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怎么形容刚愎自用的人 成语: 刚愎自用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刚愎自用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刚愎自用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106成语: 刚愎自用注音: ㄍㄤ ㄅ|ˋ ㄗˋ ㄩㄥˋ汉语拼音: gā g ì zì yò
成语: 刚愎自用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刚愎自用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106成语: 刚愎自用注音: ㄍㄤ ㄅ|ˋ ㄗˋ ㄩㄥˋ汉语拼音: gāng bì zì yòng参考词语: 愎过自用, 刚戾自用, 刚愎自任, 刚褊自用, 专愎自用, 强愎自用反义: 不耻下问, 从善如流, 从谏如流, 虚怀若谷近义: 一意孤行, 自以为是, 自矜自是, 固执己见, 师心自用, 独断专行释义: 愎,任性、固执。「刚愎自用」指性情倔强,自以为是。#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 △「师心自用」Emoji符号: 愎用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刚愎自用”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宋体矢量字库:
楷体矢量字库: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据《左传.宣公十二年》载,春秋鲁宣公十二年时,楚国出兵攻打郑国,晋国于是派荀林父等人率军前往援助郑国。当晋军正要渡河时,却听说郑国已经和楚国讲和,而统帅荀林父在分析形势后,认为不能轻率地进军与楚国交战,因此就打算撤兵回国。然而大将先縠(ㄏㄨˊ)却不听指挥,自行率领军队渡过黄河,去追击楚军。荀林父发觉后,已无法阻止,只好下令全军前进。楚王听说晋军已经渡河追来,原本打算退兵,令尹孙叔敖也有相同的看法,就命令军队继续南撤回国。但是大夫伍参却力劝楚王应该出兵与晋军交战,他认为晋军的荀林父才刚新任统帅,威信不高;而将军先縠又固执刚愎,不听指挥;其余将领也都意见不一,使得部下无所适从。这时若是楚军出战,必定可以胜利。楚王听了伍参的话,就下令停止撤退,回师北进,迎击晋军,果然打败了晋军。后来「刚愎自用」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用来形容先縠的「刚愎」一语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性情倔强,自以为是。典源: #《左传.宣公十二年》1>闻晋师既济,王欲还,嬖人伍参欲战。令尹孙叔敖弗欲,曰:「昔岁入陈,今兹入郑,不无事矣。战而不捷,参之肉其足食乎?」参曰:「若事之捷,孙叔为无谋矣。不捷,参之肉将在晋军,可得食乎?」令尹2>南辕反旆3>,伍参4>言于王曰:「晋5>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6>刚愎7>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此行也,晋师必败。且君而逃臣8>,若社稷9>何?」王病10>之,告令尹,改乘辕而北之,次11>于管12>,以待之。 〔注解〕 (1)典故或见于《吕氏春秋.孟夏纪.诬徒》。 (2)令尹:春秋时,楚国的执政官,其职位相当于宰相。此指孙叔敖。 (3)南辕反旆:将车辆军旗回转南向。辕,车前用来套驾牲畜的两根直木,左右各一。此指车辆。旆,音ㄆㄟˋ,指军旗。 (4)伍参:春秋时楚国人,伍奢之父,生卒年不详。为楚庄王所宠幸之臣。 (5)晋:国名,周代诸侯国。春秋时据有今山西省大部分,及河北省西南地区,地跨黄河两岸。后为韩、赵、魏三家所分,遂亡。 (6)先縠:春秋时晋国大夫,生卒年不详。又称原縠,因食采于彘,故又称彘子。縠,音ㄏㄨˊ。 (7)刚愎:固执己见,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见。愎,音ㄅ|ˋ,任性、固执。 (8)君而逃臣:楚庄王为君,晋师统帅为臣,君畏臣而逃。 (9)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因社稷为帝王所祭拜,后用来泛称国家。 (10)病:以此为忧,为其所困。 (11)次:驻扎。 (12)管:郑国地名,地约在今河南省郑县。 〔参考资料〕《吕氏春秋.孟夏纪.诬徒》然则王者有嗜乎理义也,亡者亦有嗜乎暴慢也。所嗜不同,故其祸福亦不同。不能教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阴,喜怒无处。言谈日易,以恣自行,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过自用,不可证移。见权亲势,及有富厚者,不论其材,不察其行,敺而教之,阿而谄之,若恐弗及。书证: 01.宋.陈抟《心相编》:「君子刚愎自用,小人行险侥幸。」 02.《宋史.卷三六九.张俊等传》:「论曰:『……曲端刚愎自用,轻视其上,劳效未著,动违节制,张浚杀之虽冤,盖亦自取焉尔。』」 03.《金史.卷一○三.纥石烈桓端列传》:「徐州行枢密院石盏女鲁欢刚愎自用,诏桓端以本官权签枢密院事,往代之。」 04.《明史.卷一六二.章纶列传》:「疏既上,纶复独奏给事中王让不赴考察,且言明刚愎自用,己言多不见从,乞与明俱罢。」 05.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二.吏部.大计部院互讦》:「各堂上官不从臣言,而都御史高明,刚愎自用,十三道御史岂无一人可斥?高明心怀不公。」 06.《清史稿.卷一四九.交通志一》:「盛宣怀刚愎自用,不洽舆情,已可概见,应如何惩处,以儆将来。」 07.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四》:「洪(素人)在部时,某相国问:『汝向人说我刚愎自用,有之乎?』」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形容性情倔强,固执己见。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固执专断」的表述上。 【例 句】 <01>想不到他如此刚愎自用,怎么劝都没用。 <02>当主管的切忌刚愎自用,才能察纳雅言。 <03>对一个刚愎自用的人说道理,仿佛在对牛弹琴。 <04>他怎么不怪自己刚愎自用,却怪别人不配合呢? <05>这个人素性刚愎自用,任何人的话都听不进去。 <06>几次劝他,他似乎从未听进,如此刚愎自用,如何是好? <07>老王一向刚愎自用,无论别人怎么反对,他就是要硬干。 <08>楚霸王刚愎自用,不听亚父范增之言,终至兵败,自刎乌江。 <09>如果过分坚持己见,别人就会以为你是刚愎自用,而不愿提供意见了。 <10>他总是自以为是,从不愿接受别人的意见,刚愎自用得令人无法忍受。 <11>哪知我们老板是个刚愎自用的人,我们将利害关系说破嘴了,他还是我行我素。 辨识: 请参考『辨识106.html』 形音辨误愎,音ㄅ|ˋ。任性、固执。不可写作「复」。同「刚愎自用」及「师心自用」都有固执己见,不接受他人意见的意思。异「刚愎自用」侧重于态度强硬、任性而固执;「师心自用」则自以为是而固执。刚愎自用师心自用辨似例句○○当主管的切忌∼,才能察纳雅言。○ㄨ这个人素性∼,任何人的话都听不进去。 成语接龙
“用”字开头的成语
用管闚天用逸待劳“刚”字结尾的成语
血气方刚内荏外刚气血方刚“刚”字开头的成语
刚愎自用刚戾自用刚褊自用刚愎自任“用”字结尾的成语
刚愎自用楚材晋用师心自用刚戾自用言听计用刚褊自用强愎自用割鸡焉用专愎自用愎过自用神机妙用 参考链接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刚愎自用。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刚愎自用。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刚愎自用”分成的单字详解:
刚, 愎, 自, 用。
用户留言暂无留言
名称 请输入您的名称,自动过滤HTML标签,请不要带链接。 邮件 如果需要网站管理员与您联系,请输入您的邮箱,此邮箱不会被其他用户看到。 正文 请输入留言内容,自动过滤HTML标签,请不要带链接。 很赞哦!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