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三大盛世 开元盛世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的治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分
开元盛世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的治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分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分别是唐代的两个治世,这两个治世出现时在位的皇帝是( ) A.武则天 B
B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的认识,唐太宗时期,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唐玄宗统治时期,任用姚崇为相,唐玄宗尤其重视地方吏治,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局面,人们称开元盛世。本题选B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对于封建社会出现的盛世,同学们要正确看待,劳动人民是创造盛世的主人,但即使是盛世年代,劳动人民的生活仍然很艰苦,提醒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除了重视正文内容外,像一些对课文有辅助作用的材料,古诗句,图片等也要认真对待,多看,多想,多观察,多分析。
开元盛世是哪个皇帝在位
唐玄宗---李隆基
(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开元盛世”是指中国唐玄宗在位期间的一段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玄宗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唐玄宗在位前期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因当时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分别是哪个皇帝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贞观遗风武则天、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
扩展资料
1、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唐太宗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期间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2、贞观遗风,一个时期是唐高宗在位初期的永徽之治被认为有贞观遗风,另一个时期是武则天的统治被称为有贞观遗风。武则天以巨大的魄力削弱贵族势力,提拔重用了许多中小地主出身的官吏,扩大了统治基础。任用正直而有才能的人,例如名相狄仁杰、魏元忠、张柬之、姚崇等,鼓励农业生产,州县荒地开垦并户有余粮的,州县长官可得升迁。统治期间,户口增加,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3、开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在前期(开元年间713~741),唐玄宗起用贤臣,虚怀纳谏,政治清明,制定官吏的迁调制度,改革吏制,并大力发展经济,提倡文教,发展外交,使得天下大治,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前后共29年。
参考资料
贞观之治 百度百科
贞观遗风 百度百科
开元盛世 百度百科
历时29年的“开元盛世”是唐朝哪位皇帝治下的盛世局面
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垂拱元年(685年)秋八月戊寅,李隆基生于神都洛阳,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永昌年间(689年)过继给李旦的长兄孝敬皇帝李弘为嗣,初封临淄王,后改封楚王兼任潞州别驾。
唐朝出现的"治世"的盛世局面,名称及在位的皇帝。
1、贞观之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2、永徽之治,皇帝:唐高宗李治 3、开元盛世,皇帝:唐玄宗李隆基 1、贞观之治 唐太宗即位后,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 唐太宗李世民的伟大,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同时,留心吏治,选贤任能,知人善用,从谏如流,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合,稳固边疆,太宗则被四方诸国尊为“天可汗”。在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治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唐太宗晚年,为太子的问题而烦恼,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内斗,结果太宗废掉他们二人,最后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唐太宗死后,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唐高宗共在位三十四年(649——683)。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与李世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他们君臣都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太宗训令纳谏、爱民。[1] 2、永徽之治 唐高宗即位时即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 唐高宗与武则天乾陵苦;太宗训令崇俭,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击败西突厥的进攻,攻灭高句丽、百济、占领了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另外,他在位期间,唐朝的领土最大。 3、开元盛世 后来睿宗妹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生权力之争。延和元年(公元712年),睿宗让位于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唐玄宗,又称唐明皇。713年,唐玄宗将太平公主赐死,党羽或杀或逐,结束了这段史称“韦后之乱”的混乱政局。同年改元开元。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继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时期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是唐朝的全盛时期,首都长安城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请问唐朝出现的"治世"的盛世局面的名称及在位的皇帝?
治世应该是填“贞观之治”
治世和盛世不同,治世是在天下比较乱的情况下,除弊革新,推行非常多利国利民政策。 盛世是指某个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生,军事等等,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只有一个盛世,也就是“开元盛世”但是治世确有很多。 唐朝出现的治世比较多 1、贞观之治-唐太宗 2、开元盛世-唐玄宗 3、元和中兴-唐宪宗 4、会昌中兴-唐武宗 5、大中之治-唐宣宗贞观之治时是哪位皇帝在位的
唐太宗李世明年号为“贞观”
当时李世民非常信任魏征,采纳了很多魏征的好的意见,才创造了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74)开元(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