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木手串可以戴吗 木手串13颗代表什么意思?
木手串13颗代表什么意思?
木手串13颗代表什么意思?
信佛的佩戴13颗非常好哦.佛教传入中国宗派为十三宗,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观念相反,“十三”在佛教中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数字 佛教传入中国宗派为十三宗,佛塔也是十三层,代表功德圆满(从百度搜的,希望能帮到你)
红木手串68颗代表什么意思
查遍经典也没有发现68颗的含义。最接近68颗的,有64颗和70颗的,但似乎寓意不详。
64颗:指六十四眼,阿鼻地狱之十八狱卒各具有六十四只眼。
70颗:指七十空性论,龙树造。
建议选择60颗或者62颗,寓意就好多了。
60颗:指六十华严。
62颗:指六十二见,大品般若经之说。

印度檀香木手串带104颗代表什么意思
没有什么意思~~少了4颗~~一般为108 加 1颗佛头~~
如果做念珠用 要补齐~~不加隔珠母珠这些~~
要是手串 无所谓 ~~合适最好
手串17颗代表什么意思
佛珠的颗数为:14、18、21、27、36、48、54、108、1080,没有十七颗,所以十七颗什么也不代表!
手串11颗代表什么意思
十一颗佛珠手串所代表的含义:一般认为,十一颗的佛珠手串表征佛教的十一力,即阿弥陀佛加持唸佛行者的十一种力用。佛教认为,以此十一种力,可以尽除一切魔事。若依《观无量寿佛经义疏》所说,即:(l)大慈悲力;(2)大誓愿力;(3)大智慧力;(4)大三味力;(5)大威神力;(6)大摧邪力;(7)大降魔力;(8)天眼远见力;(9)天耳遥闻力;(10)他心彻见力;(11)光明遍照摄取众生力。
十二颗佛珠手串所代表的含义:一般认为,十二颗的佛珠手串表征佛教的十二因缘。“因”为种因,好种子;“缘”为助像,如阳光雨露。所谓“十二因缘”,又作“二六之缘”、“十二支缘起”、“十二因缘起”、“十二缘起”、“十二缘生”、“十二缘心”、“十二因生”,即构成有情生存的十二种条件,是佛教基本教义之一。若依《中阿含经》所说,即:(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入;(6)触;(7)受;(8)爱;(9)取;(10)有;(11)生;(12)老死。
佛教认为,有情缘痴(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六入,缘六入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缘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忧、悲、苦恼等大患所集。在此十二支中,各前者均为后者生起之因,前者若灭,后者即不复存在。因此经中常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佛教经常以此来说明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缘所成立。并由此理论来说明“无常”、“苦”和“无我”。
106颗崖柏手串代表什么意思?
没有你说的这个规格,念珠手串不算隔珠配珠和配饰等,手串珠子都是108颗。
手串十二颗代表什么意思
佛法里12这个数可以有许多的涵义...但是通常最多的比喻是12因缘法。
就是所谓的因果生灭回圈的12个重要过程:由"无明"起、然后经过"形、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到"老死"
你可以从人的一生来充分理解:佛法认为时间是连续性不可间断切割的,既然如此那我们的生命起源于哪里?死后又真的是结束吗?总结之后发现生命是连续的,一段接着一段,只是生命型态转变而已,一般称之为轮回。那无始也无终要如何说明其连贯性的规则呢?
所以12因缘就告诉我们一切的起因就是"无明",另一种说法叫做"业力"...这个东西串连每一段生命型态的终点及起点。
其实说白一点,就是当人死后的灵徘徊时,因为生前对于"性"的执取,很自然的就会被正在交合的男女情境所吸引(无明因)而产生后续的变化,也就是将灵投入了受精卵中,开始形成具象的形体(形),然后渐渐发展能支配这个肉体的意识(识),然后完整形成人形(名色),然后具备感官及感受能力(六入)、接着出生之后开始跟包括家人、呼吸到空气...等与这个世界的种种接触(触)、然后有好恶的感受(受)及分辨,接着就只取自己喜欢的、排斥讨厌的(爱、取),然后一声中不断汲汲营营的建立累积并且拥有自己的财产(有),然后想着如何延续占有这一切(生)、直到"老、死"...
抱歉花了比较多时间解释这些,回到你的问题,12颗佛珠代表这12因缘,就是要你边唸佛时,也编思维这12因缘,然后若你想永段轮回,获得彻底解脱的话,就得清清楚楚的看透这世间的一切,借此协助你建立正念、正思维...我想这就是他的涵义及用意所在...提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十六颗玉珠手串代表什么意思
16颗有十六心的意思.
【十六心】
小乘俱舍宗谓观察思悟四谛十六行相之后,进入见道,以无漏智现观四谛所得之十六种智慧,称为十六心。四谛,指苦、集、灭、道四种真谛,为佛教最基本之教义。十六行相,即在修习观悟之过程中,对四谛各自产生四个方面之理解与观念。见道,为佛教修行阶位之一种,意
谓‘见照四谛真理之修行阶位’。无漏智,即断除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之烦恼,而证得佛教真理(出世间智)之智慧。现观,即透过禅定,不经语言文字等概念,而使佛教真理直接呈现于面前的一种认识方法。此类认识方法,于小乘佛教中,特以四谛作为认识物件,称为‘圣谛现观’,亦即次第观三界之四谛:先缘欲界之‘苦谛’而观之,乃生起无漏之‘法忍智’,其后又生起‘法智’;次缘色界、无色界之苦而观之,生起‘类忍智’、‘类智’;准此,集、灭、道等三谛亦各生四智,则现观四谛,共成十六种智慧。
手串十七颗珠子代表什么意思
没有十七颗的含义。
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义,兹列表如下: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佛珠子珠数目在经典中差异很大,共有九种之多。其实,佛珠有不同的颗数,是因为具有不同的含义,下面就根据普遍流传的说法,将其不同的含义略述如下:
(一)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如经中所言:
诸菩萨问: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亦如是,是为意三。见好色、中色、恶色,不自知著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是。彼经但列六根各六,虽无三世之语,而结云百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既以心意识三为意地三,故通三世,如云集起名心、筹量名意、别知名识。意三既尔,故使所依五根亦尔。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百八。[7]
(二)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理论,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即:1、地狱界,2、饿鬼界,3、畜生界,4、修罗界,5、人间界,6、天上界,7、声闻界,8、缘觉界,9、菩萨界,10、佛界。
(三)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分述如下:
十信:
1、信心,2、念心,3、精进心,4、慧心,5、定心,6、护法心,7、回向心,8、戒心,9、舍心,10、愿心。[8]
十住:
1、初发心住,2、治地住,3、修行住,4、生贵住,5、方便具足住,6、正心住,7、不退住,8、童真住,9、法王子住,10、灌顶住。[9]
十行:
1、欢喜行,2、饶益行,3、无瞋恨行,4、无尽行,5、离痴乱行,6、善现行,7、无著行,8、尊重行,9、善法行,10、真实行。[10]
十回向:
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2、不坏回向,3、等一切佛回向,4、至一切处回向,5、无尽功德藏回向,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8、如相回向,9、无缚无著解脱回向,10、法界无量回向。[11]
十地:
1、欢喜地,2、离垢地,3、发光地,4、焰慧地,5、难胜地,6、现前地,7、远行地,8、不动地,9、善慧地,10、法云地。[12]
四善根:
指见道以前,观四谛及修行十六行相以达到无漏圣位的四种修行阶位,包括:1、暖位,2、顶位,3、忍位,4、世第一法位。[13]
(四)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等觉:又作等正觉,即指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者。如欲详细了解,请参阅鸠摩罗什译《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受持品》。[14]
妙觉: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位。[15]
(五)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六)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十八有学:1、随信行,2、随法行,3、信解,4、见至,5、身证,6、家家,7、一间(一种),8、预流向,9、预流果,10、一来向,11、一来果,12、不还向,13、不还果,14、中般涅盘,15、生般涅盘,16、有行般涅盘,17、无行般涅盘,18、上流色究竟。[16]
九无学:1、退相,2、守相,3、死相,4、住相,5、可进相,6、不坏相,7、不退相,8、慧解脱相,9、俱解脱相。[17]
(七)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八)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
六尘:1、色尘,2、声尘,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
六识: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18]
(九)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
1、使众生返照自性,获得解脱;
2、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
3、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4、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
5、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
6、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
7、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
8、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
9、使性多淫者,不生色念;
10、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瞋恚;
11、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暗;
12、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13、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14、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
手串14加一颗佛头代表什么意思
手串加上佛头就是佛珠手串,不加佛头只是手串而已
十四颗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
十五颗指十五尊:真言行者身上应安布之十五尊