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成语功不可抹还是功不可没 成語: 力半功倍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1-11-25 02:40:48 1072
成語: 力半功倍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3375成語: 力半功倍注音: ㄌ|ˋ ㄅㄢˋ ㄍㄨㄥ ㄅㄟˋ漢語拼音: lì à gō g èi參考詞語: 事半功倍釋義: 義參「事半功倍」。見「事半

成語: 力半功倍是什么意思?  

成语功不可抹还是功不可没 成語: 力半功倍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3375成語: 力半功倍注音: ㄌ|ˋ ㄅㄢˋ ㄍㄨㄥ ㄅㄟˋ漢語拼音: lì bàn gōng bèi參考詞語: 事半功倍釋義: 義參「事半功倍」。見「事半功倍」條。Emoji符號: ⏩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力半功倍”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事半功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齊人公孫丑是孟子弟子,他曾經問孟子:「如果夫子掌握齊國大權,可以建立和管仲、晏嬰那樣的功業嗎?」孟子不願意被拿來和管仲相比,認為幫助齊國統一天下是件很容易的事。比起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現今的齊國不但國土廣大,而且人民眾多,加上以王道來治理天下的聖明君主很久沒有出現,以致人民長久處在暴政之中,他們心中渴望施行仁政的程度和「肚子餓的人只求吃飽,口渴的人只求解渴」一樣。所以齊國若在此時施行仁政,將正應驗孔子說的:「德行流傳的速度,比驛馬傳達命令還快。」而人民心裡喜悅的程度,會就像脫離兩腳被綁住倒掛的困境一樣。這和古時候的人相比,只要花費一半的心力,就能達到加倍的功效。後來「事半功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工作效率高。典源: 此處所列為「事半功倍」之典源,提供參考。《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曰:「文王何可當也,由湯至於武丁,賢聖之君六七作,天下歸殷久矣,久則難變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里者也,而齊有其地矣。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禦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時者也。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當今之時,萬乘之國1>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2>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 〔注解〕 (1)萬乘之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指大國。乘,音ㄕㄥˋ,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四馬一車名乘。 (2)倒懸:縛人兩足倒掛,比喻極為困苦。書證: 01.南朝梁.釋僧祐〈釋迦序〉:「今鈔集眾經,述而不作,庶脫尋訪,力半功倍。」 成語接龍

“力”字結尾的成語

群策群力不遺餘力自食其力無能為力同心戮力齊心戮力枉費心力不能為力不留餘力莫能為力同心僇力殫精畢力綽綽有餘力

“力”字開頭的成語

力不從心力透紙背力爭上游力不從願力不副心力均勢敵力爭上流力省功倍力半功倍力不逮心力與願違力不及心力敵勢均

“倍”字結尾的成語

事半功倍力省功倍力半功倍費半功倍 參考鏈接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力半功倍”分成的單字詳解:

力, 半, 功, 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