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名正言顺的词语解释 成语: 名正言顺的意思,典故及详细解释

火烧 2021-12-25 12:50:16 1064
成语: 名正言顺的意思,典故及详细解释 成语: 名正言顺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807成语: 名正言顺注音: ㄇ|ㄥˊ ㄓㄥˋ |ㄢˊ ㄕㄨㄣˋ汉语拼音: mí g zhè g

成语: 名正言顺的意思,典故及详细解释  

成语: 名正言顺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807成语: 名正言顺注音: ㄇ|ㄥˊ ㄓㄥˋ |ㄢˊ ㄕㄨㄣˋ汉语拼音: míng zhèng yán shùn反义: 盗名窃位近义: 堂堂正正释义: 形容名分正当,言词合理。语本《论语.子路》。后用「名正言顺」指所做的事正当而合理,不容置疑。 △「手足无措」Emoji符号: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名正言顺”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春秋卫灵公死后,卫人立蒯聩(ㄎㄨㄞˇ ㄎㄨㄟˋ)之子辄,是为出公。这一年的六月,赵鞅将蒯聩纳于卫国的戚地,与辄对立。直到出公五年,卫君辄始终违抗父亲蒯聩,诸侯们屡次以这件事责备卫国。这时孔子门人子路等多在卫国任职,卫君辄想要请孔子主持政治。于是子路问孔子:「如果您去主政,要先从哪里下手?」因为卫国正处于一个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名实错乱的局面,孔子根本无意辅佐出公,所以说:「如果非做不可的话,就从正名入手吧。」并且说出「名不正,则言不顺」,意思是说:名分不止,所说的话就不合道理。而孔子所讲的此一席话见于《论语.子路》。后来「名正言顺」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所做的事正当而合理,不容置疑。典源: 《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1>不正,则言不顺2>;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注解〕 (1)名:名分。名指一个人在社会上拥有的名位,分(ㄈㄣˋ)指他应尽的义务和应享的权利。 (2)顺:合理。书证: 01.宋.苏轼〈太常少卿赵瞻可户部侍郎敕〉:「先王之论理财也,必继之以正辞。名正而言顺,则财可得而理,民可得而正。」 02.《续资治通鉴.卷一一一.宋纪一一一.高宗绍兴二年》:「方其批付三省,合称御笔;三省奉而行之,则合称圣旨;然后名正言顺。」 03.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老夫人许了亲事,待小生得官回来,谐两姓之好,却不名正言顺?你今私自赶来,有玷风化,是何道理?」 04.《三国演义.第七三回》:「今曹操专权,百姓无主;主公仁义著于天下,今已抚有两川之地,可以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以讨国贼。」 05.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中庸首章》:「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顺,一举而可为政于天下矣。孔子正名,或是如此。」 06.《红楼梦.第四八回》:「他既说的名正言顺,妈就打量著丢了八百一千银子,竟交与他试一试。」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指所做的事正当而合理,不容置疑。 【使用类别】用在「合理正当」的表述上。 【例  句】 <01>他所做的事总是名正言顺,所以不曾受到非议。 <02>总算拿到了驾照,这下可以名正言顺地骑车去兜风了。 <03>你们应该先向校方申请场地,才可以名正言顺地举办活动。 <04>王经理得到董事长授权整顿营业部门,名正言顺,谁敢不服? <05>本来是件名正言顺的事,被你这样一搞,什么立场都没有了。 <06>身为监察委员,对于公务员失职提出弹劾,本是名正言顺的事。 <07>选举结果公布,苏同学的得票数最高,名正言顺地成为下一届学生会长。 成语接龙

“顺”字开头的成语

顺水推舟顺手牵羊顺水行舟顺水推船顺水流舟顺水放船

“名”字结尾的成语

欺世盗名隐姓埋名偷世窃名吊誉沽名钓誉沽名

“名”字开头的成语

名正言顺的词语解释 成语: 名正言顺的意思,典故及详细解释
名落孙山名不虚传名副其实名正言顺名不副实名列前茅名缰利锁名实相副名不虚立名实不副名不虚得名不虚行名实相称名实相符名缰利索名缰利索

“顺”字结尾的成语

一帆风顺名正言顺风调雨顺风雨调顺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名正言顺。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名正言顺。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名正言顺”分成的单字详解:

名, 正, 言, 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