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加华念什么字 朰这个字怎么念
朰这个字怎么念
朰这个字怎么念
Naver上查到这个字读音是몰/mol,为音译用字:朰 : 네이버 한자사전。可见“木”是表声的
wiktionary说这个字是口诀字,但是未给出读音:朰 - Wiktionary
不过国内的网络字典大多是给出这个字读teul,大概是틀,为模具、框架、机器之义。可见表示这个意思的“朰”是形声字,“木”是形旁。不过更常见的是用“机”来训读这个音
一般这种由“乙”组成的朝鲜国字,上下均表声,如乫(갈/gal)、乬(걸/geol)、乼(줄/jul)、乶(폴/bol)等。那么中文我觉得就按上半部分念也可以,按ㄹ是入声的-t来推一下现代汉语怎么念也可以。后一种念法,例如“걸”对应“杰/杰”,那就念jié。不过这种一般都不唯一,“걸”还可以对应“乞”
“朰”(몰/mol)按前一种念法就读mù,按后一种念法就读mò(它对应的是“没殁圽”等字)
不过“朰”(如果读틀/teul)与“乭”(돌/dol)不属于这种情况(可以想象,如果按上下均表声,那“乭”就该代表설/seol了),而是形声造字的情况。这种情况我个人觉得就读成“木”、“石”就可以了,如果再按对应读音的汉字来推就多此一举了(例如把“乭”读成“突”或“咄”)
这个字怎么念?
阚
阚1
(1)
阚
kàn
(2)
望 [look over]
阚,望也。从门,敢声。望或倚门倚闾,故从门。字亦作瞰,作矙。――《说文》
阚,视也。――《广雅》
俯阚海湄。――嵇康《琴赋》
(3)
又如:俯阚(俯览,向下看)
(4)
探望,看望 [visit]
禹于是疏河决江,十年未阚其家。――《尸子·君治》
阚
(1)
阚
kàn
(2)
古地名 [Kan village]。在今山东省汶上县
(3)
姓
另见hǎn
阚1
(阚)
kàn ㄎㄢˋ
(1)
望。
(2)
姓。
郑码:TLCM,U:961A,GBK:E3DB
笔画数:14,部首:门,笔顺编号:42551221113134
姓氏起源:
关于阚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大夫名止,受封于阚地(在今山东坟上县境),人们就称他为阚止,他的后代就以封地为姓,世代相传姓阚。
聚集地:
堂号
《姓氏考略》记载:音瞰。齐邑,鲁昭公在干侯取阚是也。齐大夫食采者氏焉。望出天水、会稽。
历史名人:
阚泽—字德润。三国时吴国山阴人。少时家贫,帮人抄书为业,每抄完一篇,朗读一遍,追师论讲,究览群籍。后来不但成为学者,而且精通历法数学,并举孝廉。进拜太子太傅。每次朝廷大议,经典所疑,都请教于他。以儒学勤劳,封为都乡侯。
阚马因—字玄阴。后魏时敦煌人。博通经传,聪敏过人,三史群言,经目则诵。时人谓之宿读。注王朗《易传》,撰《十三州志》,行于世。官秘书考课郎中,给文吏30人,典校经籍,刊定诸子3000余卷。为中国文化史的整理作出了贡献。
------------------------------------
阚 KAN
得姓始祖:阚止。根据《尚友录》的记载,阚姓为春秋时期齐国卿士阚止的后代,望族出于会稽。《姓氏考略》记载,阚是春秋时代鲁国的一个地名,故地就在今天山东省汶上县西南的南旺湖附近。这个地方,正是我阚氏家族的发源地,祖先“以地为氏”而姓了阚。
关于姓氏由来有三种说法:一种是出自姜姓,以封地名为氏。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大夫名止,被封于阚邑,世称阚止;一种是出自姞姓,上古时有阚国(今山东省嘉祥县北),是黄帝姞姓子孙的封国,其后代以国名为姓,称为阚氏;一种是出自蚩尤,《皇览·冢墓记》记载,蚩尤冢高七丈,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因而说蚩尤姓阚,所以后代亦姓阚,并于每年十月祭祀蚩尤。《续夷坚志》记载,华州有蚩尤城。相传蚩尤阚姓,所以叫做阚蚩尤城,周围阚姓比较多。
二、迁徙分布
阚姓因仕宦等原因,部分人从今山东汶上迁徙,逐渐融入全国各地。其中一支沿京杭运河南迁至眙盱,扬州,江浙,又有一小支,从眙盱沿淮河上溯向西,散居于淮河两岸。一支于明朝末年,随军驻扎北京南口镇,因屡立战功,朝廷降旨家族坟地可种45棵万年松,现后人多居于昌平区南口镇北虎峪村,约有200人,一支于民国左右北上,来到北京,现散居于北京通州区,又以通州区胡各庄乡黎辛庄居多,约有150人左右,之后有部分外分,唐山乐亭、滦县、迁西等地居多,约3000人。现有大部分居住在山东境内,其中:新太的汶南、放城、土门,莱芜的寨子、丈八丘、逯家以及泰安、菏泽、博山、高密、临沂、沂源、沂水、平阴居多。新中国成立前后有部分人外迁之东北及山西一带。
三、郡望堂号
汉置天水郡,现在甘肃省通渭县。《姓氏考略》记载:音瞰。齐邑,鲁昭公在干侯取阚是也。齐大夫食采者氏焉。望出天水、会稽。
四、史书所载
春秋
阚 止
汉朝
阚 乐
三国
阚 泽 字德润。三国时吴国山阴人。少时家贫,帮人抄书为业,每抄完一篇,朗读一遍,追师论讲,究览群籍。后来不但成为学者,而且精通历法数学,并举孝廉。进拜太子太傅。每次朝廷大议,经典所疑,都请教于他。以儒学勤劳,封为都乡侯。
晋朝
阚 适 西域长史文书事郎中
南梁
阚道德 梁始兴忠武王碑阴提名吏
北魏
阚 倞 阚 骃之祖
阚 玖 阚 骃之父
阚 骃 字玄阴。后魏时敦煌人。博通经传,聪敏过人,三史群言,经目则诵。时人谓之宿读。注王朗《易传》,撰《十三州志》,行于世。官秘书考课郎中,给文吏30人,典校经籍,刊定诸子3000余卷。为中国文化史的整理作出了贡献。
后魏
阚 爽 高昌太守
阚伯周 阚义成之父 高昌王
阚首归 阚义成之兄 高昌王
阚义成 高昌王
唐朝
阚 棱 伏威邑人 左领军将军 越州都督
阚司仓
五代
阚 璠 统军使
宋朝
阚 洞 开封人官尚书郎
阚 沫 宋兴国军人登第
—————元朝之后尚未整理 参考《阚氏故实》(合肥阚铎霍初)
[阚氏属地]
天水郡,今甘肃通渭县西南。
[阚氏来历]
阚(kàn)是春秋时代齐的一个地名,阚姓是一个以封地名命名的姓氏。据《姓氏考略》云:“齐邑,鲁昭公干侯取阚是也,齐大夫食采者氏焉。”这一支阚氏是齐大夫止的后裔。
另有一支阚姓是黄帝的姞子孙,有封在阚(山东嘉祥县北)的,其后人以国名为姓。
[阚氏名望]
阚姓名人,春秋时有齐大夫阚止,三国时吴有中书令阚泽,晋有学者阚骃,唐有越州都督阚棱,元有万户府知事阚文兴。
阚 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有位高官叫“止”,受封享用阚地的物产,人们就称他为阚止。他的后代,就以封地为姓,世代相传。阚地就在现今山东汶上县一带。而阚的先人,追溯上去就是姜太公,即辅助周文王,周武王的姜尚。姜尚也是齐国的创建人。所以阚姓是源自姜姓的。而姜姓始祖正是神农炎帝,炎帝出生于陕西歧山西南的姜水之演,就以姜为姓,阚屯正是炎帝的传人。
阚姓先人还有如:【阚洇】后魏时候人,自小聪敏好学,在学界就已出名,后来在朝中做尚书官。他整理校定了前代学者的著作三千多卷,为中国文化史的整理出了一份力。他又著《十三州志》,留下文化遣产。【阚棱】唐朝猛将,善用双刀,无人能敌,战功赫赫。
【huo】 蠖 huò 〈名〉 (1) 昆虫名。尺蠖的省称 [looper;inchworm]。尺蠖蛾的幼虫,生长在树上,颜色像树皮色,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地前进。北方称步曲,南方称造桥虫 尺蠖,屈伸虫也。从虫,蒦声,一名步屈。――《说文》 麋筋斥蠖。――《考工记·弓人》 (2) 又如:蠖屈(形容像尺蠖一样的屈曲之形);蠖屈不伸(如尺蠖之屈而不伸。喻人不得志);蠖屈鼠伏(形容卑躬屈膝向人讨好的样子) 蠖 huò ㄏㄨㄛˋ 〔尺~〕尺蠖蛾的幼虫,生长在树上,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地前进,是害虫。简称“蠖”,如“~屈”(喻人不得志,屈身退隐。意为暂时的屈身是为求得日后的伸展)。
jùn
:zdic./zd/zi2/ZdicE3Zdic91ZdicBA.htm
巽
--------------------------------------------------------------------------------
拼音:xùn 部首:巳 笔划:12 五笔:nna(简)nnaw(全) 【大 中 小】
基本释义
--------------------------------------------------------------------------------
巽
xùn
八卦之一,代表风。
古同“逊”,谦让恭顺。
笔画数:12;
部首:巳;
笔顺编号:515515122134
详细解释
--------------------------------------------------------------------------------
巽
xùn
【动】
(会意。小篆。从丌)
同本义〖have〗
巽,具也。——《说文》
消散〖disperse〗
巽,散也,物皆生布散也。——《释名·释天》
巽
xùn
【名】
八卦之一。代表风〖wind;oneoftheeightdiagramsofbagua〗
巽为木,为风。——《易·说卦》
又如:巽地(吉利的地方);巽二郎(传说中的风神);巽二(古时传说中的风神名。《易·说卦》有“巽为木,为风”,故名)
东南方〖southeast〗。如:巽方(东南方);巽地(东南方位);巽风(东南风。又称“清明风”、“景风”。古有八卦主八风之说);巽隅(指东南角)
巽
xùn
【形】
卑顺;怯懦〖subservient〗
童蒙之吉,顺以巽也。——《易·蒙》。孔颖达疏引褚氏曰:“顺者心不违也,巽者外迹相卑下也。”
又如:巽顺(卑顺、顺从);巽词(巽辞。委婉的言词);巽与(顺从,附和)
巽他群岛
XùntāQúndǎo
〖SundaIslands〗亚洲东南部的群岛。其大部为印度尼西亚领土
相关词语
--------------------------------------------------------------------------------
大巽他群岛 跨巽 谦巽 柔巽 温巽 巽词 巽辞 巽地 巽二 巽风 巽宫 巽坎 巽令 巽命 巽懦 巽柔 巽软 巽愞 巽顺 巽他人 巽维 巽言 巽抑 巽隅 巽与 巽羽 震巽 重巽

以下是这个字的读音(字典都是这么写的),但是很奇怪,外贸这行却不这么读,读做”麦”,外箱我们叫”麦头””正麦””侧麦”
唛
声母:m
字头:唛,(,唛,)
四笔号码:6070
注音:mài
摘要:mai
笔画:10画
部首画:03
部首:口部
释义:英语mark的音译,指进出口货物包装上的标记,亦指商标。
部首查询:03口部
取自":wiki./wiki/%E5%94%9B"
呷 [ xiā ] /[ gā ] 部首:口 笔画:8 五行:木 五笔:KLH 基本解释:呷[xiā] 小口儿地喝 :~了一口茶。【动】 (形声。从口,甲声。本义:小口饮)[方言]:同本义〖sip〗呷浪之鳞。——明·袁宏道《满井游记》自也吃了些鱼,呷了几口汤汁。——《水浒传》呷[gā] 同嘎嘎,鸭叫声。【象】鸭叫声〖quack〗。如:呷呷笑声〖ha-ha〗采樵人鼓掌呷呷笑。——元·关汉卿《鲁斋郎》组词: 呷[xiā] 1、咬姜呷醋[ yǎo jiāng xiā cù ]:形容生活清苦。例句:只恐使用不来,路上咬姜呷醋,件件省缩。 2、熬姜呷醋[ áo jiāng xiā cù ]:比喻生活清苦。例句:清·李渔《怜香伴·毡集》:“下官知从选了这个穷教官,坐了这条冷板凳,终日熬姜呷醋,尚不能色问舍求田,哪里再经得进口添人。” 3、呷呷[ xiā xiā ]:1.形容众声杂沓。 2.象声词。鸭叫声。 3.象声词。笑声。例句: 1. 形容众声杂沓。唐 李白 《大猎赋》:“喤喤呷呷,尽奔突于场中。” 2. 象声词。鸭叫声。《尔雅·释鸟》:“鸭鸣呷呷。” 宋 无名氏 《豹隐纪谈》:“鸡鸣喈喈,鸭鸣呷呷,县尉下乡,有献则纳。” 端木蕻良 《红夜》:“鸭子被披拍的竹竿,赶到外面去了,但还是呷呷地叫着。” 3. 象声词。笑声。元 郑光祖 《老君堂》第三折:“俺 秦王 听罢呷呷笑,纵马抡刀,垓心内显耀英豪。”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四折:“采樵人鼓掌呷呷笑。” 4、笑呷呷[ xiào xiā xiā ]:犹言笑哈哈。例句:宽绰绰翠亭边蹴踘场,笑呷呷粉墙外秋千架。 5、噏呷[ xī xiā ]:衣服摆动貌。例句:《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扶与猗靡,噏呷萃蔡。” 7、呀呷[ yā xiā ]:吞吐开合貌。例句:《文选·木华<海赋>》:“轻尘不飞,纤萝不动;犹尚呀呷,馀波独涌。” 呷[gā] 呷呷[ gā gā ]:形容鸭子、大雁等叫的声音。也作嘎嘎。例句:小鸭好,小鸭呷呷爱洗澡。
“至夏”这个字用五笔怎么打。这个字念“miu”
读音:
jìng
康熙字典:
《海篇》音敬。
:zdic./zd/zi3/ZdicF0ZdicA6ZdicA5Zdic8D.htm
字库里没有,五笔是打不出来的。
我的方法是:
打开word==输入至夏==选定至夏==点击格式==点击字体==点击字符间距==选择间距==选择紧缩==选择磅值2磅
霾这个字怎么念怎么念
霾mái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霾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雨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22
五笔86:FEEF 五笔98:FEJF 仓颉:MBBHG
笔顺编号:1452444434435332511211 四角号码:10215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73E
基本字义
1.
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形象:阴~。
2.
乱风时空中降下沙土,尘土飞扬。
3.
古同“埋”,埋葬。
“廾”这个字怎么念
廾
gǒng
两手捧物。今作“拱”。
笔画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