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岸贾和赵氏孤儿的关系 屠岸贾历史上真有其人吗如何评价屠岸贾
屠岸贾历史上真有其人吗如何评价屠岸贾
屠岸贾是春秋时期晋国人,在晋灵公和晋景公时期都当过大夫的官职,他的家族就曾经是一个贵族,祖父屠岸夷和父亲屠岸击都是晋惠公时期的大夫官职,为什么他家竟然全是大夫官职,这里还有一个要说一下,就是他的祖父屠岸夷是晋惠公身边的一个大臣,在晋惠公权利的争斗中,为晋惠公立下大功,为此后来被封为大夫官职。
在晋国与秦国的一次战争中屠岸夷被秦军抓获,并且秦穆公将他杀死了,晋惠公认为他有功就追加他为上大夫。
并且令他的儿子屠岸击世袭大夫官职。
屠岸贾也因此受益。
晋国开始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由于晋文公励精图治使这个小国,一下子成为了具有霸主地位的强国,在晋文公和晋襄公时期一直保持着霸主地位,到了晋襄公之后的晋灵公继位,由于他的昏庸加之屠岸贾这样的小人怂恿,只图享乐渐渐的失去了霸主地位。
对于屠岸贾,史上少有评论,连孔子老人家对这个维护他的学说的人也未见有只言片语的说法。
这里面可能有一个原因,就是屠岸贾所维护的晋王室,很快就一蹶不振,干脆丢了天下,而被屠岸贾残酷诛灭的赵家,却很快建立起赵氏王国,赵国成为一个强盛的大国。
从成王败寇的实际出发,屠岸贾所刻意维护的东西就失去了价值。

呵呵,君王或者说是一把手不争气,往往就这样让臣子或属下为难,忠也不是——因为所忠的人一垮,你就顺理成章成为下一个君王眼中的异类,要么被杀,要么就入了贰臣传。
不忠也不是——因为忠诚是主流文化、主流价值观最看重的品性,谁不想被认同呢?(愚忠可不是孔子的学说,“君君臣臣”,君王要有君王的样子,臣子才会尽忠,君王无道,愚忠便是助纣为虐。
)
一向认为,屠岸贾灭赵和赵氏灭屠岸贾,是庞大的晋国很快被三大家族瓜分为赵、魏、韩三个国家的重要节点。
先是君王不尊重重臣、不体恤重臣,不以天下为重,行事孟浪,在导致矛盾激化后又不能有理有节地惩戒有过错者、团结其他重臣,而是指使恶吏轻易灭掉一个功臣重臣的整个家族。
由此而使其他重臣人人自危,竞相强化家族实力,百般笼络人心,凡事以家族利益为重。
整个晋国的利益格局因此发生了彻底变化。
而在屠岸贾灭赵之后,又不能将错就错,任用忠臣强王室、弱家族,抓回统治权,而是反手又灭了屠岸贾的家族,试想从此而后,还会有谁敢于因维护王室而挑战大家族?晋王室的迅速衰败,不就是可预计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