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柯尼卡美能达是哪里产的 「 ”被占领日本”制造的美能达Minolta-35仿徕卡旁轴照相机
「 ”被占领日本”制造的美能达Mi olta-35仿徕卡旁轴照相机 今天介绍的这款Mi olta-35旁轴相机,是日本美能达公司于1947年开始生产的仿制Leica系列旁轴相机中的一员,具体型号应该是
「 ”被占领日本”制造的美能达Minolta-35仿徕卡旁轴照相机

今天介绍的这款Minolta-35旁轴相机,是日本美能达公司于1947年开始生产的仿制Leica系列旁轴相机中的一员,具体型号应该是Minolta-35D。这台相机相对独特的是其底部的产地为「 ”被占领下日本制造(MADE IN OCCUPIED JAPAN)”。 关于日本美能达公司,我相信大家都是毕节熟悉的了。国产的海鸥DF系列单反照相机,就是在仿制Minolta公司单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Minolta公司最初是由Kazuo Tashima于1928年11月11日在日本大阪创建的,当然当时的名称并不是Minolta,而是Nichidoku Shashinki Shōten (日独写真机商店)。一直到1933年,Minolta这个名字就才申请和注册用于相机产品,但一直到了1962年,公司的名称才正式更名为Minolta。 到了2003年,Minolta公司和另外一家日本相机厂商Konica合并成了Konica Minolta公司。2006年,Konica Minolta公司完全退出了相机行业,其数码相机的全部资产被SONY公司收购,一个举世闻名的相机品牌就这样走到了自己的尽头... 不过要说起日本Minolta与德国Leica的关系,不得不说是造化弄人:最开始是美能达在上个世纪40年仿制Leica的39毫米螺口接口的旁轴机身Leica III,没想到到了70年代,却是美能达帮助徕卡生产M口的Leica机身,例如Leica CL。Leica CL在日本市场销售时用的型号为Leitz Minolta CL。 关于被占领的日本,大家不妨看看下面的资料,重温一下二战后的亚洲政治史:1945年9月2日,日本与同盟国双方代表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签署降书,象征日本正式进入同盟国的军事占领之下。 在《降伏文书》签署前,以美军为首的同盟国军队于1945年8月28日在横滨登陆,盟军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也在8月30日乘军机抵达东京,麦克阿瑟之后被任命为首任驻日盟军总司令。日本政府在日本本土仍保有统治权,但小笠原群岛与琉球群岛在日本投降前即被美军攻占,因而继续由美军管治。 1946年2月21日,一支含有英国、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等国的英联邦占领军被部署在日本。在当时,这些军队主要负责日本除军事以外的各种事务,包括处置日本的战时工业。至此,进驻日本的盟军以美军为主,加上少部分以英国为首的英联邦占领军组成,至于中国、苏联、荷兰等相关同盟国并没有军队进驻,仅派遣驻在武官。 1951年9月8日,日本与同盟国签署《旧金山和约》,1952年4月28日生效。《旧金山和约》生效后,同盟国正式结束对日本的军事占领,日本恢复原有的国家权力与主权独立地位。 介绍完了「 ”被占领日本”的相关资料,我再回头来说说今天介绍的这款Minolta-35旁轴。我看到的资料显示,Minolta-35先后推出过包括A、B、C、D、E、F、II、IIB等多个型号。除了从Minolta-35E开始,机身上明确刻有细分的型号外,A-D其实在机身上并没有明确的型号,所以确定我手里这台Minolta-3究竟是哪个具体型号,真的是让我头疼了一段时间。 有资料显示,35A型和早期的35B型机身上的生产厂标为「 ”Chiyoda Kogaku”,而我手里这款的厂标是「 ”C.K.S”,所以我这台肯定不是35A型了。不过B、C、D还无法确定。 进一步查找资料,终于发现有资料说35D型相机的前脸上、镜头座下方有一些部分是下沉的(下图中红框内),以方便镜头的调焦操作。至此,我终于可以确定我手里这台Minolta-35的准确型号为Minolta-35D了。 作为一款仿制Leica III的旁轴相机,Minolta-35和Leica III的操作基本是一致的,所以我也就不再赘述了,就是要提醒各位一下:Minolta-35的快速门和慢速门是分开调整的。 其余的,就请各位看图吧。 作者:张一
很赞哦!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