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顺序 请给我一些宋词和元曲

火烧 2021-11-04 11:15:25 1070
请给我一些宋词和元曲 请给我一些宋词和元曲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

请给我一些宋词和元曲  

请给我一些宋词和元曲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鹧鸪天 半死桐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两首词号称悼亡词双璧
林逋《长相思》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意缄心事,独语斜难。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陆游和唐婉,诶···
元曲: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
阿房一炬,
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
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
都变做了土;
输,
都变做了土!
山坡羊·北邙山怀古
张养浩
悲风成阵,
荒烟埋恨,
碑铭残缺应难认。
知他是汉朝君,
晋朝臣?
把风云庆会消磨尽,
都做北邙山下尘。
便是君,也唤不应;
便是臣,也唤不应
金字经·乐隐
张养浩
说著功名事。
满怀都是愁。
何似青山归去休。
休。
从今身自由。
谁能够。
一蓑烟雨秋

给我几首宋词和元曲~~

摸鱼儿 元好问(元)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踏莎行 秦观(宋)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裹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破阵子 李煜(南唐)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钗头凤 陆游(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蝶恋花 欧阳修(宋)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浪淘沙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
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
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
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
知与谁同

宋词和元曲有哪些?各写5个

宋词:1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2念奴娇•赤壁怀古
3雨霖铃•寒蝉凄切
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5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元曲
1<窦娥冤>
2<救风尘>
3<拜月亭>
4(望江亭>
5。<单刀会>

有关牡丹的宋词和元曲

牡丹亭
《白牡丹》(唐)白居易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渔家傲》(宋)欧阳修叶重如将青玉亚。花轻疑是红绡挂。颜色清新香脱洒。堪长价。牡丹怎得称王者。雨笔露笺匀彩画。日炉风炭薰兰麝。天与多情丝一把。谁厮惹。千条万缕萦心下
《玉楼春(牡丹)》(宋)范成大云横水绕芳尘陌。一万重花春拍拍。蓝桥仙路不崎岖,醉舞狂歌容倦客。真香解语人倾国。知是紫云谁敢觅。满蹊桃李不能言,分付仙家君莫惜
《浣溪沙》(宋)晏殊三月和风满上林。牡丹妖艳直千金。恼人天气又春阴。为我转回红脸面,向谁分付紫檀心。有情须殢酒杯深。
《临江仙》(宋)朱敦儒西子溪头春到也,大家追趁芳菲。盘雕翦锦换障泥。花添金凿落,风展玉东西。先探谁家梅最早,雪儿桂子同携。别翻舞袖按新词。从今排日醉,醉过牡丹时
《如梦令》(宋)吴潜一饷园林绿就。柳外莺声初透。轻暖与轻寒,又是牡丹花候。花候。花候。岁岁年年人瘦。

宋词和元曲繁荣的原因

1.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2.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丰富娱乐生活,适应了市井生活需要。
3.宋元时期阶级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曲更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4.科举制度的推动,社会的变迁

宋词和元曲的区别简单一些,用自己的话写

一、曲字数上更自由。比如说一个词牌限定字数很少能再变化,即便有变化也会在词牌上反映出来,比如添声,偷声,摊破,添字,减字。而元曲因为有衬字要自由许多。
二、曲音调上更自由。
词有严格的平仄,而曲在衬字上是自由的不讲平仄。
三、韵不同。
词讲究雅致,可以隔行押韵,也可以换韵。按照词牌的要求来。而曲要求一韵到底。
四、容量不同。
诗词曲的发展容量是越来越大的。词发展到早期就开始从小令转向长调,曲的容量就更大一些。
五、风格差异
词贵雅,曲贵俗。元朝是一个文化倒退的朝代...,社会矛盾尖锐,百姓无心理睬所谓艺术,这与宋初“凡有饮水处,即能歌柳词”的氛围是不一样的。元曲更写实,更口语,有大量的俚语加入。贴近百姓生活

宋词和元曲属于诗歌范畴吗

古典诗歌包括:唐诗宋词、楚辞、诗经、汉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诗、辞、歌、赋,

汉赋属于散文,楚辞、唐诗、宋词属于诗歌

楚辞有些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感觉,每句基本上7~9个字不等,大量使用虚词,最典型的比如语气词“兮”;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顺序 请给我一些宋词和元曲

汉赋是介乎诗歌与散文的文体,多用排比,也用韵,使用问答体;

唐诗的基本形式就是绝句和律诗,绝句共4句,律诗要8句,都可以分为五言和七言(即每句5个字或7个字);

宋词句式不像唐诗那样整齐划一,而是长短错落参差,词与诗的区别在于严格按曲牌来写,句式不整齐。

元曲,可分为元散曲和杂剧两种,

前者属诗歌范畴,但要配乐歌唱;和宋词相比,大量使用无意义的衬字;

后者属戏曲,即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形式。

谁知道宋词和元曲的区别

古人根据不同的内容表达需要,创造了诗、词、曲这三类诗歌体式,并在各自体式中拥有不同的样式种类,可谓源同流分,各臻其妙。 诗歌是任何一个民族最早产生的文学样式,我国也是如此。从《诗经》算起,诗歌发展历史已有几千年,诗歌的形式也难以言计。大而言之,诗可分为不大讲格律的古体诗和讲究格律的近体诗。古体诗中又有诗经体、楚辞体、乐府体(古乐府、新乐府)、民歌体、七言古诗、五言古诗等。这种区分,除了时间上的不同外,在表达形式方面也各有不同。它们总的特色是古朴、凝重,反映现实比较直接,表达形式自由。近体诗包括五、七言律诗和五、七言绝句,它们总的特色是精练、优美、含蓄,反映现实间接,格律严整,诗句间跳跃性大,绝句更强调蕴藉空灵的韵味。 唐宋后,词这一新的诗歌样式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与诗并驾齐驱。词由于要和乐歌唱,而且一般是由女子在宴会上歌唱,因而比诗更讲究含蓄蕴藉、形式精巧、音调和谐。词又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精巧轻盈,空灵蕴藉,韵味悠长;中调与七言近体诗规模相近,分为上下两阙,但讲究变化,晓畅中见蕴藉,分隔中见整体;长调因其歌唱时一般节拍舒缓、篇幅较长,故又称慢词。由于长调篇幅长,容量大(最长的《莺啼序》,256字),因此词人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叙事、抒情、写景、议理从容展开,结构上讲究转折变化,浑成统一。 元代兴起的曲(元曲分为剧曲、散曲,前者指杂剧中的唱词,这里指后者),虽有配乐歌唱,承词而发展,但又别有风味。 诗词曲的不同体式,就如人们不同的服饰,以适应不同季节和审美的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再来阅读,不能不让后人佩服古人创造不同诗体的聪明才智。对于三者的不同,古人早已认识到,作过不少论述。但有的太抽象,如王国维认为“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有的过于直观,如王士祯以晏殊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与汤显祖《牡丹亭》唱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为例说明词、曲的不同;有的过于简单,如李渔认为词“上不似诗,下不类曲,不淄不磷,立于二者之中”。其实,三者之间不同的特色体现在题材、意境、风格、手法、形式等诸方面。

宋词牌和元曲牌的格式

古代词曲都是可以唱的,根具词牌名和曲牌名有对应的音乐。所以每句的字数都有规定, 也就是要添词添曲。也可以创作新的排律,不过要自己配上音乐。流传至今,很多的音乐已经失传。
下面两个网站是介绍词牌名的。
:vtte./text/list.asp?id=14
:chengzi./GB2312/poemsindex/songciindex.htm
以下是曲牌名
:mythrror./bbs/dispbbs.asp?BoardID=31&id=719

宋词和元曲的区别.简要概括

唐诗有五言,七言,绝句,律诗.唐诗主要是五、七言诗,词则要按词牌填词,句型长短不一,所以又叫长短句。曲和词类似,要按曲牌填写。所以唐人作诗可以叫写诗,宋人作词和元人作曲则叫填词、填曲。宋词的词牌是中原地区的曲调,元曲则是来源于北方草原民族的曲调,所以元曲又叫北曲。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 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有着相同的文学地位。 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通常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馀、长短句。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