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太伯墓在哪 吴太伯的历史遗迹
吴太伯的历史遗迹
太伯墓,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东三十里的鸿山(也叫东皇山、梅里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太伯墓用青色的大理石砌成,高2米余,直径3米多;墓顶填以黄土,常年绿草如茵。
墓碑是四方形,正面刻着“泰伯墓”三个古朴典雅的篆书大字。
墓前矗立着两根高大雄伟的华表,华表上雕刻着威武勇猛的雄狮。
墓前建有供祭祀用的享堂,建于公元1818年。
享堂门旁石上镂刻有齐彦槐书写的一副对联,歌颂太伯的最大功德,其文是:“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 泰伯庙,又名至德祠、让王庙,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梅村镇的伯渎河畔。
东汉永兴二年(154年),汉桓帝为了纪念吴泰伯,敕令吴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所立。
现存的泰伯庙为明清建筑,庙前立照池,池上架单孔拱形石桥,名“香花桥”。
桥北立花岗岩石牌坊,上镌“至德名邦”四字。
石坛北为棂星门,竖有六根石柱,高6米,有云龙、仙鹤雕饰。

棂星门为泰伯庙第一进建筑,面阔三间。
后有院落厢旁,东西各九间。
院内尚存古柏、桂树各一株。
泰伯大殿,面阔五间。
1983年对泰伯庙进行整修时,塑泰伯像一尊,身高4.5米。
两厢塑泰伯、仲雍后裔28尊塑像。
1987年,陆定一和赵朴初分别题写“泰伯庙”和“至德高风”匾额。
泰伯庙旁,又竖起“江南第一古镇”牌楼,正在兴建“秦伯园”。
2006年5月25日,泰伯庙和墓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泰伯井,又名让王井,位于至德大殿东面,井水清澈可口。
相传是泰伯为当地居民用水而凿。
但据考证,泰伯井是战国时期所建。
建泰伯庙后,一直是泰伯庙的厨房用井。
南朝刘昭《后汉书注》记载:“无锡县东,皇山泰伯冢。
民世修敬焉。
去墓十里有旧宅,井犹存。”《吴地记》记载:“吴筑城梅里平墟,城内有宅,旧址及井犹存。”
唐代诗人李绅晚年隐居泰伯庙,在泰伯庙留下许多诗文,其中《泰伯井》写道:“至德今何在,平墟井有泉;梁鸿重浚后,又历几千年。” 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泰伯奔吴途径之地。
据明代《泽州府志》载“吴神山县西南六里,即晋普之支,庙祀泰伯仲雍。”传说于此广植杏树,淳化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