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清朝8大姓氏 康熙说:反贼,诛九族,听说他的姓氏后,忙说:名头太大,别杀了
康熙说:反贼,诛九族,听说他的姓氏后,忙说:名头太大,别杀了 孔子作为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地位是历史上独一份的,没有人能够和他相提并论,他的儒家思想流传至今还在影响着每一
康熙说:反贼,诛九族,听说他的姓氏后,忙说:名头太大,别杀了

孔子作为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地位是历史上独一份的,没有人能够和他相提并论,他的儒家思想流传至今还在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他的著作更是值得多次诵读,才能品味到其中的真理。 不只是中国人看重儒家思想, 就连是外国人也同样看重,美国的艾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人类的「 ”先师”,他的「 ”仁”和「 ”礼”被历朝历代作为治国方针,其中更深层的是人道主义精神,不只是中原王朝适用,针对全世界的社会体制都适用。 西汉董仲舒是儒学的倡导人,他提出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思想被国家看重,思想实现了大一统,也更利于国家的长久统治。此后历朝历代都极其看重儒家思想,对待孔氏一族也很是照顾,即便是孔氏族人犯罪,也不敢按照一般的刑罚直接处置。 满人入关,推翻了明朝,也意味着推翻了中原人的统治,建立清朝后,统治者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安抚汉人,毕竟汉人占绝大多数,无法采用赶尽杀绝的方式,只能是安抚为主。汉人接受的一直都是汉人统治,如今满清成了统治者,他们自然不能轻易接受,「 ”反清复明”的口号也一直被提出,即使清朝统治者多次镇压,也无法彻底解决。 所以清朝统治者们选择任用汉人为官,给汉人一定的利益,有利于皇权的稳固。等到了康熙皇帝时,他亲自去拜访孔子故居,带头善待孔子后人,不得不说康熙很睿智,知道汉人 推崇儒家思想,他的举措能够笼络人心。 孔子的64代孙孔尚任,一直都在为做官而努力,二十岁的时候考中了生员,但此后一直没有被录取,为了做官,他变卖了家中的财产,买得了一个「 ”例监”的官职,后来著书立说,成为了唐朝最杰出的戏曲作家。 康熙任用他监造祭祀用品,满清入关后的第一次尊孔大会举办得很是隆重,皇室成员很是重用,由孔尚任负责为大臣讲解儒家经典,而后又被皇帝破格提升为国子监博士,足以可见皇帝对孔氏后人的重用。 孔尚任很是感动康熙的举动,他以为自己终于遇到了明君,更加尽心尽力地效忠朝廷,康熙也确实觉得他才华横溢,更加重用他,多次提拔,后来又让孔尚任去了江南治理水患,但四年期间他一直郁郁不得志,这让孔尚任不得不怀疑皇帝是否真的赏识他。 但如今他做了官,只能是顺其自然了,他走遍了南明故里,结交了许多前朝遗民,他们有着高度的民族气节,缅怀着覆灭的明朝。孔尚任也被他们的民族气节感动,搜集了许多素材,创作了《桃花扇》,主要表达对大明朝的怀念和亡国之痛,成为了千古名剧。 此书一出,立马激起了全国各地的反清势力,但终究只是乌合之众,清朝派出军队镇压,解决了各地叛乱。大臣们纷纷认为是《桃花扇》的原因,上书希望皇帝能够严查此事,康熙派人搜集此书,集中烧毁,而后来派人搜查作者,誓要株连九族,这样才能平息他的怒火。但查到此书的「 ”幕后主使”后,康熙连忙把人召回来,他问了他的籍贯和姓氏,更加肯定了他的独特身份,康熙连夜跟大臣说道:「 ”此人杀不得!「 ” 孔尚任确实是有「 ”谋反「 ”的嫌疑,但他的特殊身份让康熙难办,若谋反之人只是普通人的话,那么他就能随意处置了,可偏偏孔尚任是孔氏一族的后人,孔子在民间有着很高的地位,若是对孔氏后人株连九族的话,那么可能会激起民愤,那么多年来清朝统治者做出的努力就白费了。 康熙即使有再大的胆子,他也怕读书人手中那支笔,这只笔既能让他身败名裂,也能让叛变的种子在百姓心中生根,清朝的统治,就有被颠覆的危险。康熙想杀他,但是不敢杀,这说明康熙是一个颇有城府的皇帝。 康熙39年,孔尚任被罢免,只能是回了老家,做过短暂的幕僚,在曲阜去世。虽然没有明说罢官原因,但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知道是《桃花扇》的原因,但没有明确的证据,有人认为并非如此,真实原因还需要考证。 不得不说孔尚任果然是孔子的后人,文学造诣极高,留下许多作品,其中戏曲《桃花扇》更是千古名作,流传世间,也不枉孔尚任花费了十余年的时间创作完成,主要讲述的是侯方域和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以此为主线,见证了南明王朝的兴亡衰败,对社会面貌的刻画也很是真实,让许多的汉人了解到了中原王朝,深受喜爱,许多读者竞相传抄。也怪不得《桃花扇》是清朝历史上最具教育意义的戏剧,成为清朝统治者的眼中钉。
很赞哦! (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