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伍子胥与浣纱女的故事 伍子胥竟因怕暴露行踪而逼死救命恩人浣纱女,这到底是不是英雄?
伍子胥竟因怕暴露行踪而逼死救命恩人浣纱女,这到底是不是英雄? 我一度搞不清楚吴在哪?越在哪?楚在哪?大致知道江苏为吴,浙江为越,湖北为楚,但在历史不同时期,这是个版图不断变化的过程。近日行走吴越之地,
伍子胥竟因怕暴露行踪而逼死救命恩人浣纱女,这到底是不是英雄?

我一度搞不清楚吴在哪?越在哪?楚在哪?大致知道江苏为吴,浙江为越,湖北为楚,但在历史不同时期,这是个版图不断变化的过程。近日行走吴越之地,看了几十个博物馆,那些历史人物仿佛一一从历史尘烟中缓缓走到眼前。 历史长河中,多少人都是尘埃一粒,算不上浪花一朵,而这些名留史册的人物,却光照千秋。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争霸,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出了很多霸主,也出了很多忠义之士,伍子胥是,范蠡也是。季札是,专诸也是。今日看来,不知如何评判他们的功过或主张,大丈夫在世当谋大事,重节操。能评价他们的,也就只有普遍适用的节操了。 仇恨深种 伍子胥的故事在江浙一带流传甚广。伍子胥本为楚国人,父亲是楚平王时期的大夫,一门忠烈,却因楚平王听信诬告,诛杀满门300余人,伍子胥乔装逃跑,一路上经历重重追杀,逃到吴国,江浙人说他弃暗投明,不知道湘鄂之地怎么评说他。 江浙人说伍子胥助吴伐楚,我看他就是为报家仇。大丈夫当快意恩仇,有仇必报,有恩必还,方不愧此生。伍子胥逃到吴国后,劝说吴王僚灭楚,但吴王僚一心偏安,不想征战,冷落伍子胥。吴公子光心存异志,主动接近伍子胥,密谋篡位。伍子胥从公子光身上看到了出兵伐楚,报仇雪恨的机会。 蓄意复仇 伍子胥向公子光推荐一勇士——专诸,那是个颇重义气的杀猪屠夫,身体强壮,孔武有力,公子光以金帛数万作为见面礼,之后派人每天送米肉,每月送布帛,又时不时的去问候他的老母。渐渐地,专诸以为公子光对他恩比山高,情似海深,他表示倘若公子光有何差遣,定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他把公子光看成了知己,士为知己者死。 公子光看已铺垫的差不多水到渠成,就把想刺杀吴王僚的惊天计划透漏给专诸,专诸经过思想斗争,答应做刺客,这当然是有去无回的任务。他打听到吴王僚爱吃鱼,于是专门练习烤鱼技术,专诸做出的鱼,味美至极!不知道今日太湖边的烤鱼技术是否来自他的真传。 以后的故事上了史书和教科书,专诸将刀藏于烤鱼腹内,成功刺杀了吴王僚,公子光继位,即吴王阖闾。这里面当然有很多残忍血腥的故事,成功刺杀吴王僚前,伍子胥密谋杀害吴王僚的儿子、亲信等左右羽翼,这些人的死与伍子胥父兄的死一样,冤枉、无辜,可悲可叹! 吴王阖闾是个雄图霸业的主公,他用孙武、伍子胥为将,东征西讨,五次伐楚,其时,杀害伍子胥一家的楚平王已经死去,伍子胥挖其坟鞭其尸,报了家仇。 无情无义 不知该怎么评价伍子胥与吴王阖闾,他们都有自己的目的或雄图伟业,然则不能称为仁义之士。阖闾的叔叔季子曾四次辞让国君之位,而阖闾却通过刺杀国君谋取王位。伍子胥过昭关时,前有天险,后有追兵,一夜急白了头发胡须,他却也利用一位长相颇似他的人替他送死,自己混迹过关。逃亡途中,他也曾得到专诸帮助,他却一步步将专诸引上刺客之路。伍子胥,你可是重义之人? 伍子胥逃亡的路上,有次路过固城湖边,有一妙龄浣纱女正在浆洗衣服,伍子胥向她问路,说出自己乃忠良之后,已经几天没有吃饭,想讨要女子浆洗衣服的浆糊充饥,那女子有了恻隐之心,指路、赐饭。不知他们还谈了些什么,那女子定是有了钦佩爱慕之心。逃亡中的伍子胥辞别浣纱女,一步一回头,又突然折回,站在女子面前,一言不发,这不是舍不得离去,是担心留下活口,泄露自己行踪,浣纱女明白了他的意思,转身投江自尽。 这个故事,是我在南京博物院时听考古专家陆老师讲的,这个故事在江浙一带也广为流传。而我知道这个故事后,却后背发凉。伍子胥,你可是个重情之人?你与曹操「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相比,怕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吧? 伍子胥助吴王僚成就霸业之后,一时显赫,他曾率领三军十万将士在固城湖边隆重纪念浣纱女,并把从楚王城里缴获的三斗三升黄金豆子(即楚国货币)遍撒在固城湖畔的小河港里,他祈祷说:「 ”以后如果有人捡到金豆子,望能拿出一半用来买纸钱烧化,超度浣纱女。” 因果报应 多少人将此传为美谈,称赞伍子胥的重情重义,我无法苟同,但也有所理解,大丈夫图谋大业,当有所坚持有所放弃吧。果然是无毒不丈夫吗? 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在伍子胥、孙武的带领下依然士气高昂,百战百胜,打败越国,越国范蠡文仲贿赂吴国太宰,争取到请和机会,饶了勾践性命,关押勾践夫妇为奴为婢。勾践卧薪尝胆,越国将士秘密操练,又有西施打入敌军内部,擒贼先擒王,攻人先攻心,于温柔乡中,妥妥俘获吴王夫差的心。有此里应外合,有此立志雪耻的君臣,勾践一朝崛起,一击必中,在吴越大战中取得了最后胜利,吴王国终结於夫差之手,江浙一带都归越国。 当初勾践战败求和时,伍子胥强烈建议夫差诛杀勾践,斩草除根,太宰因受越国贿赂,在夫差面前诬陷伍子胥,夫差相信,赐伍子胥宝剑自刎。伍子胥视死如归,死前说:「 ”我死后,将我的眼睛挖出悬挂在吴国京都东门之上,我要亲眼看见越国的军队入城灭吴。”夫差听闻大怒,令人取伍子胥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有一种说法,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公元前473年,勾践灭吴,越国成了春秋霸主之一。又过140年,公元前333年,楚国打败越国,今日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一带尽归楚国。又过111年,公元前222年,秦灭楚,终于统一。 突然想起那首熟悉的老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伍子胥史册留名,杭州有伍公山,很多地方有伍公庙,他的故事也在多出戏曲中传唱,然而,在我心中,伍子胥不如季札慈悲重义,不如范蠡通达重情。
很赞哦!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