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品格的文章 李山民众的历史品格
李山民众的历史品格
一、傅斯年的人文品格阅读答案
1.他善于察纳雅言,兼收并蓄,改正缺陷,日月精进。
2.人文品格:爱读书、买书,知识丰富广博;生活简朴;富有血性,爱憎分明;善于修身,为人正直
3.我意读书人,既不能上阵,则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我于此事,行之至今,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士人之节,在中国以此维持纲常也。”这几句话,最能体现傅斯年的人文品格,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 (*^__^*)不明白的再问哟,请及时采纳,多谢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字孟真,山东聊城人,祖籍江西永丰。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傅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他所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原则影响深远。
二、我国历史上有高尚品格的人有哪些
1、邱少云 12日中午12时,突然飞来4架敌机,在潜伏区投下几颗燃烧弹,有一颗落在离邱少云2米的地方,四散飞迸的燃烧液溅到他的腿上,身上的伪装烧着了,火苗往上冒,顿时火团把他包围了。
邱少云身后有一条水沟,只要后退几步,在泥水中打个滚,身上的烈火就可息灭。 但他深知,这样会被山顶上的敌军发现,暴露目标。
为了不暴露部队的行动意图,也为了500名战友的生命安全及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严守潜伏纪律,在烈火烧身时,不惊慌,不呼救,坚定地趴在地下,忍着剧痛,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岿然不动。 烈火在他身上燃烧了30多分钟,光荣牺牲。
至下午17时,已经潜伏了19个小时的第3营在炮火支援下,突然向守军发起冲击,经40多分钟战斗,攻占了391高地,全歼南朝鲜军第9师第51团1加强连。邱少云为这次反击战的最后胜利,在烈火持续的燃烧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2、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一个爱国者的悲剧,一个改革家的悲剧,一个正义毁于邪恶的悲剧。纵观他的一生,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失败了。
他的理想和事业永远为后人所惋惜。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成功了。
他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他气魄宏伟、辞章瑰丽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近代学者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
3、文天祥 文天祥组织起来的民兵,战斗力不强,很快就被元军击溃,文天祥的妻子也被元军俘掳。他只好收拾残兵奔循州,驻南岭。
后在广东的潮州、惠州继续抗元。祥兴元年,宋廷封文天祥为少保、信国公。
十二月,元军从海陆大举进攻,文天祥撤出潮阳,转移海丰。 因叛徒的出卖,他在五坡岭再次被元军俘掳。
次年正月,被移上海船,经珠江口零丁洋时,写下《过零丁洋》一诗。诗中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明宁死不屈之志。
南宋灭亡后,文天祥被押北上,于至元十六年十月初一抵达大都。前宋丞相留梦炎、受元朝封为瀛国公的宋恭帝,先后向他劝降,都被拒绝。
他身在狱中,但诗句墨迹传遍京城,被视同珍宝。 又在狱中写下千古传颂的《正气歌》,历数各代不畏强权、不怕牺牲的人物,以明自己准备随时为国捐躯的决心。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在柴市就义,年四十七。文天祥的遗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4、刘胡兰 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大举进袭文水一带。
为保存实力,中共八地委决定平川地区大部份干部转移上山。她再三恳求党组织把她留下坚持地下斗争。

十二团三营连长王本固负伤,她将王本固隐蔽在一户军属家,用自己平时节省的钱给他买药治伤,并且精心护理直至痊愈返队。12月,敌人频繁出击云周西村,并捕走我地下工作人员石三槐等,形势日险。
家人劝其撤退上山,她表示:“走与不走要等上级通知。” 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其转移。
次日拂晓,敌人突然包围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 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之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她也随同群众来到会场。
敌人当场又抓捕了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张年成等,并且胁迫她出场“自白”。 审讯中,敌人千方百计诱使其供出同党,并且相许给她一块土地。
她坚定不移地回答道:“不知道”,“给我个金人也不要”!接着又以死相逼,她义正辞严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连长恼羞成怒,指使叛徒把石三槐、石六儿、张年成、石世辉、刘树山和71岁的陈树荣,用铡刀杀害。
敌连长问她:“怕不怕?”她坚定地回答:“死也不投降!”她镇定自若地问:“怎个死法?”敌连长狂叫:“一个样!”并命令机枪对准群众:“把这些人全扫光。”她斩钉截铁地喊道:“不许残害群众!”从容不迫走近铡刀,英勇就义,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5、鲁迅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md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