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海南航空首都机场航站楼 东方航空是北京首都机场几号航站楼

火烧 2022-04-07 04:39:19 1025
东方航空是北京首都机场几号航站楼 东方航空是在北京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扩展资料:1950年,机场建设计划提出,选址在东郊的孙河地区。后因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工程被暂时搁置。1954年,民航局选定原顺义县天

东方航空是北京首都机场几号航站楼  

东方航空是在北京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

扩展资料:

1950年,机场建设计划提出,选址在东郊的孙河地区。

后因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工程被暂时搁置。

1954年,民航局选定原顺义县天竺村以北、二十里铺以东地区为机场场址。

1955年6月10日,机场建设项目正式开工。

 

1957年12月,机场竣工并通过国家验收。

1958年3月2日,机场正式投入使用,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首个投入使用的民用机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开通国际航班的机场(前三个开通国际航班的分别是上海龙华机场,1926年;昆明巫家坝机场,1937年;重庆白市驿机场,1939年)。

海南航空首都机场航站楼 东方航空是北京首都机场几号航站楼

机场建成时仅有一座小型候机楼,称为机场南楼,主要用于VIP乘客和包租的飞机。

1965年,机场进行了第一次扩建,将原2500米的跑道延长至3200米、增建了6个停机位。

同年,中央政府也决定开放北京作为国际通航点。

到1965年底,机场已开通国内航线46条,有通航城市76个。

1965年3月1日,北京—成都—拉萨航线开通,通航的省会城市到达27个。

1972年4月29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向国务院报送《关于修建首都机场国际候机楼的请示》。

1973年5月13日,国家批复同意《关于修建首都机场国际候机楼的请示》,并确定投资6600万元人民币。

1974年8月,机场的第二次大规模扩建正式动工,并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1980年1月1日,机场内面积为6万平方米的T1航站楼及停机坪、楼前停车场等配套工程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1982年1月,机场东跑道向南头延长600米的扩建工程和一号航管楼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同时,扩建工程还修建了6万平米的新航站楼。

楼内设置有中国民航首次采用的自动门、自动人行步道、自动扶梯以及行李系统、飞行动态显示牌、闭路电视等。

从1988年开始,T1航站区经历了前后七次改扩建,在这七次改扩建中,T1航站区改建了行李分拣大厅,扩建了主楼及引桥等,并将航站楼面积增至8万平方米,旅客吞吐量保障能力提高到800万人次。

1988年3月,随着中国民航体制的改革,当时的北京管理局分拆组建了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管理局、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等三个单位。

“首都机场”也正式更名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1992年,国家计委批复机场二号航站楼(又称“T2”)可行性报告。

 

1995年10月,机场开始建设T2航站楼,并列入国家重点工程。

1999年10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公司正式成立。

 

1999年11月01日,机场T2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

T2航站楼投入使用的同时,T1航站楼开始停用装修。

2000年1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公司通过国际配售及在香港公开发售的方式发行新股,共募集资金约3.52亿美元。

2月1日,股票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交易。

2004年3月,机场第三次大规模扩建工程顺利开工。

2004年9月20日,机场整修完成的T1航站楼重新投入使用,专门承载中国南方航空航班。

 

2007年12月,机场扩建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2008年春,配合机场扩建工程(T3航站楼)完工,T1航站楼封闭改造,中国南方航空转往T2航站楼运营。

在T1航站楼改造完工后,海南航空集团(国内航线)旗下的海南航空、大新华航空、天津航空、金鹿航空(现为北京首都航空)取代中国南方航空成为T1航站楼的独家运营公司。

 

2005年1月29日,56年来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首次不中停香港的台商包机在机场降落。

2008年2月29日,位于T1和T2航站楼东边的T3航站楼和第三条跑道建成投入使用,能承载空中客车A380等新型超大型客机。

 

[  3月26日,有20家航空公司转至T3航站楼,转场后T3航站楼承担机场60%旅客吞吐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京首都机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