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什么手拈什么的成语 成语: 高下其手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高下其手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高下其手 成语简解 编号: 1863成语: 高下其手注音: ㄍㄠ ㄒ|ㄚˋ ㄑ|ˊ ㄕㄡˇ汉语拼音: gāo xià qí hǒu参考词语: 上

成语: 高下其手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高下其手 成语简解 编号: 1863成语: 高下其手注音: ㄍㄠ ㄒ|ㄚˋ ㄑ|ˊ ㄕㄡˇ汉语拼音: gāo xià qí shǒu参考词语: 上下其手释义: 义参「上下其手」。见「上下其手」条。Emoji符号: ⬇7️⃣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高下其手”对应Emoji表情符号“⬇7️⃣”,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7️⃣、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7️⃣"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上下其手」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春秋时代,楚、郑两国交战,楚国大将军穿封戌俘虏了郑国大夫皇颉,立下大功。同行的王子围见了眼红,想要把这个功劳占为己有,硬说皇颉是被自己捉到的。穿封戌也不甘势弱,两人争执不下,于是找了伯州犁来裁断是非。伯州犁说:「这要问问被虏来的皇颉,他说的一定错不了。」便把皇颉带上,由伯州犁来质问。但其实伯州犁想袒护王子围,于是他故意先高举一手指著王子围说:「这位是王子围,也是本国国君所宠爱的弟弟。」接着放下手,向下指著穿封戌说:「这位是穿封戌,是方城外的一个县官。这两人当中,究竟是那一个捉到你的?」皇颉看到他刻意分别的手势,也听懂了话中的暗示,就顺应着回答说:「我不敌王子围,就败下阵来了。」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上下其手」,用来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亦用来形容带有邪念,不礼貌地触摸他人身体。典源: 此处所列为「上下其手」之典源,提供参考。《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子、秦人侵吴,及雩娄,闻吴有备而还 ,遂侵郑。五月,至于城麇。郑皇颉戍之,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1>囚2>皇颉3>,公子围4>与之争之,正5>于伯州犁6>。伯州犁曰:「请问于囚7>。」乃立囚。伯州犁曰:「所争,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8>之贵介9>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10>也。谁获子?」囚曰:「颉遇王子,弱11>焉。」戌怒,抽戈逐王子围,弗及。 〔注解〕 (1)穿封戌:春秋时代楚国大将。 (2)囚:动词,俘虏,拘禁。 (3)皇颉:春秋时代郑国大夫。颉,音ㄒ|ㄝˊ。 (4)公子围:春秋时代楚国王子,名围。共王子,后承继王位为楚灵王。 (5)正:音ㄓㄥˋ,论定是非。 (6)伯州犁:春秋时代楚国大夫。 (7)囚:名词,囚犯。 (8)寡君:古代臣民对他国自称本国君主的谦词。 (9)贵介:显贵的人。 (10)县尹:职官名,一县的首长。 (11)弱:动词,败。书证: 01.宋.王得臣《麈史.卷上.惠政》:「由是吏胥匠石,无一高下其手,而民无所用赂。」 02.《清史稿.卷二八八.张廷玉列传》:「刑部引律例,往往删截,但用数语,即承以所断罪;甚有求其仿佛,比照定议者:高下其手,率由此起。」 成语接龙“手”字开头的成语
手舞足蹈手不释卷手无寸铁手足无措手忙脚乱手足失措手不辍卷手脚无措手忙足乱手无寸刃手无尺铁手足靡措手卷不释“高”字结尾的成语
德劭年高海阔天高倚马才高德邵年高“高”字开头的成语
高枕无忧高朋满座高谈阔论高抬贵手高瞻远瞩高风亮节高山流水高枕而卧高下其手高风峻节高风劲节高枕安寝高风大节高悬明镜高枕不虞高枕安卧高节清风高谭清论高枕勿忧高枕无虞“手”字结尾的成语
得心应手上下其手鹿死谁手高抬贵手高下其手旁观袖手上下手空空妙手空拳赤手热可炙手势可炙手回春妙手易于反手卷不辍手傍观缩手无所措手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高下其手。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高下其手”分成的单字详解:
高, 下, 其, 手。
很赞哦! (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