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巧言令色出自于哪里 成语: 巧言令色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火烧 2022-10-16 10:00:09 1034
成语: 巧言令色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巧言令色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853成语: 巧言令色注音: ㄑ|ㄠˇ |ㄢˊ ㄌ|ㄥˋ ㄙㄜˋ汉语拼音: qiǎo yá

成语: 巧言令色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巧言令色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853成语: 巧言令色注音: ㄑ|ㄠˇ |ㄢˊ ㄌ|ㄥˋ ㄙㄜˋ汉语拼音: qiǎo yán lìng sè参考词语: 巧言善色, 令色巧言反义: 疾言厉色, 义正辞严, 声色俱厉近义: 花言巧语, 谄词令色释义: 巧,美妙。令,善。「巧言令色」指话说得很动听,脸色装得很和善,可是一点也不诚恳。形容人矫情虚伪。语出《书经.皋陶谟》。Emoji符号: 令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巧言令色”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巧言令色出自于哪里 成语: 巧言令色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巧言令色」的「巧」是美妙之意,「令」则是好的意思,所以「巧言令色」是指话说得很动听,脸色装得很和善,可是一点也不诚恳。《书经.皋陶谟》里有一段记载夏代禹与皋陶间的对话,讨论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贤明的君王。皋陶认为治理国事最重要的就是知人善任、使百姓安乐。禹也觉得很有道理,但真的要做到实在很难,连身为君王的舜都难以做到。能知人善任,就是有智慧;真能使百姓安乐,就是有仁德。如果真能有智又有德,就不会有人作乱,那舜又何必为驩兜这个恶人烦心?何必驱逐苗族?又何必怕巧言令色的小人呢?文中的「巧言令色」就是指表里不一、虚伪不实的小人,是有德之人所憎恨、避而远之的。所以孔子也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后来「巧言令色」演变为成语,就用来形容人矫情虚伪。典源: 《书经.皋陶谟》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1>而惠2>,何忧乎驩兜3>?何迁4>乎有苗5>?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6>?」 〔注解〕 (1)哲:明智。 (2)惠:仁爱。 (3)驩兜:音ㄏㄨㄢ ㄉㄡ。舜时的四个恶人之一。 (4)迁:驱逐。 (5)有苗:三苗,古代少数民族之一。 (6)孔壬:奸佞之人。孔,甚也。壬,通「佞」,谄媚。书证: 01.《书经.皋陶谟》:「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源) 02.《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 03.《管子.任法》:「美者以巧言令色请其主,主因离法而听之,此所谓美而淫之也。」 04.《宋史.卷二九三.王禹偁列传》:「夫小人巧言令色,先意希旨,事必害正,心惟忌贤,非圣明不能深察。」 05.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折》:「抵死待要屈脊低腰,又不会巧言令色,况兼今日十谒朱门九不开。」 06.《水浒传.第三四回》:「你兀自不下马受缚,更待何时!暂地巧言令色,擅惑军心!」」 07.《西游记.第三二回》:「你做出这样獐智,巧言令色,撮弄他去甚么巡山,却又在这□笑他!」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形容人矫情虚伪。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谄媚讨好」的表述上。 【例  句】 <01>我最厌恶那些巧言令色,表里不一的人。 <02>看他那种巧言令色的样子,十足是个伪君子。 <03>他是个巧言令色的人,对长官极尽奉承之能事。 <04>他巧言令色,善于奉迎,一进公司很快就被重用。 <05>一个巧言令色的人,对上对下往往有不同的嘴脸。 <06>善于巧言令色的人,表面上跟你十分亲热,其实往往别有用心。 <07>他虽然努力表现出亲善的样子,但还是给人一种巧言令色的感觉。 成语接龙

“色”字开头的成语

色厉内荏色飞眉舞色舞眉飞

“巧”字结尾的成语

熟能生巧投机取巧同工异巧

“巧”字开头的成语

巧取豪夺巧夺天工巧言令色巧偷豪夺巧语花言巧取强夺巧逾造化巧夺造化巧绝天工巧舌花唇巧侔造化巧言花语巧言善色

“色”字结尾的成语

有声有色疾言厉色巧言令色五光十色不动声色平分秋色天香国色疾言遽色疾声遽色严声厉色不发声色直言厉色古香古色天姿国色巧言善色天然国色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巧言令色。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巧言令色。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巧言令色”分成的单字详解:

巧, 言, 令, 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