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调虎离山常比喻什么 成語: 調虎離山
成語: 調虎離山 成語簡解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編號: 1294成語: 調虎離山注音: ㄉ|ㄠˋ ㄏㄨˇ ㄌ|ˊ ㄕㄢ漢語拼音: diào hǔ lí hā 參考詞語: 吊虎離山釋義: 引誘老虎

成語: 調虎離山
成語簡解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編號: 1294成語: 調虎離山注音: ㄉ|ㄠˋ ㄏㄨˇ ㄌ|ˊ ㄕㄢ漢語拼音: diào hǔ lí shān參考詞語: 吊虎離山釋義: 引誘老虎離開牠盤踞的山頭。比喻用計誘使對方離開他的據點,以便趁機行事,達成目的。※語或出《西遊記.第五三回》。 △「賺虎離窩」Emoji符號: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調虎離山”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調虎離山」指引誘老虎離開盤踞的山頭,藉機進入此山。此成語見於《西遊記》。《西遊記.第五三回》中,提到唐三藏一行人西行取經時,唐三藏因誤飲子母河照胎泉的水,腹痛成胎,於是孫悟空來到一處寺廟,想要求得一碗落胎泉水治師父的病。但寺廟內的道人因與唐僧一行人有冤仇,不願意讓他取水。孫悟空於是叫沙和尚當他的助手,再一次來到寺廟。因有過之前一次失敗的經驗,孫悟空就想出一個方法,先把那個道人引出寺廟爭戰,沙和尚再趁著二人交戰的機會,探井取水。這個方法果然奏效,沙和尚已取了水,此時孫悟空正想趕盡殺絕,但沙和尚卻喊道:「饒了他吧!」孫悟空一聽,就告訴如意真仙,這次用「調虎離山」的計策,已經順利取了水,且念在他之前不曾犯法,於是就放了他一馬,並且警告他以後再有人來取水,不可以再有要挾、勒索的行為。後來「調虎離山」就用來比喻用計誘使對方離開他的據點,以便趁機行事,達成目的。典源: ※《西遊記.第五三回》卻說那沙和尚提著吊桶,闖進門去,只見那道人在井邊攩住道:「你是甚人,敢來取水!」沙僧放下吊桶,取出降妖寶杖,不對話,著頭便打。那道人躲閃不及,把左臂膊打折,道人倒在地下掙命。沙僧罵道:「我要打殺你這孽畜,怎奈你是個人身!我還憐你,饒你去罷!讓我打水!」那道人叫天叫地的,爬到後面去了。沙僧卻纔將吊桶向井中滿滿的打了一吊桶水,走出庵門,駕起雲霧,望著行者喊道:「大哥,我已取了水去也!饒他罷!饒他罷!」大聖聽得,方纔使鐵棒支住鉤子道:「我本待斬盡殺絕,爭奈你不曾犯法;二來看你令兄牛魔王的情上。先頭來,我被鉤了兩下,未得水去。纔然來,我是個調虎離山計,哄你出來爭戰,卻著我師弟取水去了。老孫若肯拿出本事來打你,莫說你是一個甚麼如意真仙,就是再有幾個,也打死了。正是打死不如放生,且饒你教你活幾年耳。已後再有取水者,切不可勒掯他。」那妖仙不識好歹,演一演,就來鉤腳;被大聖閃過鉤頭,趕上前,喝聲「休走!」那妖仙措手不及,推了一個蹼辣,掙扎不起。大聖奪過如意鉤來,折為兩段;總拿著又一抉,抉作四段,擲之於地道:「潑孽畜!再敢無禮麼?」那妖仙戰戰兢兢,忍辱無言。這大聖笑呵呵,駕雲而起。書證: 01.《西遊記.第五三回》:「先頭來,我被鉤了兩下,未得水去。纔然來,我是個調虎離山計,哄你出來爭戰,卻著我師弟取水去了。」(源) 02.明.無名氏《英烈傳.第一三回》:「太祖顧徐達曰:『此君弼調虎離山之計,引我入湖,頓兵圍繞,奈何,奈何!』」 03.《封神演義.第八八回》:「取城只用哪吒、雷震子足矣。子牙公須是親自用調虎離山計,一戰成功。」 04.《九命奇冤.第三六回》:「至於爵興、喜來二個,當時是用調虎離山之計,暫時把他調開,又怕他聞風遠颺,所以不等大人駕到,先移提回來,以備歸案的。」 05.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八.妒律》:「一副狠心辣手,早定調虎離山,拔去眼釘,推入火坑,辱當罏而不惜。」用法説明: 【語義說明】比喻用計誘使對方離開他的據點,以便趁機行事,達成目的。 【使用類別】用在「計策奸巧」的表述上。 【例 句】 <01>為了不讓他礙事,大夥決定用調虎離山計把他支開,好讓計畫順利進行。 <02>二次大戰中,因為盟軍使用調虎離山之計,才能順利地在諾曼第登陸成功。 <03>我這是聲東擊西,調虎離山之計,將敵人誘騙出來後,再用主力直搗巢穴。 <04>等他追趕一段路段,才警覺這是賊人的調虎離山,急奔返家,桌上寶物果然已失。 <05>由於這個巧妙的調虎離山計,削弱了敵人大本營的兵力,使他順利達成了這次進擊的任務。 成語接龍“山”字開頭的成語
山窮水盡山高水長山盟海誓山木自寇山窮水絕山窮水斷山海之盟“調”字結尾的成語
南腔北調雨順風調不同凡調改張易調改弦易調改絃易調“調”字開頭的成語
調虎離山調高和寡“山”字結尾的成語
名落孫山開門見山愚公移山日薄西山調虎離山安如泰山壽比南山逼上梁山縱虎歸山穩如泰山流水高山放虎歸山誓海盟山氣壯河山倒海排山起東山人海人山安若泰山吊虎離山安於泰山 參考鏈接參考《國語辭典》中的成語:調虎離山。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調虎離山。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調虎離山”分成的單字詳解:
調, 虎, 離, 山。
很赞哦!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