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宣宗孙贵妃 明朝朱瞻基之后谁继位,大明朝明宣宗朱瞻基两位皇后都是谁

火烧 2022-02-11 18:44:07 1041
明朝朱瞻基之后谁继位,大明朝明宣宗朱瞻基两位皇后都是谁 大明朝明宣宗朱瞻基两位皇后都是谁朱瞻基即位后想立贵妃孙氏为皇后,便用意开导胡皇后,让她以有病为由辞掉皇后之位。朱瞻基由此废了胡皇后而改立孙氏为皇

明朝朱瞻基之后谁继位,大明朝明宣宗朱瞻基两位皇后都是谁  

大明朝明宣宗朱瞻基两位皇后都是谁

朱瞻基即位后想立贵妃孙氏为皇后,便用意开导胡皇后,让她以有病为由辞掉皇后之位。朱瞻基由此废了胡皇后而改立孙氏为皇后,胡氏居住别宫,但是朱瞻基并没有亏待她,恩御进膳如常,每到宴会,必命她居于孙氏之上。

朱瞻基是明朝少有的贤明之主,为何被后世成为蟋蟀天子?

朱瞻基。明仁宗朱高炽的长子,即明成祖朱棣之孙,出生于明洪武三十一年,据传说朱瞻基小时候长得与朱棣非常像,而且脸上有一团英气,朱棣看后非常高兴。

在朱棣称帝后,对朱瞻基的成长倾注大量心血,他给朱瞻基配了一班德才兼备的大臣,专门负责他各方面的教育。不仅如此,朱棣自己也经常告诉朱瞻基太祖朱元璋开国创业的艰难,给他讲解古代兴亡得失的故事并以上为主题,专门为朱瞻基编撰成《务本训》一书,要他不断学习,引以为戒。朱棣还经常将他带出皇宫,让他广泛地接触外界,知道百姓生活的艰难,了解各地的民情民风。

永乐九年(1411),13岁的朱瞻基被立为皇太孙。从此,朱棣不论是巡视北京还是巡边讨伐,都把朱瞻基带在身边,随时教诲,或讲经论史,或授知兵法,或体察百姓疾苦,这为朱瞻基以后成为较为英明的帝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永乐二十二年,朱高炽登上皇位,立朱膽基为太子。一年之后,朱高炽病逝,27岁的朱瞻基登上了帝位。史称“明宣宗”。改年号为宣德。

朱瞻基登基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祖皇帝留下的外藩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建文、永乐、洪熙三朝都没有得到解决,朱瞻基即位之后,马上着手整顿军务,准备迎接来自强藩的挑战。他的皇叔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就战功赫赫,自从仁宗即位后就从没有放弃武力夺取政权的野心。

而如今终于机会来了,新皇帝年轻,朱高煦便举起“清君侧“的大旗,而明宣宗皇帝早有准备御驾亲征,在声势上压倒了叛军,明军很快就包围乐安城,见无法取胜,朱高煦只得弃城投降,朱高煦被擒后,群臣都劝朱瞻基将朱高煦处死,朱瞻基不忍杀死叔父,将朱高煦废为庶人,软禁在西安门。

朱瞻基率领得胜之师回到北京后,其皇叔朱高燧见势不好,也交出了自己的亲兵卫队,就这样藩王问题在宣德朝终于得到了解决。

解决外藩后,明宣宗任用贤能,他即位时期,名臣辈出,在当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出现了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著名的“仁宣之治“。

虽然朱瞻基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他从小喜欢斗蟋蟀,即位之后曾经让各地采办上等蟋蟀来京,地方官员为了取悦宣宗,都变本加厉地下达任务,一度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朱瞻基也被百姓们称为“蟋蟀天子”。再加上明宣宗时的废后风波也给他清明的一生点上了一个污点,公元1435年,朱瞻基染上不明之症,病故于乾德宫。

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他是怎么死的

明宣宗朱瞻基(1399年3月16日-1435年1月31日),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幼年就非常受祖父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他和父亲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听从阁臣杨士奇、杨荣等建议,明宣宗当政十年,重点在治理内政方面。主动从交阯撤兵,节省了财力,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促进了中国各族人民与交阯的交流。

明宣宗朱瞻基,洪熙皇帝朱高炽的长子,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父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的父亲太祖皇帝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正说明要将江山交给他,朱棣醒来以后正在回忆梦中的情景,忽然有人报告说孙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马上意识到难道梦中的情景正映证在孙子的身上?他马上跑去看孙子,只见小瞻基长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脸上一团英气,朱棣看后非常高兴,这件事对朱棣下决心发动靖难之役也有很大的作用。 朱棣靖难之役胜利以后,就亲自挑选当时的著名文臣担任朱瞻基的老师,并多次指示,皇孙是个可造之才,你们一定要尽心竭力。同时朱棣也不忘亲自教导。朱棣总是将朱瞻基带在身边,让他了解如何带兵打仗。朱瞻基于永乐九年(1411年)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成祖征讨,每次远征归来经过农家,朱棣都要带朱瞻基到农家看看,让皇孙了解农家的艰辛,让他以后作一位爱民的好皇帝。朱棣对朱瞻基的精心教导对朱瞻基以后成为著名的守成之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很大程度上朱高炽被立为太子是沾了儿子的光,因此父子俩就成为了朱高煦等人的眼中钉,青年的朱瞻基也被卷入了这场争斗,但是凭着祖父对他的喜爱,凭着他的勇气与睿智,他总是能够帮助父亲化险为夷,最终使朱高炽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谁知父亲的皇位还没有坐热,十个月之后就暴病去世了,当时朱瞻基正在南京,他的皇叔朱高煦准备在半路截杀太子,然后自立为帝。 但是朱瞻基早就预料到父亲病重,不久将要驾崩,于是提早出发赶往北京,当时朱高煦还没有派人设伏,他没有料到朱瞻基会来的如此之快。其实关于朱瞻基为何会未卜先知,比距离京城更近的在山东乐安的朱高煦(朱瞻基在南京)更早得到皇帝驾崩的消息这一谜团。史料上有很多不同的记载,有的说朱高煦袭击太子朱瞻基只是传闻,朱瞻基是在接到京城内线报丧之后从容来到京城的;还有一种阴谋论,说是朱瞻基等不及父皇朱高炽传位,谋杀了他,朱高炽的非自然死亡、朱高煦的措手不及、朱瞻基的从容即位是历史留下的谜团,但可以肯定的是朱瞻基安全抵达京城。 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年号宣德,成为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当政十年,重点在治理内政方面,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了汉王朱高煦的叛乱,将汉王朱高煦用鼎扣住,烧烤至死,诸子全部处死(宣宗原先不舍得杀之,仍前往探视,却被朱高煦使腿将其绊倒)。为了休兵养民,宣宗一改永乐时期的讨伐政策,主动从交阯撤兵,节省了财力,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促进了中国各族人民与交阯的交流。 宣宗整顿统治机构,罢免“贪津不律”、“不达政体”、“年老体疾”的官员,实行精简和裁冗措施,以振朝风。而在用人方面限制入仕人数,实行保举和欠任。宣宗实行了一些减轻民困的措施,减免税粮、复业流民、赈灾救荒等,宣德三年出塞,并修建永宁、隆庆诸城。 在宦官问题上,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下令,设置内书堂,教导宦官们读书,宣宗虽是明君,但此举在无意之中却开启了明代宦官干政之先兆,也是他因清朝臣子引导最受后世批评之处。 宣德帝在短期患病后于宣德十年正月初三日(1435年1月31日)意外地死于乾清宫,终年38岁,他在位只有10年,他被尊为章皇帝,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葬北京昌平景陵。

明朝皇帝朱瞻基的叔叔是谁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汉族,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

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朱瞻基在性格上,他与其父朱高炽相似,也具有他父亲那种对皇帝作用的理想主义的、然而是保守的想法。朱瞻基是文人和艺术的庇护人,他的统治的特点是其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宣德十年(1435年)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朱瞻基在位期间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 家世 高祖父:(追尊)仁祖淳皇帝朱世珍 高祖母:(追尊)淳皇后陈氏 曾祖父: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曾祖母:孝慈高皇后马氏 祖父:成祖文皇帝朱棣 祖母:仁孝文皇后徐氏 父:仁宗昭皇帝朱高炽 母:诚孝昭皇后张氏 后妃 恭让章皇后胡氏,即废后胡善祥 孝恭章皇后孙氏,孙贵妃,即后来的孙太后 吴太后,即吴贤妃,明代宗之母也。明代宗朱祁钰即位后升格为皇太后。明英宗复辟,复称宣庙贤妃。南明时追谥"孝翼太后". 何贵妃,殉宣宗为贵妃,谥端静 赵贤妃,殉宣宗为贤妃,谥纯静; 吴惠妃,殉宣宗为惠妃,谥贞顺; 焦淑妃,殉宣宗为淑妃,谥庄静; 曹敬妃,殉宣宗为敬妃,谥庄顺; 徐顺妃,殉宣宗为顺妃,谥贞惠; 袁丽妃,殉宣宗为丽妃,谥恭定; 诸恭妃,殉宣宗为恭妃,谥贞静; 李充妃,殉宣宗为充妃,谥恭顺; 何成妃,殉宣宗为成妃,谥肃僖。 郭嫔,郭爱,殉宣宗。 子女 儿子 长子 明英宗朱祁镇,孙皇后《明史》记载为宫人子。 次子 明代宗朱祁钰,吴贤妃所生 女儿 长女顺德公主,母胡皇后。 次女永清公主, 母胡皇后。 三女常德公主, 母孝恭章皇后孙氏。

明朝的朱瞻基跟汉王发生过什么??

朱瞻基是朱棣长子仁宗朱高炽的儿子,

汉王朱高煦是他的叔叔,朱棣早年为立2人谁为储君的事徘徊,他有立汉王之心,不过大臣们都支持太子,后来汉王犯了个错,被贬,太子朱高炽即位。 后来仁宗朱高炽病死,宣宗朱瞻基即位,不久汉王朱高煦起兵造反,被剿灭,朱高煦也被处死

明成祖朱棣后是哪个儿子继位的?是哪一年?

明仁宗朱高炽在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9月继位,是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

明宣宗孙贵妃 明朝朱瞻基之后谁继位,大明朝明宣宗朱瞻基两位皇后都是谁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9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5月在位,年号洪熙。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今北京)。朱高炽善抚士卒,仅以万人拒南军李景隆五十万之众围攻,城赖以全。

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朱高炽都以太子身份监国,朝无废事。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宠于朱棣,串通宦寺,阴谋夺嫡;后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变更换太子之意。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7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由长子朱瞻基继位。

扩展资料

明仁宗朱高炽,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大儿子。他的皇帝生涯恐怕是明朝历代帝王中最窝囊的。老爸健在的时候,不受老爸喜爱,又受两个弟弟汉王高煦、赵王高燧的挤兑,继承权几乎不保。

好不容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做了二十二年皇帝的老爸驾崩,四十七岁的他终于继承了皇位,龙椅还没有坐热,当了八个月的皇帝就去世了。——终明一代,他当皇帝的日子,仅仅比后来才坐了一个多月龙椅的泰昌帝时间长一些。

朱棣不喜欢大儿子高炽,一个原因大概是他太老实仁厚,说得损一点,就是有点懦弱。没有他爷爷、他爸爸那种英武之气,不像个君临天下、让臣民战战兢兢的君主。第二则是因为身体不好,患了严重的肥胖症,走路很不方便,必须要两个人搀扶。

他的爷爷和爸爸,江山都是马上得来的,朱棣自己上马能开弓,下马能治国,没办法喜欢这样的接班人。更可怕的是,这窝囊的老大却有了两个能干而不安分的弟弟。

尤其是老二朱高煦,老爸兴兵南下,和建文帝夺江山时,身先士卒带领军队做先锋,直逼南京,功劳赫赫。在这场战争中,有一次朱棣对自己喜爱的二儿子许诺,你大哥身体不好,你好好干,江山迟早是你的。

高炽最终能入承大宝,一是嫡长继承制对朱棣的约束;二是因为他娶了个好老婆,生了个好儿子,朱棣喜欢仁宗的长子朱瞻基。高炽的皇后张氏也有朱元璋的马皇后、朱棣的徐皇后之风,见识远大而乖巧伶俐,是个不折不扣的贤内助,用古代命书的说法,有“旺夫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高炽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一个因肥胖症差点丢失皇位的老实人

明代嘉靖皇帝之后是哪个皇帝

明穆宗朱载垕[hòu](公元1537年-1572年),汉族,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明世宗病死后继位。少年因其母缘故而不得父皇宠爱, 因其母亲杜康妃失宠,又非长子,所以很少得到父爱。

扩展资料

他的一生,基本上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女人,他最大的优点就是他的无能。

万历二年(1574),张居正主持修纂《穆宗实录》,对刚刚过世的穆宗有极高的评价:"上(穆宗)即位,承之以宽厚,躬修玄默,不降阶序而运天下,务在属任大臣,引大体,不烦苛,无为自化,好静自正,故六年之间,海内翕然,称太平天子云。"相比较而言,穆宗的性格确实是正德以后历代皇帝中最谦和的。

明朝朱瞻基的父亲是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汉族,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

明朝(326)两位(7)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