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跑 魏忠贤权倾朝野,为何17岁的崇祯轻易就除掉他?原因其实很简单

火烧 2022-08-29 15:36:00 1061
魏忠贤权倾朝野,为何17岁的崇祯轻易就除掉他?原因其实很简单 天启七年(1627年)秋八月,明熹宗朱由校驾崩,信王朱由检即位。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17岁的崇祯以魏忠贤「 ”擅窃国柄,奸盗内帑,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跑 魏忠贤权倾朝野,为何17岁的崇祯轻易就除掉他?原因其实很简单

魏忠贤权倾朝野,为何17岁的崇祯轻易就除掉他?原因其实很简单  

天启七年(1627年)秋八月,明熹宗朱由校驾崩,信王朱由检即位。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17岁的崇祯以魏忠贤「 ”擅窃国柄,奸盗内帑,诬陷忠良,草菅多命,狠如狼虎”为由,将魏忠贤及其党羽尽数铲除。 有人就说了,魏忠贤权势滔天,何等人物,号称「 ”九千九百岁”,可崇祯除掉魏忠贤为何如此简单?崇祯除掉魏忠贤确实没有遇到很大阻力,但也不是一句话就是要了魏忠贤的命。明熹宗一死,魏忠贤立即感受到危险的来临,他想到了辞任,「 ”天启七年九月初一,东厂太监魏忠贤辞任,温旨不允。” 崇祯当然拒绝了,他心里太清楚了,自己刚登大宝,根基不稳固,自然不可能立即解决早已形成气候的阉党。既然动不得,崇祯来了个以静制动,仍旧对魏忠贤及党羽进行了赏赐安抚,这种暧昧的方式,让魏忠贤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所以,《烈皇小识》这样记载,「 ”上既登极,所以优容客、魏者,一如熹庙,而信邸承奉,尽易以新衔,入内供事。”当然,这一切都是假象,崇祯可不是病猫。从政治上来说,崇祯铲除魏忠贤,没有任何技术上的难度,但是崇祯把问题搞复杂了。 朱元璋自创立大明后,便立下宦官不可干预朝政的规定。尽管后代几位皇帝重用太监,但祖制就是祖制,这点早已深入人心,魏忠贤偏偏就是一个太监,而且干预朝政,弄得大明庙堂乌烟瘴气。 魏忠贤有两个官职: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督主。这两个官在明朝后期的权力,仅次于皇权,因此魏忠贤能权倾天下,但也正是这两个权力让他在面临崇祯进攻时,毫无还手之力。为什么? 一句话,「 ”然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天启年间,由于魏忠贤深受宠信,他获得了「 ”批红”的权限,掌握了最高的决定权。但魏忠贤获得一切,都建立在明熹宗之上,是没有任何根基的,一旦皇帝没有允许,魏忠贤继续做,就是「 ”矫诏”,是诛九族的大罪。 崇祯一登基,大家一看风向变了,树倒猢狲散?当然,崇祯也是有所顾忌的,毕竟魏忠贤只手遮天,因此他隐忍了一年。最后说一下结论:崇祯拿掉魏忠贤,就是一下子的事情。不过,纵观崇祯一朝,魏忠贤当年应该把文官集团打压的再狠点。 参考资料:《明史》、《明季北略》、《烈皇小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