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赃结尾的成语 成語: 壞法婪贓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2-12-12 16:22:04 1050
成語: 壞法婪贓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5060成語: 壞法婪贓注音: ㄏㄨㄞˋ ㄈㄚˇ ㄌㄢˊ ㄗㄤ漢語拼音: huài fǎ lá zā g參考詞語: 貪贓枉法釋義:義參「貪贓枉法」。見「

成語: 壞法婪贓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5060成語: 壞法婪贓注音: ㄏㄨㄞˋ ㄈㄚˇ ㄌㄢˊ ㄗㄤ漢語拼音: huài fǎ lán zāng參考詞語: 貪贓枉法釋義:義參「貪贓枉法」。見「貪贓枉法」條。Emoji符號: 婪贓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壞法婪贓”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貪贓枉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貪贓枉法」原作「貪贓壞法」。贓,指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財物。「貪贓枉法」表示為了貪圖非分之財,而做出違法犯紀之事。過去多用在官吏身上,指官吏為了收受賄賂,而破壞法律。古代的官員是社會上少數擁有地位和權力的人,如果他們品行不端,貪圖不義之財,濫用國家給予他們的權力,自然會對百姓造成極大的痛苦。例如所引典源,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折》︰「誰想那兩個到的陳州,貪贓壞法,飲酒非為。」便是指劉衙內的兩個兒子去陳州糶米,卻貪圖賄賂,中飽私囊,花天酒地,胡作非為,絲毫沒有盡到身為官員的責任。「貪贓枉法」後來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貪汙受賄,破壞法紀。典源: 此處所列為「貪贓枉法」之典源,提供參考。※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折》(據《元曲選》引)老夫范仲淹1>,自從劉衙內保舉2>他兩個孩兒去陳州開倉糶米3>,誰想那兩個到的陳州,貪贓壞法,飲酒非為。奉聖人的命,著老夫再差一員正直的去陳州,結斷此一樁公事,就敕賜勢劍金牌,先斬後聞。〔注解〕(1)范仲淹:西元 989∼1052,字希文。宋名臣,吳縣人,為秀才時即以天下為己任,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元昊反,以龍圖閣直學士與夏竦經略陝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稱為「龍圖老子」,夏人稱為「小范老子」。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卒諡文正。(2)保舉:古時由大臣奏請提升有特別技能、學識或功績的人才,供朝廷任用,並為其作保,稱為「保舉」。(3)開倉糶米:打開官倉,出售穀物,以平衡物價。糶,音ㄊ|ㄠˋ。書證:01.《萬花樓.第八回》:「立要奏明聖上,究問他一個壞法婪贓之罪。」 成語接龍

“壞”字結尾的成語

赃结尾的成语 成語: 壞法婪贓是什么意思?
氣急敗壞

“壞”字開頭的成語

壞法婪贓

“贓”字結尾的成語

壞法婪贓 參考鏈接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壞法婪贓”分成的單字詳解:

壞, 法, 婪, 贓。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