父兄、爱护自己的子弟开始,然后推及别人的父兄子弟,这样就能治国、平天下了。如果不从这基础开始做起,就想开疆辟土,使其它诸侯归顺而称霸天下的话,正如同爬到树上去抓鱼,是不可能达成的。后来《孟子》原文的“缘木求鱼”演变成一句成语,用来比喻用错方法,徒劳无功。 很赞哦! (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