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亮剑 李云龙打仗这么厉害,为何在反扫荡时却伤亡过半?他有难言之隐!

李云龙打仗这么厉害,为何在反扫荡时却伤亡过半?他有难言之隐!
《亮剑》李云龙打仗这么厉害,为何在反扫荡时却伤亡过半?他有难言之隐!众所周知,在《亮剑》中,李云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常胜将军,然而早在1940年以前,其实李云龙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团长,根本无人问津。自从苍云岭一战,击溃了号称日军精锐的坂田联队之后,李云龙的名字才开始为山西军民所熟悉。在一战成名之后,李云龙就像是战神附体一样,接二连三又打出了许多让人难以置信的大胜仗,比如李家坡全歼山崎大队,虎亭据点伏击日军观摩团等等。这些战绩,一下子让李云龙成为了第二战区家喻户晓的名人,就连楚云飞这样的黄埔高材生,也对其刮目相看,甚至还专程前来拜访求教!
从苍云岭突围战,到虎亭伏击战,李云龙一战未败,次次都让日军尝到了苦头。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李云龙打仗这么厉害,为何在反扫荡时却伤亡过半呢?就在全歼日军观摩团之后不久,日军第一军司令筱冢义男就发动了一次大扫荡,并且还制定了针对性极强的A号作战计划。最终独立团在整个反扫荡作战中,付出了伤亡过半的代价,其中三个营长,就只剩下一营长张大彪一个人回来了,二营长沈泉和三营长王怀保,均牺牲在了突围的路上,就连李云龙和魏和尚也是九死一生,差一点就回不来了。
再回到之前的问题上来,李云龙是出了名的会打仗,为何在反扫荡作战时却付出了伤亡过半的代价呢?难道他之前指挥的那些成名之战,都是靠运气打出来的吗?很显然,并不是靠运气,是靠实力,而之所以李云龙栽在了这次反扫荡作战上,只因他有难言之隐!究竟是哪些难言之隐呢?
第一,日军对李云龙采取了“重点照顾”手段。从《亮剑》剧中可以得知,李云龙的独立团遇到的扫荡日军,足足有一个旅团,即日军第4旅团,旅团长叫平陆勇夫。就是他下的令,让黑岛骑兵联队围歼了李云龙的骑兵连。之后在辛庄一战中,从日军部队的番号上,也可以看得出,包围辛庄的日军正是第4旅团所属的部队。反扫荡时,李云龙的独立团顶多1000来人,而日军第4旅团则起码有5000人以上,兵力如此悬殊,李云龙怎能不吃大亏!
第二,日军使用的手段非常卑鄙。日军在扫荡的过程中,使用了非常下作的“三光政策”,即烧光、杀光、抢光。在这一政策影响下,老百姓是苦不堪言,尤其是那些来不及转移的,大都遭到了日军血腥屠杀。而日军之所以这么做,至少有两个目的。一是制造无人区,让八路军无处落脚,更得不到补充;二是逼迫附近的八路军现身。日军发动扫荡,就是冲着八路军来的,然而熟悉游击战术的八路军,行踪飘忽不定,所以日军就以屠杀无辜百姓的方式,逼迫附近八路军现身。这种手段真的很卑鄙,但李云龙却明知是个套,但也不得不往里面钻,这样一来,部队损失就大了!
第三,独立团化整为零了。这次扫荡,日军的兵力空前强大,为了避敌锋芒,独立团奉命化整为零了,而跟随在李云龙和赵刚身边的部队,最多不过三个连。也就是说,独立团的主力其实并不是由李云龙负责指挥的,而是由下面营连排长指挥的。这些人虽然从李云龙身上学到了不少本事,但毕竟不是李云龙,指挥水平还是差了一些,所以在突围时,伤亡自然就大了一些。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以上三点难言之隐,所以李云龙虽然打仗厉害,却在反扫荡时伤亡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